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东干脚》:原生态散文代表性作品集
已先后出版过《以孤独的名义》、《缤纷湘南》、《一个寄居者的广州读本》等散文集的欧阳杏蓬,一直没有停歇,作品不断,《现实之境》去年还被江门市推荐为市民阅读书籍。他的新作《我们东干脚》,全方位呈现了一个村庄在时代变化中的变迁,令人掩卷沉思。《我们东干脚》:原生态散文代表性作品集
欧阳杏蓬本是一个由湖南到广东闯荡生活的打工者,而且这个过程为时不短,已有20多年。20多年的打工生活,使他对家乡生活、底层人生有比常人更真切的体验,更深刻的理解。这既使他的写作有了一个坚实的支撑与丰厚的库存,也使他的写作有了独特的姿态与别样的定位,那就是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村庄代言,从而使自己的散文作品与时下的散文写作拉开了明显的距离,而卓具自己的特异色彩。
特色之一,是以亲历者自述的直接方式,真切描述乡村生活,让人们看到了底层群体的人生状态的内在风景。他笔下的白月亮、南瓜花,土地堂,野菊花、段家凉亭、父亲的果园等,都属于东干脚这个小村庄,但却是凝聚作者感情的基点。在这里,“我跟白月亮在赛跑”,“白月亮把墓碑变成了脸孔,把光秃的土堆变成了半裸的人,把水变成了鬼影。”作者特别喜欢描述这些乡村的夜晚情景。因为,农民只有到了夜晚才能喘息歇息,才可以无拘无束。在这些细致琐碎又热气腾腾的情状描述中,作者特别描摹了几个普通的乡邻,以点代面地透视了农民的人生行迹。如讲鬼故事的德爷,母亲的南瓜花,五姑的死,都寄托着作者的思念;还如明良伯伯,为了东干脚架桥,还要人到他家抽楼板,……。作者在心里这样默默询问:“东干脚会变,东干脚的人会变,你我的样子会变,不变的,是我们的精神,爱东干脚的那颗心永远不会变。”这是作者坚定的内心,也是问向所有乡村的寄望。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运行轨迹,每个人都在这种运行中变化着自己,唯一不变的,是对家乡的爱与念。
特色之二,是作者一方面在描述农民地位的卑微,生活的艰辛,一方面又抒发着农村生活的艰难与无奈,表现于那些为基本的生活需求默默努力的乡邻身上。“再一次遇到杨柳桥的昔日同学,问起正均兄,答曰已经病死多年,连个老婆都没娶下,就像一片柳叶一样,悄然无声地离开了。”昔日的同伴,还来不及收获人生幸福的时候。 “三猴拿起桶倒水,水倒完了,又拿起桶到沟里取水,提回来倒水,一头栽进泥堆里,人家看着还笑,笑得人仰马翻,直到看到三猴的两条腿不断地抽搐,才发觉事态不妙。”卑微又勤奋的三猴,就这样淬不及防的离开了。还有维珍叔、建平兄弟、服毒自杀的单身汉……这些由非正常死亡的年轻人,并没有使作者莫名怨尤,或灰心丧气,而是直面冷酷的社会现实,呼吁大家珍惜生命,传播正能量。
特色之三,是抒写家乡的宁静、和谐、苦涩的生活的同时,构成了人与自然、人与时代的衔接与内在的互衬,从而以宏阔的视野、动人的细节,给人们提供了中国社会走向城镇化的剪影与缩影。东干脚,这个座落于湘南山区的小山村,在作者笔下,既是亲切的,又是消亡的。“天底下没有一个地方,像东干脚这样如此重要和如此包容。”“西边风景就像致幻剂,让我体验绝望苍凉,让我充满梦想,让我闭眼感受飞翔。”但现实中的东干脚,却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千万万万个东干脚,正在经历分割与重生。”在这里,作者没有明析地臧否什么,确切地批判什么,但在这爱怨交加、喜怒混杂的感喟里,人们还是感到了遗憾,读出了疑惑,那就是因为加速而盲目地走向城镇化,乡村日渐变得不稼不穑,不伦不类,甚至许多方面都带上了一种“伪”的味道。
读到这些,有着乡村背景的人们都会有所共识,引起共鸣。湘南的东干脚,委实是中国乡村变亦未变和怪味变异的一个小小缩影。温馨的儿时经历,美好的田园风光,日渐成为乡友们的酒后谈资与个人的久远记忆,甚至演化成作者“像一棵树一样生活”的美好幻梦里。
在《我们东干脚》集子里,欧阳杏蓬除去在题材与题旨上坚定地直面底层生活、执着地歌吟乡村之外,在艺术上也显示出属于自己的一定的特色。比如,他的感觉是细致灵敏的,文字是质朴无华的,这种文气与文笔,与他要写的底层生活、平民人物,正好配套,恰好相称,使得他的散文毫无矫饰,真实动人,不以华丽炫耀,却以自然引人。欧阳杏蓬的散文,属于实实在在的原生态,而且是有代表性的。返回光明网首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