作曲和编曲究竟有何区别?
作曲和编曲究竟有何区别?常常有朋友搞不清
作曲和编曲之间的区别,
随着填词、作曲、编曲、混音等
歌曲制作越来越大众化、娱乐化,
有些学术概念也日渐被模糊。
我们常见的作曲形式大概有两种,
一种是纯人声或乐器DEMO,
只给出一条大概的单旋律走向,
但DEMO里没有给出
具体的速度、调性、和声框架、配器等基本要素;
或者以文字形式授意编曲君大概想要的
歌曲成品风格和曲调。
作曲者在进行旋律创作的时候,
有时是根据以往脑海里储存的
旋律素材进行整合拼接创作出旋律,
有时候是拿一首喜欢的伴奏
改编出其它的旋律,
基本和声走向是不变的。
这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
给一个画师勾勒一条简单的素色线条,
让其充分发挥想象对画面
进行构图、着色、添加素材,
甚至主题变形等二度创作。
只是这个二度创作
需要编曲君考虑的东西比较多。
尽管给出大概轮廓和风格要求,
但不同的编曲人
往往在作品理解角度、编曲水平
和鉴赏能力存在差异,
同一首曲子,
不同编曲人的成品效果就会大相径庭。
高大上的录音,编曲设备。
另外还有一种形式,
作曲者给出基本的歌曲小样,
其中除了有主要的旋律线条以外
和声伴奏,基本的风格、
和声走向、速度和调性都比较明确。
简单一些的,
作曲者可能会给出
钢琴或吉他等分解和弦
或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
复杂一些的还会有基本的配器示范等,
有一些基本可算作是歌曲半成品。
此时的作曲已经是一小部分的编曲了。
除非编曲者否定这些要求
而重新设计和声配器等。
所以说作曲和编曲的概念
在此很容易被混淆。
编曲软件
这也就是为什么
商业编曲的价格会参差不齐,
价格低到50元、200元的都有,
高的5000甚至几万元的......
除了水平的差异之外,
价格低的编曲更像是上述作曲小样。
因此会有娱乐小样级
和网络发行级、专业出版级之分。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高价鸿篇巨制,
一些商业要求,
对方只想要一个简单的伴奏而已,
这主要是视商业合作对象的需求而定了。 接下来,为大家进一步解释一下作曲和编曲的含义:
作曲,是在完成音乐内容的创作,
单纯的一条旋律决定不了音乐想要表达的内容。
包括旋律(若有明显旋律)和打击乐(若有打击乐)
在内的音乐整体音响效果:
包括调性的选择及变化,纵向的音高排列,
横向的和声连接、声部对位,节奏穿插,
音色的选取及搭配、
节拍(及其变化)和速度(及其变化)
才是表达音乐内容、情绪、氛围的关键所在,
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就有可能改变整个音乐的内容。
明确这些才能称之为作曲。
不管多么复杂的音乐,这些都是由作曲家一人完成的。
编曲,
就是在不影响原曲主要旋律和内容的基础上
对乐曲的表现形式做了更多的拓展。
在现代音乐中特别是流行音乐中,
作曲和编曲往往是两个人,
因为很多作曲者只有对旋律的把握和灵感,
而编曲者于怎样体现这个旋律有着更多的技巧。
简单来说,
作曲者是给了骨架,
而编曲者则是给了血肉。
在古典音乐里
原本是没有编曲这个概念的,
因为所有的作曲家都是自己写好了乐谱,
规定了所有乐器的配合。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和曲谱在演出中和日常的练习中
被人们发现了更多的表现方法,
这时候就出现了编曲。
交响乐总谱:所有声部的编配都由作曲家一人完成
现在是数字音乐时代,
很多音色都是非物理乐器音色
或物理乐器音色的再处理,
这就要求作曲者本人对编曲要有所了解,
才能达到更多音色及效果的运用。
对于已经有完整作曲的音乐作品
如传统的交响乐,
或其他已经有完整所有声部创作的歌曲、纯音乐作品等,
编曲只是对音色的把握和声场的控制。
对于电子音色和特殊效果起主导作用的音乐作品
如好莱坞配乐中的电子交响乐,画面音乐等,
单说作曲是包括编曲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