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架起一座声乐桥
3月20日至24日,2017年第14届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系列活动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乌克兰、韩国等国近500名参赛选手和观摩旁听人员共同参与了届中美声乐教育交流活动。本次比赛还进行全程网络直播,没有来到现场的声乐教师和学生通过直播平台观看了比赛及相关系列活动。既要“苦练” 也要“较量”
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系列活动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给“埋头苦练”的声乐学子们一场“音乐较量”的机会。这次比赛邀请来自美国伊斯特曼音乐学院、伯克利波士顿音乐学院、辛辛那提音乐学院等13所著名音乐学院声乐系负责人和教授担任评委;同时,评委们还会在决赛颁奖音乐会现场为出色选手颁发专业录取通知书及奖学金。
本次比赛分为美声歌剧组和音乐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又分为中学组(14-18周岁)、大学组(19-23周岁)、青年艺术家组(24-38周岁)。报名参赛选手需要按照比赛曲目要求报送3首外文声乐作品,所有作品必须使用钢琴伴奏、用外文原文(如英语、法语、德语等)原调背谱演唱。音乐剧组用古典演唱风格、混合演唱风格均可,要求选手具备通过演唱塑造音乐剧角色的能力。从曲目要求可以看出,“古典”、“美声”、“原文”、“原调”是极为重要的关键词,忠于原曲和唱法本身是大赛对选手的要求。
记者从大赛组委会了解到,每位选手都会获得评委一份英语书面评估。在初赛、决赛比赛选拔中,歌唱能力不仅仅是胜出的条件,无论是古典美声歌剧组还是音乐剧组,“会表演”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方面,这对于平时注重唱而表演不足的多数中国选手来说难度不小。评委会名誉主席马克-斯托达德表示:“即便是没有入选的选手,为比赛、学习而准备的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是有价值的。谁都可以唱,但我们要选拔的,是会唱更要会表演的人。一个表演者是对舞台有驾驭能力的人,无论他在舞台上走到哪里,观众的目光都会追随着他,这不是一个晚上可以练就的,是几千个小时的训练、一遍又一遍地表演才能成就。拿到证书也只是一个开始,面对的挑战刚刚开始。‘学会表演’是比赛传递给选手最深的体验。”未获奖、录取的选手,他们的信息也将会自动进入美国音乐学院留学评估体系,将有机会获得美国数百所音乐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比赛之外 交流更重
目前,大赛系列活动集国际声乐比赛、国际声乐高峰论坛、声乐留学于一体,举办形式包括初赛决赛、颁奖及现场录取音乐会、中美声乐教育说明会、声乐大师课、声乐一对一小课。比赛系列活动还通过网络进行直播,在决赛现场,观看直播的观众还可以担任场外评审,观看直播过程中预测比赛结果。此外,参加比赛和旁听的青年教师均可获得大赛系列活动主办方颁发的“声乐教育研修证书”。
中美国际声乐博览会及中美教育说明会是大赛系列活动的一个亮点,它由美国各大著名音乐学院学科负责人介绍美国音乐学院声乐学科教学特色、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音乐学院录取程序、申请材料准备注意事项、语言学习、如何准备留学考试及现场面试、职业发展规划、就业选择等问题。
在3月22日举行的中国声乐人才国际化暨第二届中美声乐教育高峰论坛上,中美声乐教育界专家共同探讨了声乐表演技巧、国际声乐职业发展、声乐科学、嗓音保健、音乐剧教育、成功面试等专业论题,立足点都在于如何让“中国声音”走向国际,中外音乐如何结合发展,吸引了国内众多艺术院校的学校声乐教研组参加。来自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的帕特里夏-林哈特、上海音乐学院的王作欣、杨百翰大学音乐学院的罗伯特-勃兰特及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容世杰,对如何科学规范地提升演唱技巧,如何更好地将声乐与其他风格进行跨界进行了讨论;美国休斯顿大学音乐学院的辛西娅-克莱顿和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陈野就世界前沿的声乐科学话题展开讨论,剖析嗓音科学及嗓音学在声乐训练嗓音矫正中的积极作用;美国天普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克里丝汀-安德森、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克俭、上海音乐学院李棠、陈其莲及巴德隆基大学音乐学院的杰恩-韦斯特就声乐人才职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为声乐系学生如何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如何把握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机遇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