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47123 发表于 2016-11-3 09:53:22

MIDI音乐已不是“像”与“不像”的问题了

许多人听到有关MIDI什么的,就立马跳出两个字:假的。确实如此,MIDI音乐用不了一件真乐器,于是接下来大家就会想,那MIDI乐器象不象真乐器呢?演奏出来好不好听呢?在有些人的脑海里,MIDI音乐就是我们玩“大富翁”的背景音乐,或者只是一堆机械的音符。好些人认为MIDI音色就是太假,绝不能与真实乐器媲美。。。。。。(这句话其实也不错)事实上,我可以用两层意思来表述MIDI音乐的特点,首先,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乐器的音色,MIDI乐器均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难辩真伪,随着采样技术的发展,什么音色都不成问题。但其次,模范音色并不是MIDI发展的方向,MIDI乐器不是来代替传统乐器的,传统乐器也不会被淘汰,我也不希望将来出现一支MIDI管弦乐队来演奏老贝老柴的作品。MIDI音乐诞生在高科技的当代,它的出生就表明了它工作的方向。

所以我说,MIDI音乐已不是“象”或“不象”的问题了,因为它和传统音乐根本是两回事,它们没有什么可比性。至于MIDI音色库内有许多传统音色,完全可以用一句计算机行话说:为了向下兼容。因为许多音色大家已经听惯了,钢琴,吉他之类,百听不厌,屡试不爽,当然要多多照顾。

有一点我赞同,MIDI乐器不会有真实乐器演奏的神韵,即缺少人性化的因素。所以在现在的音乐制作中,很注意两者的结合,大段吉他的SOLO用MIDI乐器弹肯定会觉得不太惬意,所以还要真家伙“爽”一把,而隐藏在曲中的吉他分解就是MIDI乐器的用武之地,还有鼓的LOOP,贝司的行进等都可以用MIDI乐器。还有着重渲染的弦乐,难道你还去搬一支乐队不成?(除非你有充裕的制作资金)

MIDI音乐是时代的产物,它使个人音乐制作成为现实。用什么样的手段就做什么事情,用交响乐团演奏现代带有迷幻色彩的作品显然不大可能,用MIDI设备演奏贝多芬的交响曲也是比较无聊的,新时期的音乐必然有新时期的特点,不能老戴着有色眼镜呵!

                            MIDI的多方面应用

MIDI技术已经在中国为广大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所接受,因为MIDI技术有多方面的应用。

首先在现代音乐制作上,MIDI的地位已不可取代,不论是影视音乐还是广告音乐,MIDI部分事实上占了主要地位,而真实乐器是表现旋律的载体。MIDI的优势在于:易修改性,传统乐器无法达到的声效,优良的音质和宽动态。在有些情况下,录音师宁要MIDI弦乐也不要一支弦乐队,“因为他们老是出错”。现在的电影配乐已围绕着MIDI进行了,在适当的时候增加真实乐器以提高乐曲的“人”味。但你不能轻易地说:MIDI音乐很虚假,在你没有听到真正优秀的MIDI作品之前,你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资格去评价它。

MIDI音乐的普及(主要是因为电脑和INTERNET),使许多从事音乐教育的人们认识到,MIDI还可以应用于音乐教学上,这个话题好象也常被讨论。通过特殊软件的支持,我们可以用电脑设备和MIDI设备学习视唱练耳(EARMASTER),和声(TONICA),作曲(CAKEWALK或MUSICATER),我们可以自己制作声乐的伴奏,由于是MIDI作品,升降调是很容易的!,我们也可以自己打印谱子(ENCORE或FINALE或贝音),就算是用《震撼》学习西方音乐史也是不错的。我们传统的教学过分依赖纸,笔,黑板,当现代科技降临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应马上改变自己的思路呢?在学习中我们随时可以听到音响效果,是否比纸上谈兵要先进许多呢?

在其他一些国家,MIDI被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在日本,甚至有MIDI卡拉OK厅,伴奏用的是MIDI文件而非碟片。通过INTERNET很容易得到最新的歌曲伴奏。MIDI文件很小,在网上传播很适合,虽然它有个缺点就是不同的播放器放出来完全不一样,但是大家使用统一标准的话,也可以正常聆听。

最后重申:MIDI乐器不是用来取代传统乐器的,它是用来扩展我们的音乐形象的。

164247123 发表于 2016-11-3 09:53:50

音乐制作中的“软”“硬”大战

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在数字音乐领域,“软件派”和“硬件帮”的市场大战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所谓“软件派”是指以电脑+软件为制作音乐的主体,不仅是MIDI部分,连同最后的混音工作也通过软件进行而不用传统的那些硬件设备。而“硬件帮”当然是主张使用硬件,认为使用电脑+软件仍不够专业,不能提供优质的效果。那么现在战况如何呢?
首先是MIDI战场。在音序器方面,软件派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大有彻底击溃硬件音序器之势,操作随心所欲是软件音序器的主要克敌法宝,如今已只有少部分人仍在使用硬件音序器,不过相信随着软件音序器的包围圈继续缩小,小股力量投靠软件派应当不需多少时间。硬件音序器大概只有那些天天走南闯北,到处做现场的人才会需要了,毕竟它携带很方便。
在音源方面,软件派就没有太大优势了,硬件帮占据了主要市场。恐怕现在全部用软音源制作音乐的人与完全用硬件音序器做音乐的人一样多吧!(指的是专业领域)根据硬件音源几大司令员如Roland(罗兰), Yamaha(雅马哈), Korg(抠根)等宣称,他们的音源有的是上市后就被抢购一空,或者成为绝大多数人必备的音源设备。其中,Yamaha更是在中国战场大力推广他们的XG标准音源,欲赋予XG音源更多的变化性和实用性。我们再来看软件音源,战斗力似乎比较弱,特别是一些我们常用的和比较熟悉的如Yamana S-YXG100和Roland Vsc-88等在应用上有些问题,主要是不实时响应。你想啊,按下键盘一秒钟以后才听到声音,恐怕没人有能力这样演奏音乐吧!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也有一些厂家内部因素……不作详细说明喽!不过软件派的战友们也不要着急,因为在音源中的高级将领——采样器方面,软件采样器正在茁壮成长,其采样音色绝对可以超过大多数音源,(我看到软件派的支持者正在用力鼓掌,啪啪啪啪啪……)而且可以实时响应,如Gigasampler,所以说,软采样器是大有前途的。综上所述,硬件音源仍然在市场上占据主流,因为我也是硬件音源的使用者之一。我想这里有一个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硬件音源的价格还没有高到令国人完全承受不起的地步,不象硬件音频和混音设备能贵得你晕过去。另外,硬件音源毕竟使用方便,插上插头,接上MIDI线,按两下键盘就有很好的声音听了,而软音源(主要是软采样器)要自己制作音色,自己采样,没有点专业知识和经验是不行的,而正是这一点并不能被大多数MIDI制作者所掌握,想必这也是硬件音源能占据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现在我们离开MIDI战场,看看矛盾最尖锐,斗争最激烈的数字音频战场。这是一个十分微妙的战场,我们传统的多轨录音方式已经沿用多年,很多制作人已经习惯了使用ADAT,HI8等的方法,这些当然是“硬件帮”了,对于他们来说,用电脑和软件就可以录音,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很多人认为用电脑录音是开玩笑。下面请看双方战斗场面。

软件派:硬件产品价格太高,而且不象软件那样有快速的升级和修改不足之处,使用上又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特别不适合个人工作室使用。
硬件帮:硬件设备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纵然贵,但是确实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稳定性要高于软件。
软件派:硬件产品的完全是暴利,我用软件可以做出相同的效果。
硬件帮:把所有的工作都寄希望于电脑上,万一电脑染个病毒,死个机什么的,看你怎么办!
软件派:那是因为你们对电脑知之甚少,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就不知道怎样处理,我们软件派的个个都是电脑高手,拆机,排毒,超频不在话下。
硬件帮:那你们用什么充当AD/DA转换器呢?声卡吗?那能比得上我的数码录音设备吗!
软件派:嘿嘿,我们才不用普通声卡呢!我们用的是专用电脑录音卡,同样支持24比特,44.1k, 48k 甚至96k采样率。
硬件帮:那是瞎吹的。一块卡而已,怎么能和专业的AD/DA转换器比!只是厂家宣称而已。
软件派:其实那是你的心理因素在作怪,硬件产品也只是厂家宣称嘛,你会录一段自己分析它的采样率吗?
硬件帮:一块插在机箱里的卡,难道就不会受到机箱噪音或电磁干扰吗?你们能保证得到纯净的声音吗?
软件派:不否认有干扰因素,但是设计合理的高级录音卡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在没有听到最终成品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嘛!
硬件帮:反正我就相信硬件!
软件派:我就认为软件好!
硬件帮:硬件好!
软件派:软件好!
硬件帮:硬件好!
软件派:软件好!$#@%&*!%**#……

   各位读者,双方的交战已经日趋白热化,我们不得不离开战场,从现状来看,在数字音频和混音方面,软件和硬件的斗争还处于僵持状态,但有一点很明确了,如果想建立个人制作机构,软件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它投资小,却有至少很接近或等同,甚至超过(如果你用得好的话)硬件设备的效果。

164247123 发表于 2016-11-3 09:55:05

收藏了,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MIDI音乐已不是“像”与“不像”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