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 发表于 2016-4-2 08:56:47

阳羡词派

以陈维崧为宗主的阳羡词派,是清初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流派。这是一个以悲慨激扬和凄清萧瑟等多侧面的情思,浓重表现出那个特定时代凄苦心态的词的派别。
    阳羡词派的鼎盛期是康熙初到康熙二十一年陈维崧去世,约为二十年时间;而其形成期则可上溯到顺治八年左右陈维崧、任绳隗等倡和之时,余响大体及于康熙后期,即万树、蒋景祁及陈维岳相继逝去为止。所以,这一词派虽不如“浙西词派”显赫于世,但从时序而言,早于“浙派”近二十年是确定无疑的。其所以向不为词学研究者所重视,是与“正宗”、“别调”等传统偏见有关。
    这个带有浓重的在野色彩的词派,对柔靡侧艳的词风起着强有力的荡涤作用,振颓起衰,殊有伟功。该词派在词学观上有不少开拓性主张,最重要的是“存经存史”之说,即力辟词为“小道”,认为词足以与杜甫之歌行、西京之乐府並立,“为经为史,曰诗曰词,闭门造车,谅无异辙也”。这是清代词学建设和推尊词体的理论最早也最有建树的一派,后来“常州词派”的一些观点都可以在陈维崧《今词选序》、《蝶庵词序》、任绳隗《学文堂诗余序》等文字中看到端倪。
    陈维崧是阳羡词派的宗师,他的《湖海楼词》前期之作名《乌丝词》,后又辑选为《迦陵词钞》),今存一千六百余首,加上辑逸可达一千七百首。数量之富固足惊人,其词内容也丰硕广大,就在其生前即已名扬海内,被尊誉为“五丁开山手”。陈维崧词的主体风格是飞扬腾越,悲壮激荡,呈现出一种光怪陆离的神采。
    阳羡词派是个“敢拈大题目,出大意义”(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评语)的创作群体。陈维崧的《贺新郎·纤夫词》、《夏初临·本意》、《水调歌头·吊姜埰》等外,这个词人群还以“钟山梅花图”、“五人墓”等题为倡和,在清初均属胆张力沉之作。总之,可考见本事,吟咏家国陵替、民生疾苦的精萃之篇,在阳羡诸家词中随手可拈,为同时词集所罕见。
    阳羡名家除陈迦陵外,尚有任绳隗(著有《直木斋词》)、徐喈凤(著有《荫绿轩词》)、史唯圆(著有《蝶庵词》)、曹亮武(著有《南耕词》)、万树(著有《香胆词》)、蒋景祁(著有《罨画溪词》)、董儒龙(著有《柳堂词稿》)等数十家之多。陈维崧兄弟子侄均以词名,二弟陈维嵋有《亦山草堂词》,三弟陈维岳有《红盐词》,堂弟陈维岱有《石闾词》;嗣子陈履端有《爨余词》,从侄陈枋有《香草亭词》。其中陈维岳交游最广,词成就亦高,向与迦陵有埙箎並肩之誉,陈枋在第二代词人中声誉尤卓。
    阳羡词人先后编有三部大型词选,即陈维崧主编的《今词选》(又称《今词苑》),曹亮武主编的《荆溪词初集》和蒋景祁的《瑶华集》。《荆溪词初集》录存清初四十年中阳羡词人近百家的作品,是一部重要的地方词选。至于万树的《词律》有功于一代清词的拨乱反正,更是显然。
    阳羡词风从渊源上看,除了苏轼、辛弃疾的影响外,与南宋末年蒋捷的《竹山词》的关系更大。这位阳羡先贤的词风在又一次民族矛盾尖锐发生,山河易主的清初,对乡后辈的词创作无疑产生有巨大的隔代通同之感。
    到了“康乾盛世”即康熙后期到雍、乾之际,阳羡词风已不合时宜,文网渐密,难容悲慨高吭之声,故该派渐见衰歇。乾隆朝虽有郑燮《板桥词》、蒋士铨《铜絃词》、黄景仁《竹眠词》不时唱出豪宕情韵,但已是派外余响。阳羡一邑名词人史承谦兄弟、任曾贻、储秘书等已少存阳羡雄风,再后来周济出,则已是“常州词派”的中坚,别具面目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阳羡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