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博成 发表于 2016-11-13 19:09:39

爱乐始于言尽之处

数月前,在广播中听DJ在谈到听众对音乐会的反响时说道:“有些听众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与音乐本身关系不大的内容上,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倾向。欣赏音乐就是要不断地听音乐,要单纯些!”这句话,我觉得很切中时弊。

  时下确实有些针对一般市民的音乐讲演、解说、媒体评论,以剖析作品结构、演奏技巧为主,也有个人理解、背景故事,偶尔也有插科打诨。“音乐会”中调用其他艺术手段,如多媒体、舞蹈、朗诵等的做法也越来越多——当然,成本必然也高。诚然,他们的动机都是积极的,是为了推介——习惯说是“普及”——音乐作品。

  这些现象不由使人记取和思索圣桑的名言:音乐始于词尽之处。还有哲人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在音乐面前,一切话语都是多余的”。这些感言,应是他们在创作时,觉得穷尽其所有能表达所思所想的语言都苍白无力,而不能抒发胸臆,唯有诉诸于音乐,由音乐来表达内心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非语义信息”所发的吧?音乐美的特殊性是它的非语义性、非视觉性和不确定性。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交响音乐或室内乐作品——所谓“纯音乐”。它们无意描述客观具象,只是着意抒发某种主观情绪,表现某种精神意境,甚至着重追求音乐艺术本身的音响美和形式美或体现作品体裁的风格特征。音乐的流淌,为欣赏者提供了联想的广阔领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希望欣赏者自己去心领神会,沉浸于对情感的缅怀、抚慰、向往、联想,心驰神往,抵达心灵最柔软最深邃的境地。音乐审美的特殊性(非语义、非视觉性)也就使音乐表现的“不确定性”和“多解性”成为必然。只有在多听音乐的审美过程中才能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音乐,以达到至高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与玩娱乐音乐不同,已被实践证明了是属于小众与生俱来的爱好,这些小众人们就是会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陷入”,可以是教授、老板,也可以是农夫、乞丐;对这群体的不同个体,也依年龄、知识、人生经历的不同,有程度差别。喜欢了就会不断地听。也只有在不断地听音乐中,才会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热爱音乐。作品是否高雅是客观存在着的。这与听者内心或外在是否“高雅”,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听者理应怀着爱乐的热情和爱好,去听每一部作品。

雷博成 发表于 2016-11-13 19:09:55

当然,导赏、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是需要的。爱乐者初次接触一部作品,了解作曲家在“词未尽”前的意图也就大致可以了。

  作曲家的创作冲动往往也受文学、美术、戏剧、舞蹈等作品(故事)的感悟或要求而产生,或可以说是“音乐始于艺尽之处”;有时,他们还用文字来说明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提供一个理解方向。如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丁善德的《长征》、辛沪光的《嘎达梅林》、钟信民的《长江画页》等。音乐形象鲜明,内容引人入胜,易于为听众所接受。尤其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和狼》、圣桑的《天鹅》等,作为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作品而广泛流传。此时,音乐的美,取决于作者在感悟后的产出,在于音乐本身,而与原作相对脱离。我少年时代最初在广播中听天鹅湖组曲时,只知道四个人物之间冲突的大概情节,也没看过舞蹈。但当双簧管优美的引子吹起,“故事”就淡出了,唯存“没闲话讲了”的音乐。

  但近年来,多媒体高科技、伴舞等集于音乐会的形式不少。这种引导把握不好,容易导致听众的欣赏习惯和要求把音乐具象化,似乎这样就可以理解音乐。久而久之,便有听众问:这几句旋律讲什么啊?

  还有一类也列入音乐的是歌曲,词不仅未尽,而且是主导。当觉得“诗情画意”还不过瘾,或想到“诗言志,歌咏言”时,音乐是为词而配,做衬托。音乐应景而作,如不出彩,则昙花一现。音乐写得好,则常常独立出来,编创成为一部新的纯音乐的作品。中外历史上,都有不少词曲共荣、词曲株连、词曲分家的事,可见有时音乐的存废不仅仅取决于音乐本身。 

  其实,无论是社会生活引起作曲家创作欲望而产生的纯音乐,还是感悟于其它艺术元素的需要而创作的音乐作品,表现形象、意境和思想感情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不能完全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此时,已没有了故事、图像,唯有单纯的音乐来打动人。

  我们不妨关注一下,远离听众在空中播放音乐节目的DJ的工作。他们没有其他的手段,只有两种传播方式:语言和音乐。对某些有关音乐的内容——可以是某场音乐会、某部作品、某位名家、某件乐器等——作了适度介绍后,词尽后,接着便播放音乐作品。一代代的爱乐者,最初几乎都是从单纯地听呀听,被吸引而启蒙的。或者可以说:“爱乐始于无言之处”。因为,再讲述更多有关音乐的知识性的内容,也代替不了听者音乐审美最本质的愉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乐始于言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