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音响系统
摄影和录音技术是对二十世纪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发明之一,它们改变了我们对时间使用的分配。尽管它们的出现是在19世纪,但真正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是在20世纪初——当它们的衍生产品唱片、电影、电视进入到千家万户之后,我们的生活内容和作息时间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就像21世纪的今天,智能手机对我们生活内容的改变一样。有些事情的悄然改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的。比如照相技术对我们旅游状态的改变。在70年前,旅游最大的乐趣在于发现:去一个只闻名而从未得见的地方,发现只存在于想象,甚至超越想象的风景。而自从彩色照片和纪录电影出现以后,旅游的乐趣变成了印证:我也要往画片或电影中的那个地方去一趟,看是不是和电视里拍出来的一样,为此我们必须要带上一个照相机,在实地拍照留念,类似于当年“到此一游”的题念。
唱片对我们听音乐的改变也是一样的。在80年前我们去听音乐会是为了享受,期待音乐家展现音乐艺术的魅力,并带给我们来自声音的愉悦。而自从唱片和家用音响系统普及之后,音乐会逐渐变成一种仪式和评判现场:音乐爱好者们借此机会团聚,共同“朝拜”伟大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家,并对音乐家的表现作出评价。对于普通听众而言,这前后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唱片时代之前,如果自己不具备足够的读谱与演奏乐器能力,听音乐会是感受、了解音乐作品唯一的方式。因此对于非专业听众而言,音乐会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即便曲目过去听过,次数也不会太多。而唱片时代之后,如果我们想要听一首音乐作品,最方便、便宜的方式是买唱片,从此音乐会上的曲目大多数是我们已经通过唱片听熟了的作品。音乐家不得不更多的迎合听众的口味:过去音乐家可以用新作品引领充满好奇心的听众的欣赏口味,而现在如果你不满足听众爱听这个或者那个作品的要求,票房就会给你严厉的眼色看。这就像200年前《蒙娜丽莎》就是一副名画,但是那只是一个抽象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这幅画作的具体形象,即便观看赝品的机会都很难得。那时参观卢浮宫博物馆的人们有可能会对任何一件展品流连忘返,《蒙娜丽莎》只是其中的一件名作,它的前面不会人头攒动排队参观并限制观赏时间。而今天全世界大多数人通过照片、画册熟悉了那张神秘微笑的脸,于是卢浮宫假如将这幅镇馆之宝借出外展,势必要在售票窗口提前公告,否则很可能会遭遇游客的不满和抗议。正如唱片将听音乐从贵族的奢侈享受变为大众娱乐一样,相片也将旅游从有闲阶级对自然与人文的探索,变为了普通大众目的性明确的休闲度假方式。唱片和相片就是最直观的说明书和挑选指南,不用想象和悬念,喜欢就消费,不喜欢就换下一个。
“唱片”其实是“家用音响系统”的音源软件部分,如果说Hi-Fi(高保真)音响系统就是“家庭音乐厅”——就像AV(音响与视频)系统是“家庭影院”——那么唱片就像音乐厅里的演奏家、歌唱家。笔者曾经将唱片录音与现场演奏比喻为水果罐头与新鲜水果(见《音乐周报》2010年6月2日第21期《当心罐头音乐综合症》)。罐头水果的味道有的比新鲜水果还要美味,但在新鲜水果充足的时候,很少有人会购买水果罐头。而唱片的情况正相反:引起轰动的音乐会后音乐家签售唱片的情景,体现了音乐会和唱片并非完全是实况与记录的关系,它们之间关系密切但互相不可替代。音乐与音响系统的关系更像风景与摄影、模特与照片的关系,后者虽然是前者的映像,但其本身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和审美特征。在录音艺术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它也同摄影一样,从单纯记录功能的技术手段,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作为录音艺术的呈现工具,音响系统本身也是录音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果我们要看最真实的黄果树瀑布,那我们必须去贵州,如果遇到枯水期,它并不显得如何的壮美。一张黄果树瀑布的照片,并不能填补我们的遗憾,但如果是出自摄影家之手,我们会对这张照片凝神许久,哪怕它是黑白的,或者并非全景。此时带给我们审美愉悦的并非是黄果树瀑布,而是这幅摄影作品本身,这就像感动我们的并非那个叫做蒙娜丽莎的神秘少妇,而是达芬奇的画作。对于许多音响爱好者(有时他们被称作“发烧友”)而言,音响系统(包括唱片)本身就是欣赏的对象,音乐只是音响的播放的内容,就像摄影和绘画作品中的主体一样。有些音响爱好者会一掷千金构建自己的音响系统,这些投资足够他们常年周游世界去听最顶级的音乐会,但这是两回事。这就像一位摄影家的器材价值足够他在风景宜人的地方买一栋别墅了,但摄影的目的不在于看风景,而是创作作品。音响系统的功能并不完全在于重放音乐,而是实现音响爱好者对声音审美的追求,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创作”。
好的音响系统应该做到“真、善、美”。“真”是“高保真”的意思,音响系统的基本功能还是重放,也就是还原录制好的声音。这就像摄影的基本要求是还原,可以变形但那必须是人为有意识的,而不是器材的技术缺陷造成的。“善”是“完善”的意思,与道德层面无关,指的是器材的稳定性和兼容性。高级音响器材系统复杂、部件繁多,各个系统单元本身必须运转稳定,不能有太多的“变数”,同时各个单元之间还要搭配完善,作为整体系统的一部分能够发挥出最佳的状态,就像摄影器材的机身与镜头的关系。“美”是“审美”的意思,就像不同的人对同一场音乐会可能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能够令所有人都陶醉的音响系统。于是在各种不同的音响器材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品牌型号,反复试验不同的搭配方案,甚至自己动手“摩机”改造器材,便成为音响爱好者最大的乐趣和终极追求。
根据对“真、善、美”这三项标准要求的不同顺序,决定了音响系统究竟是“工具”还是“作品”。以“真”为首要标准,强调声音重放客观真实不带感情色彩的,往往是专业音乐工作者和录音师。他们的工作就是制造、采集鲜活的声音和音乐,音响系统是他们的学习与生产工具,一旦这个工具失真,产品势必失真。因此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在购买音响系统时更倾向于“监听”音箱,也就是为录音室录音设计的音箱,类似于电视台、电影拍摄现场使用的监视器,与家用电视机的像素规格和扫描方式是有区别的。这类消费者对音响系统的投资也是有限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欣赏音乐的最佳方式还是现场音乐会,而录音师的音响设备往往并不是完全由自己投资的,就像在汽车上一掷千金的往往并不是赛车手。而且无论是职业音乐家还是录音师都明白,只要是在录音室录制的唱片,就很难说严格意义上的“真实”了:在音乐会上,演奏家的演奏效果基本是由自己的演奏决定的,演奏环境也重要但不是决定性的。而在录制唱片的过程中,录音环境、器材、录音师、后期制作所起到的作用,就像模特拍写真过程中拍摄环境、摄影器材、造型师、摄影师、后期PS所起的作用一样,您去影楼拍一次婚纱照就全明白了。
以“善”为首要标准的是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他们对家用音响的要求就是“好用”,使用方便、质量稳定。他们往往缺少现场聆听原声乐器和无扩音设备演唱足够的经验,对乐器和人声“真”的概念缺乏标准,所以也就无所谓“高保真”,更没有自己独立的声音审美。因此商家投其所好,在声压方面尽可能提高:声音真不真、美不美不是谁都听得出来的,但声音大不大是“一耳了然”的。之后“重低音”的开发是迎合大众在电影院和迪厅里养成的听音习惯。还有功能齐全,所有类型的音源都要能够播放。在保证足够高性价比的前提下,外观也很重要,要做的足够小或足够大,以满足不同人士对Mini或气派的要求。现在市场上的很多“音响”的技术规格和重放效果,严格的说不能叫做“音响系统”,但是对于相当多的消费者而言已经足够用了。这就像现在便携式数码照相机最大的竞争对手并非是数码单反相机,而是手机上越来越强大的拍照功能。
以“美”为首要标准的,则是真正的音响器材“发烧友”了。他们具备一定的音乐艺术修养和鉴别乐器与人声是否失真的能力,但是在常年的唱片聆听过程中,他们的声音审美或多或少已经被音响系统异化。这就像现在很多人不能接受明星的“素颜照”,但其实这才是明星的真面目,只不过我们早就习惯了一张张经过修饰的脸,而不习惯“真相”了。现在很多对演奏家、歌唱家现场音乐会的评价,标准往往来自于唱片,这就像现在很多影视导演选角色,标准往往来自于动漫,都是主体标准被映像异化的结果。在音乐史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轶事:一位从来没有见过海的人聆听作曲家德彪西的交响诗《大海》之后,产生了一定要去看海的冲动,结果真到了海边却大失所望:真实的大海远不如德彪西音乐中的大海美啊!这是一个善意的故事:更喜欢音乐中虚幻的大海有什么不好呢?所以人们更喜欢动漫中的小尖脸、大长腿有什么不好呢?音响爱好者更喜欢经过微调润色“善意失真”的音乐有什么不好呢?作为欣赏者喜欢什么样的声音都是没问题的,正如食客喜欢什么味道的鱼都是对的,不能说生鱼刺身就比干烧黄鱼“高级”。至于鱼的原味是什么,厨师与美食家要知道,消费者不用知道。
求“真”与求“善”的经济成本是有限的,因为它们都有极致,而求“美”就上不封顶了,因为美没有普世的极致标准。所以监听音响系统是可以有“最贵”的,而家用hi-end(极致高保真)音响则是没有最贵,只有更贵。某一个器材单元可能有某一个时段的“世界最高价”,但停产“绝版”音响器材特别是“传奇”音箱的二手市场,才是“上不封顶”的烧钱场所。这就像摄影器材市场,只有“最顶级”,而没有“最高价”。从这个角度来说,音响器材已经具备的乐器的某些特质:在相同基本功能中保留个性特质差异;不同时代不同制造者鲜明的技术特征;个中极品难以预料的升值空间。演奏家是在用乐器演奏音乐,音响玩家是在用器材播放音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在力图实现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与追求。就像摄影家和画家都是在通过画面表达自己的审美追求,只不过后者的创造性发挥空间更大,而前者的入门技术门槛更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