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春”努力打造国际音乐节品牌
随着指挥家纳西尔-海达里安手中的指挥棒激情有力的一挥,第33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德黑兰交响乐团富有异域特色的乐曲中和全场观众的欢呼声中落下帷幕。在为期21天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演出单位,献演了50台精彩的音舞节目,数十万人次的中外观众前往全市各个剧场享受了一场场艺术盛宴。另有数万人次的市民分别参加了上海之春的各类群文活动,共同感受了这场历经57载33届的文艺盛会所带来的欢乐和喜悦。此次的50台精彩演出中,原创作品占13台,另有6台优秀青年人才专场。整个音乐节做到了原创性、时代性与国际性共存,堪称从上海发源并囊括全球的“上海国际音乐节”。
原创性是核心,新人新作是亮点
力推新人新作和原创作品,是上海之春一以贯之的办节宗旨。而在本届,原创作品与新人新作亦成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亮点。其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纲的大型多媒体交响音画《锦绣天府》引起了广泛关注。整场演出音随画动,画衬曲音,两者交相辉映,让在座的观众叹为观止。
《锦绣天府》是叶小纲第一次尝试音画结合的创作方式,结合自己多年的四川见闻而谱写的6首音乐篇章。律动的音符外加流动的视频画面,将观众带入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感受蜀地独特的绮丽山河与人文情怀。作品以管弦乐表现为主,衬以高清视频画面,将交响乐带入了另一番意境。演出一开始,音乐和影像的契合度很高;但到后面,音乐变得越来越抽象和纯粹,与画面的结合就变得越来越模糊,艺术的探索性也越来越强烈。叶小纲表示:“音乐和画面终究还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它们会相互碰撞,实际上给了艺术家更大的挑战。我很想尝试VR技术和现场音乐的结合,新的碰撞可能会催生新的艺术形式。”
在其他新作方面,《海上新梦Ⅹ——“丝路畅想”管弦乐、声乐新作品音乐会》汇聚了由徐孟东、周湘林、叶国辉、温德青、夏良等作曲家精心创作的一批反映丝路风情、历史变迁及未来展望的原创作品;上海音乐学院以上世纪中叶犹太人在上海的音乐传奇故事为背景,特制原创音乐剧《海上音》,用音乐剧的方式,述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与犹太民族的深厚情感和难忘友谊;上海舞蹈青年编导实验剧场则荟萃多位青年编导,让一部部创编新作登上上海之春的舞台。此外,上海歌剧院舞剧团的《舞语-雅集》专场,上戏舞蹈学校和上戏青年舞蹈团的大型舞蹈诗《红》,上海芭蕾舞团的原创现代芭蕾舞剧《长恨歌》,上海歌舞团的舞蹈新作《朱鹮》、《“大梦东方”2016—2017上海民族乐团演出季开幕音乐会》等原创新作集中献演,诸多新生艺术“血液”的注入,让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已走过57载,曾先后诞生过管弦乐《红旗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等大批经典作品,也培养了朱践耳、吕其明、何占豪、陈钢、俞丽拿、闵惠芬、胡蓉蓉、凌桂明等众多音乐舞蹈大师和廖昌永、辛丽丽、罗小慈、段皑皑等当代音乐舞蹈界的名家。今年,在立足原创的基础上,不少年轻的面孔也成了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引人瞩目的主角。
57年前的上海之春舞台上,18岁的俞丽拿凭借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夜成名。57年后,第33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指挥棒在青年指挥家张洁敏的手中翻飞起落,19岁的陈家怡接棒恩师俞丽拿的成名曲,再演《梁祝》。稳健的台风外加娴熟的技巧,《梁祝》如泣如诉的旋律在她的琴弓下潺潺流出,让人为之陶醉。除了陈家怡、张洁敏外,获得第10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优秀新人表演奖的陆轶文、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双簧管青年教师程喆等新人,也都在开幕音乐会的舞台上亮相,让音乐节展示出后继有人的蓬勃活力。
除了中国新人新作,还有不少来自世界各国的音舞新团体、新名家、新面孔、新作品,以及中国名家名团演奏的世界经典作品,或由世界名家名团演奏当红新作的靓丽新景,都在本届上海之春的舞台上一一呈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来自中亚三国的系列音乐会,形象展示了外国艺术家对“一带一路”发展蓝图的向往。
与时俱进,让音乐插上高科技翅膀
在力推新人新作的同时,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还探索追随互联网时代脚步,通过高新技术,发展出新的音乐形式。作为本届上海之春参演音乐会之一的《莺歌燕语——黄英独唱音乐会》,创新采用了VR技术全程录制,成为全国第一场采用VR技术录制的古典音乐会。通过现场全景摄像头360度的画面捕捉,将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沉浸式体验。据悉,观众在体验的过程中还可以转换视角,全景式地观看现场的每一处细节,从而体验到亲临现场的真实感觉。
借助“互联网+传统钢琴赛事”新形式,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网络钢琴展演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影响力。今年的展演活动一经网络发布,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便网聚了超过1.3万名来自英、美、法、加、澳、日、新、马、泰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者发来的参赛视频,国内则覆盖了除西藏、青海以外的其他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通过网络公开赛的形式,主办方将评选出来的优秀参赛视频配上国际专家评委的点评放置于网络,供全球钢琴爱好者欣赏、评论与投票,更好地推动钢琴艺术的广泛传播、交流与学习,助推网上音乐教育的发展。
注入中国文化元素,广邀世界名家名团
据组织者介绍,本届上海之春的成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办节思路的凝炼、机制的改革、方法的改进。例如,聚焦新人新作核心思路的有力强化,“向大师致敬”系列音乐会的明确举办,“一带一路”板块的提早确立、上海市舞蹈青年编导实验平台及其雏凤新作的靓丽登场,以及平面、广播、电视、网络乃至社交媒体宣传的立体呈现,都使本届上海之春透出浓浓新意。而几项网络钢琴展演和颁奖音乐会的出现,则为“互联网+”时代的上海内外,带来了破解现代社会成人、少儿渴望学琴习艺,又想避免车马劳顿、无谓奔波难题的希望,引来不少点赞和好评。
随着本届的落幕,上海之春的组织者已在思考启动下一届乃至更长远的上海之春音舞“高地”铸造计划。据悉,上海之春将确立国际著名音乐节的定位,要在注入中国文化元素的同时,花更大力气吸引世界各大音舞比赛中获奖的名家名团前来献艺。在坚持力推新人新作的基础上,今后的上海之春也将进一步提高“门槛”,从国内外选拔一流的音舞新星前来竞演,进一步倡导参演节目的艺术性、创新性、可听可看性,使该项音乐节呈现众星闪耀、群贤毕至的繁荣新貌。
主办者的这些设想,已经获得国内外音舞界的热烈响应。曾在幼时参加过第7届上海之春的叶小纲离沪前表示,上海之春属于上海,但更是办在上海的国际性大型音乐节。因此,国内外音舞界都有意愿用最优秀的艺术资源对其加以充实、拱卫和提升。一些从事中外音舞艺术交流的机构闻讯也开始向世界各大音舞之都、音舞名赛名节发出征询,相约未来齐聚上海,一展风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