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煤业 发表于 2017-3-12 23:05:56

醉心蒐金庸小說 細研版本演變

香港文化博物館的「金庸館」開幕了。籌辦期間,筆者有幸獲博物館委託,就「金庸小說」與香港文化的關係做了較全面的考察報告,總結金庸小說在文學與流行文化上的發展軌跡,於今能見證這屬於香港文化光榮的一刻,確實感到興奮。

這些年來,筆者努力地以「收藏」的方法,渴望能把香港這個文化現象藏在家中,好好研究。「收藏金庸」是個廣闊無垠、永無止境的「活動」。金庸小說就像是深不見底的文化寶庫,但凡電視、電影、舞蹈、漫畫、音樂、廣播、話劇、戲曲、遊戲,都有着小說轉生的翩翩身影。

1900藏品借予博物館

要兼收全部並不可能,這些年來,只能盡力而為,但也頗有成果。兩年前把所有藏品借予博物館時,經仔細點算,有接近1,900件,當中包括舊版金庸小說、報紙雜誌,還有其他與金庸有關的文化商品。

收藏金庸小說與相關文化產品,往往也要講求機遇。筆者第一套收藏的舊版金庸小說是「鄺拾記報社」的九冊本《天龍八部》,那是讀中學時逛舊書店無意間買的,由於零用錢不多,買不起全新的,這套舊書只賣半價,也就買下來了。

另外,筆者最引以為傲的收藏是111冊的舊版《神鵰俠侶》,也是無意間獲得的。這套小說是金庸籌辦《明報》後第一套出版的小說,從1959年5月26日出版第一冊開始,每星期一本,經歷整整兩年又兩個月才出完一整套。

多年前,好友移民新加坡,在沒有通知我的情況下,替我接洽一位網上賣家,買了一套舊版金庸小說。那個時候,我們都不知道原來這就是傳聞中的第一版《神鵰俠侶》。

當然在擴充收藏的過程中偶而也難免「失手」。「鄺拾記報社」出版的舊版金庸小說一直是收藏界公認的「正版」。2000年,北京大學舉辦「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筆者看到金庸,把早已預備好的九冊本鄺拾記《天龍八部》第一冊拿給他簽名。怎料金庸先生說那書未經正式授權,筆者當時感到相當困惑,雖然他還是在書上簽了名,但筆者事後決心探求原因。

經過多年努力,也總算找到蛛絲馬跡。翻查文獻,金庸只曾提及透過鄺拾記出「普及本」(一回一本)與「合訂本」(四回一本),但筆者拿給金庸簽名的,每冊有十六回本,資料文獻從不曾提及。

另外,普及本與合訂本都會把報上連載時的插圖附在書中,但這九冊本卻沒有任何一張插圖;而最重要的是,這九冊本封面的圖,往往與書中故事不同,這情況在普及本與合訂本並不會出現。

筆者估計,金庸小說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太受歡迎,而正式授權版本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審閱及製作,部分出版社可能在等不及授權下,已爭相推出不同版本以回應市場需求,這也可說是反映當時社會現象的一種「副產品」。筆者亦因此「經一事,長一智」,透過長年累月收藏及研究金庸作品不同版本演變所得,今天仍繼續醉心「金庸小說版本學」。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邱健恩

164247123 发表于 2017-3-21 19:43:59

分享,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醉心蒐金庸小說 細研版本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