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涯天天 发表于 2015-11-24 13:31:33

贵州清代仅有的短篇小说集

“贵州清代小说仅有短篇集一部《啖影集》”。《贵州通史•清代贵州文学》在“小说与传奇”部分的开篇,就将普安厅(今贵州盘县)人范兴荣所著的《啖影集》推到首位。在贵州文学史上,清代之前是没有小说记载的。
范兴荣,字仲华,号向生,别号三一溪渔人(因盘县旧城有三一溪环绕而取号)。生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普安厅(今贵州盘县)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于道光六年(1826)出任山东文登知县,后历任湖北黄冈、通城、黄梅等地知县,升任武昌同知兼权江夏县事。因“江堤罣误”去职回乡。赋闲之后,以读写为乐,主讲于凤山书院,著有《环溪草堂诗集》、《环溪草堂文集》、《僻字便览》、《啖影集》等。
《啖影集》于范兴荣生前的道光二十七年(1847)以木刻本刊行。分为四卷,四册线装,竖排,白绵纸印制,版框高14厘米,宽10厘米,每半页8行,每行20字。书前有江右况成春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二月上浣写的《序》与作者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冬日所题的《自志》。但此本不仅存世不多,而贮于范家花园藏经楼的原刻板,民国初年还被驻军毁坏了几块,后来才经人补刻,并拟重印。而适逢盘县平街鸿文石印局成立,遂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交付重印。此补刻重印本除纸质不同外,其它皆与初版无异。民国三十一年(1942),时为国民党中宣部长的张道藩回盘县省亲,从其父处获得所藏之《啖影集》,便携去重庆,校阅一过,除于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亲拟序文并请著名老教授蒋梅笙校阅,于该年冬月作有序外,还附了其父张家凤撰写的作者传记,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由正中书局在重庆铅印行世。民国三十五年(1946),正中书局在上海又依渝版重印。此二版皆为小32开本,繁体竖排,活字铅印。但印行数量都不多,除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图书馆有藏外,世皆罕见。2001年5月,作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在中共六盘水市委、市政府资助下,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天海撰写的《啖影集注译》。这一版本,当是迄今为止《啖影集》最完备的。
《啖影集》共四卷66篇,每篇末皆有[赏音子曰]的精妙评语。在卷二后另附有一篇《好人歌》。全书约五万多字。该书之所以取名《啖影》,是因为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皆形影相依,能理解作者著书之旨,就能由虚见实,由微知著。亦即“读其书,方知‘弦中切响’;啖其影,方觉‘谏果味外之甘’”是也。
《啖影集》的全书内容来源有三:一为作者亲历见闻;二为传闻轶事;三为寓言虚构。但不论是纪实采异,还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其主旨均显于劝善惩恶,以影为鉴。据有关资料记载,范兴荣在山东“为县知事。善断狱讼。每听讼必趁集期,让百姓堂下旁听,以讼中善恶教育听众。”由此,即可见其《啖影》用心之一斑。卷二所附〈好人歌〉,即为其精神所在,足解虚诞无稽之嫌。
范兴荣曾在蒲松龄的家乡山东为官,《啖影集》中一些篇章的取材甚至标题,受到了《聊斋志异》的熏染,以致在某些故事(如《令狐超》、《杜履祥》等)中,范兴荣也会不时提到蒲松龄的影响,“……录之以见留仙之谈,非尽属子虚也”。但是,《啖影集》所涉的内容却是十分广泛的,在汲取《聊斋志异》营养的同时,还多有创新之处。比如,开篇的一则《跳神》,虽然他在文中起笔就明说“阅《聊斋》之《跳神》一则,……因忆吾乡,此风尤甚”,但写法上却与蒲翁迥异。他以纪实之法,十分详尽、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一幅家乡“庆神”的民俗活动,是亲历者的见闻和思考;而《聊斋志异》卷十一中的《跳神》一则,叙述就十分简略空泛,远逊于范氏之作。同样,读《啖影集》中的《孙巫》、《龙宫闹考》、《三士辩难》、《梦神》、《杜履祥》等篇,较之《聊斋志异》,有的笔锋更为犀利,有的描绘更为生动,有的揭露更为淋漓,有的意义更为积极。《聊斋志异》诚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之冠。《啖影集》中的某些篇章在取材、写法上虽然借鉴于《聊斋志异》,但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上,则并不逊色于《聊斋志异》,而是自有千秋,自有胜境,在某些方面还胜过一筹。此外,范兴荣还受到过苏东坡的影响,在他转仕苏东坡当年的贬居之地湖北黄冈时,东坡的行处诗文,均成为他景仰的楷模。
范兴荣少年中举,三十多岁进入仕途,为官二十多年,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其经历见识远非皓首穷经、一身潦倒于乡间的蒲松龄可以相比。《啖影集》在篇幅上虽只有《聊斋志异》的八分之一,但内容上却涉及很广。大致可分为劝善惩恶、揭穿迷信、判案决疑、戒骄反贪、爱情孝道、奇景灵禽、狐妖精怪、传闻怪异、释道仙隐、因果报应等十类。其中描写海市(《海市》)、飞沙(《飞沙》)、溶洞(《小洞天》)等奇异景观的篇章,更是前所未有的美文。其中很多风物民俗,如《跳神》中“竹鞭与纸钱合用”,“开财门”等论述,还不时作为人们对民间傩文化研究的不可多得的有力证据。由于作者博学多识,才华横溢,在全书六十六篇故事中,涉及经史子集,巧用事典的就有四十五篇,间用韵文的有二十三篇。因为诗词骈赋曲与散文巧妙结合,事典与文本贴切无痕,全书显得典雅而极富文采。
《啖影集》的另一大特点是所写故事皆短小精炼,结构严谨。《聊斋志异》中故事最长的有四千多字,而《啖影集》中最长的《判案有胆》也不过二千六百余字。其中千字以下的短文占了大半。最短的《产异四则》之一,仅止有二十二字,比《聊斋志异》中最短的记天象的《赤字》还少三字。足见作者结构篇章,驾驭文字举重若轻的功力。
对于《啖影集》的评价,况成春(赏音子)在为该书所写序中言道:“《啖影》四卷,兼坡仙(苏东坡)、留仙(蒲松林)之长,蕴藉处复不让六朝、唐人。余于鄂渚旅次,得窥全豹,可与《齐谐》、《述异》诸书后先辉映。张道藩“认为留仙《聊斋》以外,当以此为巨擘”,“自有其真价值而流传至今”,“复读一过,并访悉其身平,益叹其人与书,殊有不可磨灭者在也”。《贵州通志·人物志》在评价范兴荣时,也说“《啖影集》尤脍炙人口”。黄万机则在《贵州汉文学发展史》中说“与袁枚《子不语》差可比肩”。由此可见《啖影集》不只是第一部由贵州人写的小说,也是《聊斋志异》之后成就较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不仅在贵州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我国晚清文学史上也应占有一席之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清代仅有的短篇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