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6195497 发表于 2018-1-10 22:57:58

中国交响 魅力初现

中国交响 魅力初现

  如今,中国的交响乐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同时,交响乐民族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根植民族音乐、挖掘民族特色,成为交响乐走上“中国创造”之路的关键。近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设立创作实践基地,进一步挖掘内蒙古优秀民间音乐,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交响乐艺术精品,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长期机制推动民族音乐创作

  近些年,随着交响乐在国内的迅猛发展,“交响乐民族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多数人对于“交响乐民族化”的认识并不全面。“很多人认为国人写出来的作品本身就是民族音乐,不存在民族化的问题。”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说,“其实不然。我们经常听到的有些作品只是采用了民间音乐主题,随意简单地加以重复或变奏。它们只是单纯地运用民间音乐素材,用民族乐器演奏,与民族化相去甚远。”

  谈及中国交响乐民族化的现状,阿拉善蒙古族作曲家色-恩克巴雅尔也表示,“近些年,中国交响乐作曲家太过浮躁。为了快节奏地生产出民族化交响乐作品,作曲家分赴各地开启采风活动,但大部分只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和表面。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化交响乐作品十分匮乏。”

  此次在阿拉善建立创作实践基地,希望形成艺术家们长期采风机制,培养推动当地民族音乐创作力量,把大漠风情、金色胡杨、居延文化、骆驼文化等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符号搬上交响乐的舞台,创作出富有蒙古族民族风情特点、深厚人文情结的当代交响乐作品。

  此前,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还在重庆、云南、福建等地举行了十余次创作采风,在我国的西南地域、东南地域建立了六个创作基地。随着各地创作实践基地的相继成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创作人才。由国内外老、中、青三代作曲家组成的创作团队,不断深入民族土壤,不断挖掘民族音乐素材,创作出一批中国交响乐原创作品,有些已经登上国际舞台,向世人展示中国交响乐的魅力。在云南采风之后创作出来的《哈尼交响》系列中,由指挥家邵恩创作的《哈尼印象》在雅典音乐厅上演后获得国际友人的称赞。印度作曲家维杰几度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赴民间采风,创作的大型交响乐合唱作品《长安门》将于近日首演。

  其实,交响乐民族化包含的内容很多。除作曲本身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作曲家创作上的深化,写出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的音乐。

  关峡谈道,“在掌握音乐元素的基础上,需要将先进的技法与民族审美、表达方式相结合。民族交响乐的创作是一个需要有生活体验、有技术而又艰辛的复杂过程。”

3566195497 发表于 2018-1-10 22:58:21

原生态文化丰富创作感受

  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处我国西北部,黄河以西,祁连山脉以北,有辉煌的史前文化、边塞文化、丝路文化、绿洲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奇石文化、骆驼文化、居延文化和航天文化。阿拉善长调、舞蹈、诗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蒙古独树一帜。长调民歌《美丽富饶的阿拉善》随着嫦娥一号卫星在太空鸣啭。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作元素异常丰富,为了使原生态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此成立创作实践基地,挖掘少数民族音乐,体验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推动特色文化与中国交响乐交融发展。

  “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民族交响乐作品,首先要了解这个民族。”色-恩克巴雅尔表示,“你必须得深入生活,触碰到民族文化灵魂的最深处。天籁之音所要求的并不只是曲调优雅婉转,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民族文化内涵。”

  “不深入下去,很难挖掘到最宝贵、有价值的原生态创作素材。”青年作曲家杨帆表示,“一定要走出去,去体验他们的生活。要把身上所有的细胞都打开去接受他们的风土人情,吃、喝、看、闻、听,所有的这些小元素对于作曲家来说都是特别宝贵的。其实少数民族音乐本身强大的基因都还在,只是需要我们更加深入而非浮皮潦草地去挖掘。”

  结合创作实践基地的设立,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这个金秋季节开启了为期三天的“草原交响——阿拉善交响”采风活动。

  作为原创团队的成员,杨帆也曾多次参与国交的采风活动。他深有感触地说:“民族交响乐的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就是由于创作者深深地被特有的民族客观现实生活所感染,它激起了创作者强烈的感情,觉得它非表现不可。”

  交响乐的民族化创作需要对当地文化更深入的了解。色-恩克巴雅尔说:“根植民族音乐,深挖民族特色,交响乐才能真正走上‘中国创造’之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交响 魅力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