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发:情牵陕北大唢呐
陕北有“三大宝”,秧歌、民歌和大唢呐。笔者不会吹唢呐,但爱听陕北大唢呐,那种长铜杆唢呐的音乐让我如痴如醉。合奏时,时而气势如排山倒海,时而又细腻委婉;独奏时,既有奔放的激情,又有深情的倾诉。 在绥德文化馆我见到了汪世发,他12岁开始学艺,19岁出师立班,在长期的学习和演出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技巧,可以用唢呐不同调式吹奏近百首传统曲牌。今年68岁的汪世发,是绥德县四十里铺镇后街村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生与唢呐不离不弃。他说:“我用生命热爱着唢呐。” 因贫穷,同唢呐结下不解之缘 12岁的时候,因为家庭贫穷,汪世发便跟着邻居吹唢呐的师傅曹来前学习打击乐,从此便与唢呐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夏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办一宗事只有5毛钱的收入,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5毛钱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虽然刚开始接触唢呐是想赚钱,但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发现自己渐渐地喜欢上了吹唢呐,每次吹奏唢呐都让我觉得很快乐。”汪世发回忆道。 19岁的时候,汪世发便出师了,并且创立了自己的班子。21岁时,他有幸被延安歌舞团录取,但面对常年有病的父亲、尚未成年的四个妹妹以及一贫如洗的家,汪世发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他说“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应该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如今一晃眼多年过去了,他经历过别人的热情招待,得到过别人的赞扬肯定,不可避免地也经历过一些人的冷嘲热讽、讥笑白眼。但是无论遇到什么事,他都与唢呐形影不离,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要是不吹一吹唢呐,难受得都睡不着觉”。因喜爱,与唢呐不离不弃
1984年,电影《人生》在绥德县四十里铺镇王桥村拍摄时,汪世发有幸参与了电影中迎亲部分的唢呐演奏,他吹奏了《大摆队》,很快便闻名方圆十里,同时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无论红事白事,请他的班子的主家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一年100多场。
同年,受陕西省文化厅的邀请,陕西省音像出版社出版了录音盒带《陕北唢呐曲牌选集》,热销全国各地。1998年,“绥德汉唢呐团”成立后,汪世发作为主吹多次参加过国家、省市级大型演出演奏活动,受到各级政府奖励和演艺界的好评。2012年,汪世发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5月14日,作为秧歌节目表演伴奏,汪世发和他的团队为迎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在机场欢迎仪式上进行了文艺表演。
也正是因为喜爱,汪世发除了经常温习传统曲牌,还会尝试着自己创作一些新曲牌。他根据不同的场合,通过新老改编吹奏,创作了《迎春令》《狮子令-变奏》等红事新曲牌,《双凤莲》《苦思乡》等白事新曲牌。“对于我来说,这个改编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汪世发表示。
“无论开心或者不开心,无论生活多苦多累,每天我都会坚持练习吹唢呐,反反复复的,不仅要学习新曲牌,还要温习老曲牌。50多年了,我从来没有厌烦过、放弃过,唢呐让我觉得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汪世发这样说的时候,语调里充满了兴奋,一脸的向往。
因责任,将唢呐传承下去
汪世发师承曹来前,成为陕北唢呐的第三代传承人,他不仅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还授艺第四代传承人张晓红和刘佩云。他介绍说,在陕北,唢呐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婚丧嫁娶、宗教祭祀、民间社火、欢庆等各种文化活动中都必不可少,每个陕北人从呱呱坠地、喜庆满月、结婚拜堂直到老死入土上山,都离不开唢呐的吹奏,所以应该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提起唢呐传承问题,汪世发似乎也有说不完的话。他告诉笔者,陕北唢呐主要以大唢呐为主,音色浑厚洪亮,配以长号,演奏很有气魄。但是现在的年轻一辈很少有人能吹奏出大唢呐的气势,都更倾向于去学吹小唢呐。“我吹了一辈子大唢呐,不能眼看着它后继无人。以后我要多进行一些专业的培训,让后人了解和欣赏真正的陕北唢呐。”这位68岁的老人叹息道,自己再吹3年就不吹了,要将重心放在培养徒弟上。
年前,绥德县文化馆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这为汪世发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他也计划着去那里教授唢呐课程,好好培养徒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喜欢上唢呐,并将传统文化永远传承发展下去。”汪世发满怀期待地说。
其实,陕北大唢呐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那是一种具有穿透力的丰富,那是一种容易抵达灵魂深处的丰富,那是一种地动山摇的丰富,那是一种让您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的丰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