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古典音乐大师
世界十大古典音乐大师1a巴赫
2b贝多芬
3c莫扎特
4d德彪西
5e海顿
6f马勒
7g舒伯特
8h肖斯塔科维奇
9i西贝柳斯
10j瓦格纳
纽约时报》“首席音乐评论家”Anthony Tommasini在2010年推出“史上十大古典音乐作曲家”系列连载,辅以博客文章和网上视频, 并收到读者的大量反馈。 在2011年初的连载文章中Tommasini最终揭晓了他心目中的“十大”。该文颇长, 以下为节译, 最后是本博主的意见:
“...史上最伟大之十位古典音乐作曲家评选, 半为智力游戏; 然就我本人及他人而言, 目的亦为探究何种特质令作曲大师之不同寻常。此‘游戏’虽看似荒谬, 当我考虑是否把勃拉姆斯和海顿从‘十大’榜单中排除, 代之以巴托克及蒙特威尔地时,我不得不思索他们各自的成就以及‘伟大性’(greatness)。
谈及‘伟大性’, 早前一位读者曾来信,友善地表示对音乐的‘伟大’这一观念的质疑......他认为‘古典音乐’这一称呼本身即使此种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听似已经僵死。他甚至写道, ‘伟大’和‘严肃’并不一定是古典音乐特有的品质, ‘古典音乐’也可能是‘愚蠢、庸俗和疯狂的’。
诚然。 但从读者反馈以及我本人的文章和视频中可以看出,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 这些作曲家并非屹立不动的偶像,而是鲜活的现实存在。 我们构建自己的生活时, 把我们所爱的人组成一个互相支持的网络;我们对自己仰赖的作曲家也是如此。
许多读者急不可待地告知我他们最喜爱的作曲家, 毫无疑问他们认为这些作曲家是最伟大的。 对此我深为感动。即使那些对我这次评选活动不以为然的读者也难免加入战团:‘当然这个评选非常荒谬。 但是我还是把我的榜单列出。 还有, 马勒必须入选!’ 还有贝尔格、利盖蒂...... 甚至一位巴洛克音乐爱好者坚持认为阿尔比诺尼必须入选。
我一向支持当代音乐, 因而我非常感谢许多读者来信反对我在此次评选中排除在世的作曲家。 然而, 对我而言别无他法。我们离在世作曲家距离太近, 无法将其放在历史视角中审视。 另外,在聆听一首令人兴奋或令人困惑的新作品时,你的思想恐怕无暇顾及评价这一作品伟大与否。
怀着对各位品位优异的读者的敬意, 我现在揭晓我的榜单。 记住, 我的编辑支持我这次评选的条件就是,我必须依次列出全部10位作曲家。
我的榜首之选是巴赫。这是由于他杰出的音乐构建能力与深邃的表现力的无与伦比的完美结合。...巴赫在世时已被认为是老套守旧。他1750年去世时海顿已经18岁, 古典乐派正属方兴未艾。 巴赫一定清楚时代的潮流,然而其反应却是在自己的创作方式中更深地开掘。他生前未及完成的‘赋格的艺术’具有静穆之美,在这部作品中巴赫将复杂的对位技术层层剥至最基本简单的核心, 甚至未指明这部作品应以何种乐器演奏。
巴赫也可以非常具有现代性, 不过是以他自己的方式。 尽管他从未写过一部歌剧,但在其宗教合唱作品中显示出出神入化的戏剧技巧,例如“受难曲”中群众以令人毛骨悚然的狂热叫嚣将耶稣钉上十字架时的场景。他的键盘乐作品, 如“半音阶幻想曲和赋格”,是李斯特乃至拉赫玛尼诺夫等人充满狂想的浪漫派作品的前驱。 在其众赞歌中, 巴赫还探索了调性的最大可能性。
很显然亚军和季军的争夺者是莫扎特和贝多芬。如果只比较管弦乐和器乐作品, 二人可谓势均力敌。 但莫扎特还是一位划时代的歌剧作者,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全面性本应使他在竞争中领先。
然而我还是认为贝多芬应该排在第二位。 贝多芬的作曲技术不如莫扎特一样好似手到擒来,他的创作是殚精竭虑的, 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时能听出来。 但无论创作过程如何使他绞尽脑汁, 贝多芬的作品是如此大胆创新、如此坚不可摧,即使拙劣的演绎也不能掩没其光芒。
我对贝多芬作品的一次顿悟是在上世纪80年代聆听作曲家Leon Kirchner指挥哈佛室内乐团的音乐会。第一首曲子是辟斯顿(Walter Piston)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首交响曲,是充满清新气息和创意的新古典主义作品。 然后是德彪西的‘大海’。 Kirchner曾求教于勋伯格并喜爱日耳曼风格,因而将这部作于1905年的里程碑式杰作演绎得具有瓦格纳式的重量和强度。 德彪西这部作品听来比辟斯顿的作品更具现代性。
中场休息后Kirchner与Peter Serkin合作演出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协奏曲。他们的演绎传达出了作品的神秘、充满诗意的梦幻和狂野。 它是如此深不可测、引人入胜,以致于整场音乐会中这首贝多芬的曲子听来是最激进的作品。 因此我认为, 贝多芬第二, 莫扎特第三。
第四是舒伯特。 你无法不热爱这位31岁时就贫病交加、与世长辞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除了少数对他的天才五体投地的朋友以外, 几乎无人知晓。 仅凭他的几百首歌曲, 舒伯特就是我们音乐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他令人难以忘怀的‘冬之旅’, 对于歌手和听众来说永远不会丧失吸引力。男中音Sanford Sylvan曾告诉我,在杰出的钢琴家Stephen Drury的一场演奏会上听到舒伯特最后3首钢琴奏鸣曲, 是最令他精神升华的音乐体验之一。舒伯特的交响曲是不断进步的过程, 但其第8‘未完成’以及第9交响曲是震古烁今的作品, 特别是第9, 为布鲁克纳铺平了道路,并预示了马勒的作品。
第五是德彪西。 在节奏分明的日耳曼音乐独领风骚数百年后, 德彪西证明,紧张感也可以存在于在永恒的静止之中。 他对和声的创新, 他充满性感的美妙音响,以及他不可思议的、弗洛伊德式的触动人们潜意识领域的本领, 使其成为音乐进入动荡不安的20世纪的桥梁。
后来走过这座桥梁的人是斯特拉文斯基, 他也是我心目中的第六名。当他的‘火鸟’和‘春之祭’轰动巴黎时, 他与德彪西互相交流思想, 后者比斯特拉文斯基年长20岁。然而直到20世纪60年代斯特拉文斯基仍旧活跃, 并为当代音乐开辟了天地。 1971年的一天, 我来到耶鲁大学音乐楼门口,有人在门上贴了一张卡片, 上面写道:‘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今天去世。’ 当时的感觉是我的音乐世界崩塌了:斯特拉文斯基就像我们之中的贝多芬。
前十名中的位置越来越少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 列出“五大”或“二十大”作曲家都比列出“十大”作曲家容易。 名额只有10个,这就迫使你把亨德尔或肖斯塔科维奇这样的人物排除出去, 给其他人腾出位置。
有些我尊敬的音乐家能毫不费力地找出勃拉姆斯的缺点。 的确,他有时纠结于在传承古典传统的同时探索新领域;但他最优秀的作品,例如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有钢琴的室内乐作品以及钢琴独奏作品, 特别是为勋伯格指明道路的晚期间奏曲和随想曲,具有贝多芬的光辉灿烂和奇思妙想。 勃拉姆斯是我的第七名。
在早先一期连载中, 我试图避免在勃拉姆斯以外的浪漫派作曲家中作出选择, 理由是那个时代最注重的是原创性和个人情绪的表达。像肖邦这样的天才更注重的是独特的风格和自己灵感的宣泄, 而非获取某种可以计量的‘伟大性'。
然而19世纪的两大歌剧巨匠威尔地和瓦格纳志存高远。我已经透露过, 他们两位都位列我的‘十大’榜单。威尔地歌剧的新制作, 例如大都会歌剧院的Willy Decker制作的‘茶花女’,仍然可以使观众沸腾, 这是威尔地作品长盛不衰的丰富内涵的明证。
瓦格纳的‘指环’系列已经成为一切试图制造轰动的歌剧院的敲门砖。 ‘女武神’最后20分钟的音乐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哀婉动听的音乐。
但是两人的排名孰先孰后呢? 作为作曲家, 二人不分伯仲;而作为人来说却不然。 威尔地尽管也有其难以相处的一面,但他是个正直的人, 一位爱国者, 他为在米兰工作的音乐家们创立了养老院。 而瓦格纳是个反犹太人的变态自大狂,只是在他的音乐中他才超越了自己。 因此威尔地第八, 瓦格纳第九。
只剩一个位置了。 希望海顿原谅我, 但维也纳四杰中必须排除一个,而且海顿的伟大遗产已经由他的朋友莫扎特和弟子贝多芬以及整个古典乐派发扬光大。 我也要向马勒的支持者道歉,他们对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作曲家始终不渝。 如果我能把自己喜爱的普契尼包括进去该多好啊。
有如此众多的读者支持利盖蒂、梅西安、肖斯塔科维奇、艾夫斯、勋伯格、普罗科菲耶夫和柯普兰等20世纪作曲家, 这使我深感欣慰,这些作曲家都是我音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还有贝尔格, 可以说他创作了20世纪最优秀的两部歌剧。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我认为可以列入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列。只有少量读者支持布里顿, 对此我有些失望, 看来我需要做些推广工作。
对我最强有力的挑战来自认为巴赫之前的作曲家必须入选的读者们, 特别是蒙特威尔地的支持者。 蒙特威尔地虽然不是歌剧的发明者,但他只需一瞥1600年左右佛罗伦萨(音乐界)的状况, 就明白歌剧这一体裁应该如何发展。 1607年的‘奥菲欧’是第一部歌剧杰作。他的牧歌集把语言和音乐结合的艺术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蒙特威尔地的支持者也许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必须选择最后一位作曲家, 我的选择是巴托克。 他是一位民族音乐史家,他的作品激励后世作曲家在作品中结合民间音乐和古典传统;而且他是一位强悍的现代主义者, 在勋伯格令人目眩的音乐格式之外,巴托克结合调性、非正统音阶和无调性的音乐语言开辟了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
这就是我的‘十大作曲家’排行榜。 作为一种忏悔, 我准备不间断地听布里顿、海顿、肖邦、蒙特威尔地、利盖蒂以及其他作曲家的唱片, 我没能把他们放进我的榜单,但他们的音乐支撑着我度过每一天。”
译者按:我同意这位评论家的说法, 即“十大”比“五大”和“二十大”都难排。 我想,巴赫、贝多芬、莫扎特位列前三,大部分古典音乐爱好者恐怕都能同意。 再往后分歧就会相当大, 因为音乐欣赏说到底是主观的事。但现在我们评的是“最伟大作曲家”而不是“我最喜爱的作曲家”, 因此还是要制定客观标准的。 上面这位评论家并未明示他的标准,但我感觉对音乐体裁和语言的创新、对后世的影响、所属的年代和音乐流派, 甚至人品都是他考虑的因素。我觉得这就使他的评判标准未免有不够一致之嫌。 而且我认为评选“伟大作曲家”,实际上是评选他们的作品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当今受众的影响力,而与作曲家的人品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如果纯以人品论, 那么莫扎特和患梅毒而死的舒伯特恐怕也并非洁白无瑕。而以维也纳古典乐派已经有3人上榜而拒绝海顿更是令我费解: 这又不是评十大元帅, 有必要照顾到各方面军、各野战军的派系平衡吗?至少我个人以为, 海顿无论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这两大古典音乐体裁的奠基者)还是其作品的popularity上,都胜过巴托克乃至斯特拉文斯基。 以popularity而论, 则恐怕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和马勒也胜过以上两位。因此Tommasini的排行榜, 特别是舒伯特以后的6位, 恐怕也只能是他个人的意见而已。 看来,评选“十位最伟大作曲家”真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补白: 冒着被Tommasini列入阿尔比诺尼爱好者同类, 以及各位同好猛抡板砖的风险, 我还是斗胆列出我心目中的“十大”,或曰“十位在我的音乐世界中位置最靠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 也热切期望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十大”:
前三名:巴赫、贝多芬、莫扎特(与Tommasini全同)
第四至第十名(以字母顺序排列): 德彪西、海顿、马勒、舒伯特、肖斯塔科维奇、西贝柳斯、瓦格纳
西方古典音乐大师简介1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之子,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其创作以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他的父亲。他作有五百余首作品,主要是生活舞蹈性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及一些轻歌剧等。他的创作核心是圆舞曲,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它表现手法为依据,旋律酣畅,节奏自由,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小约翰•施特劳斯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
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美酒、爱情和歌曲》、《皇帝圆舞曲》等,其中《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瓦格纳 WAGNER
理查德•瓦格纳是十九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巨大的歌剧改革家。他一生所作的大量艺术探索与实践,给后代作曲家带来了不可泯灭的影响。
瓦格纳于1813年5月22日出生在德国莱比锡的一个小官吏家庭。他出生后才五个月,父亲便去世了。瓦格纳的继父是一位戏剧家、演员和业余画家,他对瓦格纳很关心,培养了他对绘画和戏剧艺术的爱好,这使瓦格纳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艺术修养,也是他后来创作歌剧时能自写剧本和歌词的原因之一。瓦格纳的艺术才能显露得很早,在上小学时,他就对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德国民间传说以及诗歌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方面他也同样天赋过人,八岁时就能熟记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的片断,并能在钢琴上弹奏它的序曲和其它音乐片断。瓦格纳上中学后开始创作悲剧剧本。十五岁时,当他听了贝多芬的交响乐后,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鼓舞,并决心从事音乐事业。
1830年,瓦格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降B大调管弦乐序曲》,可是演出却遭到了失败。从此他便决心致力音乐理论的学习。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得到了著名教师万里格的悉心指导,掌握了严格的作曲理论知识。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作品,但上都是属于学生时代的实习创作,其中较为著名的有《C大调交响曲》等。
瓦格纳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在歌剧改革与创作方面。他一方面对当时德国歌剧舞台上的意大利和法国式歌剧那种肤浅轻佻的内容与风格抱有反感,一方面也看到了德国民族歌剧的许多弱点,于是他便以大胆的手法对歌剧艺术实行改革。他以歌剧应综合戏剧、美术和音乐为一体的观点为原则,创作了他称之为“乐剧”的新型歌剧。在这些歌剧作品中,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一种整体的艺术美感。另外,他在歌剧音乐的写作中,加强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并独创了“主导动机”的新手法,使音乐形象变得更具体、更鲜明。
瓦格纳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大多充满宗教和神秘主义色彩。瓦格纳一生共写了十余部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有《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赛》、《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四部曲、《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等。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许多管弦乐序曲和钢琴奏鸣曲等作品。
瓦格纳的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具特殊意义,他的作品影响巨大,许多后代的作曲家都以他的创作力为榜样。现代“十二音体系”的创建者勋伯格的许多现代音乐写作手法,就是受瓦格纳的音乐、特别是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影响创作而成的。
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因心脏病在威尼斯逝世,终年七十岁。
——维瓦尔第 ANTONIO VIVALDI
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1678年生于威尼斯,1741年逝世于维也纳。
维瓦尔第的父亲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他幼年便从父亲那里得到音乐的熏陶,并且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资。维瓦尔第热衷于宗教与神职,并于1693年削发作了神父,后来竟生出一头红发,遂被人称为“红发神父”。
维瓦尔第在小提琴演奏与作曲技巧上素负盛名。他先后在教堂、慈善院的音乐学校任职,1718年任菲利甫亲王宫廷乐长,172年在维也纳任查理六世的乐长。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维瓦尔第还先后访问过德国、荷兰等地的音乐名城。积极从事音乐活动,给当时欧洲各地的音乐界以很大的影响。
维瓦尔第确立了协奏曲的音乐体裁形式,并尝试交响乐的写作。这些都给后来的巴赫、亨德尔等音乐家以重大的影响。他的创作范围很广,早期以声乐、歌剧为主,中后期以器乐、协奏曲等作品为主。其中著名的小提琴12部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是传世的佳作。
维瓦尔第一生穷困,他在维也纳逝世时已是一个被遗忘的人。直到死去一个世纪后,他的作品才被人们发现。当他的音乐再度在世界乐坛上竞放异彩的时候,这位死于穷困的音乐大师已在维也纳的贫民墓地里躺了一百余年了。
——斯美塔那 SMETANA
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年3月2日生于莱托米希尔,1884年5月12日逝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终年六十岁。
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他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他的启蒙老师是捷克卓越的音乐家约瑟夫•普罗克什,斯美塔那从他身上得到了很深的教益。1843年,斯美塔那参加了反抗异族统治和推翻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革命失败后他被迫流亡国外。1856年,他担任了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的指挥。1861年又回国担任了布拉格合唱团的指挥,并且频繁地从事各种社会音乐活动,领导和扶植捷克的民族音乐事业。1874年不幸双耳全聋,最后因患精神病而死。
斯美塔那毕生辛勤创作,写出了许多具有高度价值的作品。如著名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自传体的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以及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由于对捷克民族音乐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后人誉为“捷克音乐之父”,“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者”。
斯美塔那的创作风格先后受到德国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深刻影响,后来又深受李斯特交响诗的影响。晚年在创作上着意汲取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波西米亚素材,提倡发展和体现民族音乐风格,成功地把通俗题材加以美化和艺术化。他的创作范围广泛,有歌剧、合唱、交响诗、室内乐和钢琴曲等等,其中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一剧于1866年上演,使他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此外,他还创办过音乐学校,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有许多有成就的音乐家都曾受益于斯美塔那,其中包括著名的捷克音乐大师德沃夏克和雅那切克等人。
——西贝柳斯 SIBELIUS
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杨•西贝柳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芬兰最伟大的作曲家。在世界音乐史册中,西贝柳斯的地位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西贝柳斯于1865年12月8日出生在芬兰的塔伐斯特胡斯。他的父亲是一个外科医生,双亲都十分喜爱音乐。西贝柳斯九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十四岁学习小提琴,并经常在钢琴上创作一些小小的旋律与和声,渐渐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十岁时,他写出一首供小提琴和大提琴拨弦演奏的乐曲,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首乐曲。
1885年,二十岁的西贝柳斯进入赫尔辛基大学法律系,但他对于法律课程不感兴趣,却常去音乐学院教师西拉格那里学习小提琴,并向该院院长魏哲柳斯学习音乐理论。后来,他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愿,离开赫尔辛基大学法律系而进入音乐学院。18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1889年至1891年,赴柏林和维也纳深造。1893年学成回国,担任赫尔辛基音乐学院的教授。
西贝柳斯的作品具有十分强烈的芬兰民族气息。他从芬兰民族史诗卡列瓦拉中提取素材,并广泛动用芬兰民歌旋律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由于西贝柳斯从小热爱大自然,故对祖国那迷人的北欧风光怀有深沉的乡情。因此,他作品中大自然的气息十分浓郁,听报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他的旋律迷人、流畅,人们听着他的音乐,就仿佛看到了那冰雪弥漫的北欧风光。他的音乐使人仿佛置身在那苍茫无际的大森林和恬静清澈的湖泊之中,如诗如画,诱人神往。
西贝柳斯一生,对于芬兰民族音乐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对于世界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是浪漫主义交响音乐的杰出继承者和捍卫者,在自己的交响乐作品中,把古典主义的优秀传统、浪漫主义的丰富情感和强烈浓重的民族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独具一格,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
西贝柳斯留下的作品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七部交响曲:交响诗《芬兰颂》、《图奥涅拉的天鹅》、《冰川古史》、《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弦乐四重奏《内心之声》等。 1914年,西贝柳斯访问美国,逗留期间,曾在波士顿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短期任教,还获得过耶鲁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国后,西贝柳斯隐居乡间,1929年终止创作。1957年20日,九十二岁高龄的西贝柳斯因患脑溢血在艾诺拉逝世。 ——舒曼 SCHUMANN
罗伯特•舒曼于1810年6月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一个出版商家庭。他的父亲是个小说翻译家,小舒曼自幼便受到父亲在文学方面的影响。他从小就写诗作剧,中学时代便可独自写古典著作。他在音乐方面显露出的才华也不同凡响:六岁开始接触音乐,七岁时就写出一些钢琴小品,并能在钢琴上即兴演奏。十三岁便能出色地指挥管弦乐队与合唱团的音乐会。他的父亲因他的多才多艺而迟迟不能决定他未来的道路。
1826年,父亲去世,1828年,舒曼中学毕业。母亲强烈要求他去攻读法律,于是他只好忍痛顺从母亲的意愿,去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
莱比锡是全德音乐文化中心,这里聚集着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各种艺术活动都非常频繁活跃。具有强烈艺术家气质的舒曼,一到莱比锡就被这里活跃的艺术空气所吸引。在学校里,教授枯燥的法律课程命他感到索然无味,而音乐却使他感到格外的亲切。他几乎每天都在从事音乐活动。为了达到高超的钢琴演奏水平,他拜当时著名的钢琴教师里希•维克为师。两年后,舒曼在音乐艺术上的造诣与成就使他声誉大振。他公开举行的演奏会得到了音乐界的普遍承认与好评。于是他终于说服母亲,选择了音乐艺术的道路。1830年,他搬进了维克老师的家中潜心学琴。他时时抱怨老师的授课速度太慢,为了迅速提高技能,他别出心裁地用一根细绳把手指吊挂在天花板上偷偷练琴,试图以此加强手指触键的灵活性与力度。但是,错误的方法使他的手指受到了严重损伤,他想成为伟大的钢琴家的理想从此破灭了。这个意外的不幸对他的心灵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挫折并没有把他的精神与毅力摧毁。不久,他把目标转向音乐创作与音乐评论方面,在新的音乐领域中开拓自己的艺术道路。
三十年代是他钢琴创作最活跃的全盛时期,许多钢琴小品与曲集都是这时期的作品。1834年,他创办了音乐评论刊物《新音乐杂志》并任主编。四十年代他不断扩大音乐创作的范围,写了不少声乐曲、交响曲、室内乐重奏曲、清唱剧、歌剧等,如著名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列德序曲》、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女人的爱情与生活》及第一、二、三、四交响曲。同时应门德尔松的邀请,任教于莱比锡音乐学院。
舒曼同维克老师的女儿克拉拉相恋多年,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维克的坚决反对。维克在这一方面对舒曼十分残酷,以至使他患了精神忧郁症。直到1840年8月1日,莱比锡法庭才终于裁决了他们的婚姻悬案,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舒曼的音乐创作十分注重于人物内在感情的描写。他喜欢标题音乐,并经常描写一些梦幻的世界。他的钢琴作品形式短小。但在旋律、和声上、节奏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到之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因此他被人们称为“音乐诗人”。
1854年,他因精神病恶化而丧失了理智,甚至连妻子也认不出了。一个严寒的冬日,他竟跳进冰冷的莱茵河里企图自杀,幸而被救并送进了精神病院,但他始终未得到完全的恢复。1856年7月29日,舒曼在爱妻克拉拉的怀中安然逝去,终年46岁。
——舒伯特 SHUBERT
“歌曲之王”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教师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年仅十一岁的舒伯特进入了当时一个供给食宿的教会儿童合唱团。在那“地狱”(舒伯特语)般的生活里,舒伯特历经了艰难和困苦。然而,凭着个人的努力和对音乐的强烈热爱,他却掌握了许多音乐技能和理论,同时,还接触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特别是维也纳古典派音乐家的作品及演奏。其中最使他敬仰和崇拜的是贝多芬。1813年,舒伯特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了教师,但他并不喜欢这个职业。1818年,二十一岁的舒伯特终于辞掉了教师的职务,开始专心从事作曲。他一生从未任过公职,也没有得到过王公贵族的帮助。他只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艺术家中结交了许多患难与共的朋友。舒伯特一生贫困,没有结婚。1828年11月19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伯特,由于贫病交加,在维也纳的哥哥家中与世长辞。
舒伯特一生创作丰富多彩,留下了六百多首委婉动听的艺术歌曲。此外,他还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器乐作品。他的音乐风格独特,旋律犹如泉水般涌流不止,其强烈的歌唱性可与莫扎特媲美;而欢快明朗的维也纳乡土气息又与海顿息息相通;他的器乐曲中宏大的组织结构,继承了贝多芬交响曲的传统。但更加奔放、富于幻想性,尤其是他那歌谣般的主题旋律和色彩性和声的使用,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崭新道路。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短暂,却给人类留下了一千多部音乐作品。其中除六百多首艺术歌曲外,还有九部交响曲、六首序曲,九部歌剧、二十四首室内乐作品、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和许多钢琴及其它器乐小品等等,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最杰出的是《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和《C大调第九(伟大)交响曲》。这两部作品使舒伯特作为交响乐作曲家在音乐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遗憾的是,舒伯特生前从未听过自己这两部伟大作品的演奏。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在世界音乐史上,他是作为早期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出现的。他生前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歧,从未被人注意,死后才得到了很高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杰出音乐大师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之子,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其创作以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他的父亲。他作有五百余首作品,主要是生活舞蹈性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及一些轻歌剧等。他的创作核心是圆舞曲,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它表现手法为依据,旋律酣畅,节奏自由,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小约翰•施特劳斯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
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美酒、爱情和歌曲》、《皇帝圆舞曲》等,其中《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瓦格纳 WAGNER
理查德•瓦格纳是十九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巨大的歌剧改革家。他一生所作的大量艺术探索与实践,给后代作曲家带来了不可泯灭的影响。
瓦格纳于1813年5月22日出生在德国莱比锡的一个小官吏家庭。他出生后才五个月,父亲便去世了。瓦格纳的继父是一位戏剧家、演员和业余画家,他对瓦格纳很关心,培养了他对绘画和戏剧艺术的爱好,这使瓦格纳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艺术修养,也是他后来创作歌剧时能自写剧本和歌词的原因之一。瓦格纳的艺术才能显露得很早,在上小学时,他就对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德国民间传说以及诗歌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方面他也同样天赋过人,八岁时就能熟记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的片断,并能在钢琴上弹奏它的序曲和其它音乐片断。瓦格纳上中学后开始创作悲剧剧本。十五岁时,当他听了贝多芬的交响乐后,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鼓舞,并决心从事音乐事业。
1830年,瓦格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降B大调管弦乐序曲》,可是演出却遭到了失败。从此他便决心致力音乐理论的学习。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得到了著名教师万里格的悉心指导,掌握了严格的作曲理论知识。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作品,但上都是属于学生时代的实习创作,其中较为著名的有《C大调交响曲》等。
瓦格纳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在歌剧改革与创作方面。他一方面对当时德国歌剧舞台上的意大利和法国式歌剧那种肤浅轻佻的内容与风格抱有反感,一方面也看到了德国民族歌剧的许多弱点,于是他便以大胆的手法对歌剧艺术实行改革。他以歌剧应综合戏剧、美术和音乐为一体的观点为原则,创作了他称之为“乐剧”的新型歌剧。在这些歌剧作品中,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一种整体的艺术美感。另外,他在歌剧音乐的写作中,加强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并独创了“主导动机”的新手法,使音乐形象变得更具体、更鲜明。
瓦格纳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大多充满宗教和神秘主义色彩。瓦格纳一生共写了十余部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有《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赛》、《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四部曲、《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等。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许多管弦乐序曲和钢琴奏鸣曲等作品。
瓦格纳的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具特殊意义,他的作品影响巨大,许多后代的作曲家都以他的创作力为榜样。现代“十二音体系”的创建者勋伯格的许多现代音乐写作手法,就是受瓦格纳的音乐、特别是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影响创作而成的。
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因心脏病在威尼斯逝世,终年七十岁。
——维瓦尔第 ANTONIO VIVALDI
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1678年生于威尼斯,1741年逝世于维也纳。
维瓦尔第的父亲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他幼年便从父亲那里得到音乐的熏陶,并且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资。维瓦尔第热衷于宗教与神职,并于1693年削发作了神父,后来竟生出一头红发,遂被人称为“红发神父”。
维瓦尔第在小提琴演奏与作曲技巧上素负盛名。他先后在教堂、慈善院的音乐学校任职,1718年任菲利甫亲王宫廷乐长,172年在维也纳任查理六世的乐长。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维瓦尔第还先后访问过德国、荷兰等地的音乐名城。积极从事音乐活动,给当时欧洲各地的音乐界以很大的影响。
维瓦尔第确立了协奏曲的音乐体裁形式,并尝试交响乐的写作。这些都给后来的巴赫、亨德尔等音乐家以重大的影响。他的创作范围很广,早期以声乐、歌剧为主,中后期以器乐、协奏曲等作品为主。其中著名的小提琴12部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是传世的佳作。
维瓦尔第一生穷困,他在维也纳逝世时已是一个被遗忘的人。直到死去一个世纪后,他的作品才被人们发现。当他的音乐再度在世界乐坛上竞放异彩的时候,这位死于穷困的音乐大师已在维也纳的贫民墓地里躺了一百余年了。
——斯美塔那 SMETANA
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年3月2日生于莱托米希尔,1884年5月12日逝于布拉格附近的精神病院,终年六十岁。
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他出生在一个酿酒商的家庭里,很小就显露出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六岁举行钢琴演奏会,八岁开始作曲。他的启蒙老师是捷克卓越的音乐家约瑟夫•普罗克什,斯美塔那从他身上得到了很深的教益。1843年,斯美塔那参加了反抗异族统治和推翻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革命失败后他被迫流亡国外。1856年,他担任了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的指挥。1861年又回国担任了布拉格合唱团的指挥,并且频繁地从事各种社会音乐活动,领导和扶植捷克的民族音乐事业。1874年不幸双耳全聋,最后因患精神病而死。
斯美塔那毕生辛勤创作,写出了许多具有高度价值的作品。如著名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自传体的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以及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由于对捷克民族音乐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后人誉为“捷克音乐之父”,“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者”。
斯美塔那的创作风格先后受到德国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的深刻影响,后来又深受李斯特交响诗的影响。晚年在创作上着意汲取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波西米亚素材,提倡发展和体现民族音乐风格,成功地把通俗题材加以美化和艺术化。他的创作范围广泛,有歌剧、合唱、交响诗、室内乐和钢琴曲等等,其中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一剧于1866年上演,使他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此外,他还创办过音乐学校,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有许多有成就的音乐家都曾受益于斯美塔那,其中包括著名的捷克音乐大师德沃夏克和雅那切克等人。 ——西贝柳斯 SIBELIUS
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杨•西贝柳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芬兰最伟大的作曲家。在世界音乐史册中,西贝柳斯的地位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西贝柳斯于1865年12月8日出生在芬兰的塔伐斯特胡斯。他的父亲是一个外科医生,双亲都十分喜爱音乐。西贝柳斯九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十四岁学习小提琴,并经常在钢琴上创作一些小小的旋律与和声,渐渐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能。十岁时,他写出一首供小提琴和大提琴拨弦演奏的乐曲,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首乐曲。
1885年,二十岁的西贝柳斯进入赫尔辛基大学法律系,但他对于法律课程不感兴趣,却常去音乐学院教师西拉格那里学习小提琴,并向该院院长魏哲柳斯学习音乐理论。后来,他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愿,离开赫尔辛基大学法律系而进入音乐学院。18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1889年至1891年,赴柏林和维也纳深造。1893年学成回国,担任赫尔辛基音乐学院的教授。
西贝柳斯的作品具有十分强烈的芬兰民族气息。他从芬兰民族史诗卡列瓦拉中提取素材,并广泛动用芬兰民歌旋律作为自己作品的主题。由于西贝柳斯从小热爱大自然,故对祖国那迷人的北欧风光怀有深沉的乡情。因此,他作品中大自然的气息十分浓郁,听报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他的旋律迷人、流畅,人们听着他的音乐,就仿佛看到了那冰雪弥漫的北欧风光。他的音乐使人仿佛置身在那苍茫无际的大森林和恬静清澈的湖泊之中,如诗如画,诱人神往。
西贝柳斯一生,对于芬兰民族音乐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对于世界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是浪漫主义交响音乐的杰出继承者和捍卫者,在自己的交响乐作品中,把古典主义的优秀传统、浪漫主义的丰富情感和强烈浓重的民族风格有机地融为一体、独具一格,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
西贝柳斯留下的作品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有七部交响曲:交响诗《芬兰颂》、《图奥涅拉的天鹅》、《冰川古史》、《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弦乐四重奏《内心之声》等。 1914年,西贝柳斯访问美国,逗留期间,曾在波士顿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短期任教,还获得过耶鲁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国后,西贝柳斯隐居乡间,1929年终止创作。1957年20日,九十二岁高龄的西贝柳斯因患脑溢血在艾诺拉逝世。
——舒曼 SCHUMANN
罗伯特•舒曼于1810年6月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一个出版商家庭。他的父亲是个小说翻译家,小舒曼自幼便受到父亲在文学方面的影响。他从小就写诗作剧,中学时代便可独自写古典著作。他在音乐方面显露出的才华也不同凡响:六岁开始接触音乐,七岁时就写出一些钢琴小品,并能在钢琴上即兴演奏。十三岁便能出色地指挥管弦乐队与合唱团的音乐会。他的父亲因他的多才多艺而迟迟不能决定他未来的道路。
1826年,父亲去世,1828年,舒曼中学毕业。母亲强烈要求他去攻读法律,于是他只好忍痛顺从母亲的意愿,去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
莱比锡是全德音乐文化中心,这里聚集着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各种艺术活动都非常频繁活跃。具有强烈艺术家气质的舒曼,一到莱比锡就被这里活跃的艺术空气所吸引。在学校里,教授枯燥的法律课程命他感到索然无味,而音乐却使他感到格外的亲切。他几乎每天都在从事音乐活动。为了达到高超的钢琴演奏水平,他拜当时著名的钢琴教师里希•维克为师。两年后,舒曼在音乐艺术上的造诣与成就使他声誉大振。他公开举行的演奏会得到了音乐界的普遍承认与好评。于是他终于说服母亲,选择了音乐艺术的道路。1830年,他搬进了维克老师的家中潜心学琴。他时时抱怨老师的授课速度太慢,为了迅速提高技能,他别出心裁地用一根细绳把手指吊挂在天花板上偷偷练琴,试图以此加强手指触键的灵活性与力度。但是,错误的方法使他的手指受到了严重损伤,他想成为伟大的钢琴家的理想从此破灭了。这个意外的不幸对他的心灵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挫折并没有把他的精神与毅力摧毁。不久,他把目标转向音乐创作与音乐评论方面,在新的音乐领域中开拓自己的艺术道路。
三十年代是他钢琴创作最活跃的全盛时期,许多钢琴小品与曲集都是这时期的作品。1834年,他创办了音乐评论刊物《新音乐杂志》并任主编。四十年代他不断扩大音乐创作的范围,写了不少声乐曲、交响曲、室内乐重奏曲、清唱剧、歌剧等,如著名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列德序曲》、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女人的爱情与生活》及第一、二、三、四交响曲。同时应门德尔松的邀请,任教于莱比锡音乐学院。
舒曼同维克老师的女儿克拉拉相恋多年,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维克的坚决反对。维克在这一方面对舒曼十分残酷,以至使他患了精神忧郁症。直到1840年8月1日,莱比锡法庭才终于裁决了他们的婚姻悬案,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舒曼的音乐创作十分注重于人物内在感情的描写。他喜欢标题音乐,并经常描写一些梦幻的世界。他的钢琴作品形式短小。但在旋律、和声上、节奏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到之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因此他被人们称为“音乐诗人”。
1854年,他因精神病恶化而丧失了理智,甚至连妻子也认不出了。一个严寒的冬日,他竟跳进冰冷的莱茵河里企图自杀,幸而被救并送进了精神病院,但他始终未得到完全的恢复。1856年7月29日,舒曼在爱妻克拉拉的怀中安然逝去,终年46岁。
——舒伯特 SHUBERT
“歌曲之王”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教师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年仅十一岁的舒伯特进入了当时一个供给食宿的教会儿童合唱团。在那“地狱”(舒伯特语)般的生活里,舒伯特历经了艰难和困苦。然而,凭着个人的努力和对音乐的强烈热爱,他却掌握了许多音乐技能和理论,同时,还接触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特别是维也纳古典派音乐家的作品及演奏。其中最使他敬仰和崇拜的是贝多芬。1813年,舒伯特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了教师,但他并不喜欢这个职业。1818年,二十一岁的舒伯特终于辞掉了教师的职务,开始专心从事作曲。他一生从未任过公职,也没有得到过王公贵族的帮助。他只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艺术家中结交了许多患难与共的朋友。舒伯特一生贫困,没有结婚。1828年11月19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伯特,由于贫病交加,在维也纳的哥哥家中与世长辞。
舒伯特一生创作丰富多彩,留下了六百多首委婉动听的艺术歌曲。此外,他还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器乐作品。他的音乐风格独特,旋律犹如泉水般涌流不止,其强烈的歌唱性可与莫扎特媲美;而欢快明朗的维也纳乡土气息又与海顿息息相通;他的器乐曲中宏大的组织结构,继承了贝多芬交响曲的传统。但更加奔放、富于幻想性,尤其是他那歌谣般的主题旋律和色彩性和声的使用,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崭新道路。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短暂,却给人类留下了一千多部音乐作品。其中除六百多首艺术歌曲外,还有九部交响曲、六首序曲,九部歌剧、二十四首室内乐作品、二十一首钢琴奏鸣曲和许多钢琴及其它器乐小品等等,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最杰出的是《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和《C大调第九(伟大)交响曲》。这两部作品使舒伯特作为交响乐作曲家在音乐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遗憾的是,舒伯特生前从未听过自己这两部伟大作品的演奏。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在世界音乐史上,他是作为早期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出现的。他生前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歧,从未被人注意,死后才得到了很高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杰出音乐大师。
——肖斯塔科维奇 SCHOSTAKOVIC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是二十世纪苏联最优秀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由于在音乐创作方面的超人才能和杰突出贡献,他被誉为二十世纪苏联音乐的三大巨星之一。
肖斯塔科维奇于1906年9月25日出生在俄国彼得堡的一个工程师家庭里。他的父亲十分热爱音乐,是一个业余钢琴家和歌唱家。他的母亲也是一位钢琴家。家庭良好的音乐环境,使他自幼受到了良好的熏陶与影响。九岁时,母亲开始教他学习钢琴,他神速般的进展使家人震惊。为了使他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父母把他送进了格拉瑟尔音乐学校。就在入学后的第一年,他便创作了钢琴曲《主题与变奏》,以后又写了《自由颂》等作品,显示出了很高的创作天赋。
1919年,十三岁的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跟随尼古拉耶夫、什坦伯和格拉祖诺夫等名师学习。由于他杰出的音乐天才和异常刻苦的学习精神,很快便受到了音乐权威们的高度重视。1925年,十九岁的肖斯塔科维奇以《f小调第一交响曲》而轰动世界乐坛。这部作品受到了国际音乐界的高度赞扬,公演后立即成为许多指挥大师们的重要保留曲目。
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天才作曲家,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努力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现实主义的内容以及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结合起来。这些特点在他的许多重要作品中反映得很突出,例如《第五交响曲》、《第七交响曲》、歌剧《马克白夫人》、舞剧《黄金时代》等等。
肖斯塔科维奇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中具有独特影响的作曲家,在他创作的音乐中,经常可以听到大胆新颖的和声手法和绚丽多彩的配器效果。他曾反对过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体系”,但在他的一些晚期作品中又采用了这种技法,反映出他在艺术上的矛盾性与探索性。
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一生写有各种体裁的众多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两部歌剧、四部舞剧、十五部交响曲、六部器乐协奏曲、十一部组曲、十五部弦乐四重奏以及电影音乐、清唱剧和大量的歌曲等。在大量的作品中最被人们熟悉的有第一、五、七、十一交响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歌剧《马克白夫人》,舞剧《黄金时代》,清唱剧《森林之歌》等等。
1975年8月9日,这位被誉为“二十世纪交响乐大师”的伟大作曲家在克里姆林医院逝世,终年六十九岁。
——勋伯格 SCHOENBERG
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尔德•勋伯格于1874年9月13日出生在维也纳,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勋伯格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作曲家,小时候家境贫寒,十六岁时父亲去世。这些不利的环境并没能阻止他热爱音乐和学习音乐的决心。他八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以后又自学大提琴,参加业余乐队,而且自己尝试着作曲。他经常如饥似渴地去听音乐会和歌剧,从中得到学习和熏陶。父亲去世以后,由于家境日益困窘,他到一家银行当了办事员,以增加一些家庭收入。就在这个时候,他偶然结识了作曲家亚历山大•策姆林斯基,并跟他学了几个月的对位法,而这就是后来成为现代音乐杰出作曲家的勋伯格所受到的唯一的正规音乐教育。从此,他开始了音乐创作生涯。1897年,他的处女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问世。1901年他来到柏林,执教于斯顿音乐学院。后来又回到了维也纳,于1910年担任了音乐学院的和声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勋伯格参加了奥地利军队。战后在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任教。1933年勋伯格离职赴美,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音乐教授。1941年他取得美国国籍,在那里定居,直到逝世。
勋伯格是一位具有大胆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曾经引起过很大的争议。他首创了“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并且培养了许多“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他和他的学生贝尔格、威伯恩被合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即“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对音乐所进行的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曲家,如达拉皮科拉、欣涅克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一般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从1897年至1908年。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带有晚期浪漫主义的特点,深受瓦格纳的影响,这时的作品还没有完全抛开调性。第二个时期大约从1908年至1912年,这个时期的作品已是“勋伯格风格”特点的作品了。这时期的音乐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十二音体系”他已完全成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写出的。
勋伯格的主要作品有:交响诗《光明之夜》、《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室内交响曲》、歌剧《期望》以及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写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此外还有几首弦乐四重奏和许多钢琴、声乐作品等。
勋伯格除写有大量音乐作品外,还有许多音乐理论著作,其中有《和声学教程》、《和声的结构与功能》和《风格与思想》等等。1951年7月13日,勋伯格在美国的洛杉矶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拉赫玛尼诺夫SERGEY RACHMANINOV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和杰出的钢琴家。他的创作与演奏活动,都在世界音乐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其中更为突出的成就,则体现在他的作曲方面。
拉赫玛尼诺夫于1873年4月1日出生在俄国奥尼加城的一个富庶的地主家里,他的家庭有着很好的音乐环境,这使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音乐熏陶。他四岁开始学习钢琴,九岁就进入了彼德堡音乐学院。1885年他又经人介绍来到莫斯科,跟随著名的钢琴演奏大师兹维列夫学习钢琴。1889年,他考入了莫斯科音乐学院,从此开始接受更为严格、正规、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他跟随著名钢琴家齐洛蒂学习钢琴,还跟随著名作曲家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学习作曲。1891年和1892年,他先后以优异的成绩在钢琴和作曲班毕业,从此开始了他独立的音乐生涯。
拉赫玛尼诺夫早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的。他的钢琴演奏造诣很深,在演奏中,他兼收前辈诸钢琴大家之长,创建了自己所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杰出钢琴演奏家。
拉赫玛尼诺夫很早就开始了在作曲方面的尝试,1892年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时就已创作了毕业作品——独幕歌剧《阿列科》。后来,为举办音乐会的需要,他创作了许多钢琴曲,同时还创作了交响幻想曲《悬崖》、《茨岗主题狂想曲》等大型乐队作品。1895年,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他的《第一交响曲》。这部作品,1897年在彼得堡由格拉祖诺夫指挥首演,但遭到了失败。为此拉赫玛尼诺夫陷入异常的苦恼之中,他的创作也开始减少了。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被聘为莫斯科马蒙托夫私立歌剧院的助理指挥,从此开始了他的指挥家生涯,1899年,他第一次赴欧旅行演奏,受到了欧洲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由于心境的好转,他从1900年起又恢复了音乐创作活动,先后创作了《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钢琴前奏曲》和《春天大合唱》等,其中《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它那特有的抒情和诗意,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扬,至现在,它已成为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拉赫玛尼诺夫这个时期的作品,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基调都是真挚的抒情主义,受柴科夫斯基的影响很深。
1917年俄国革命开始后,拉赫玛尼诺夫流亡到瑞士,后来又到美国,担任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指挥。他在国外写的最重要的作品是《e小调第二交响曲》。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感人的抒情性和突出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赢得了广泛的世界声誉,成为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
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富有民族性。作品旋律流畅优美,感情真挚动人。有些作品,带有一些忧郁情绪。他的后期作品带有晚期浪漫主义的特点,手法比较繁复,阴暗的色彩也较多地出现在音乐中,这与他长期旅居国外、远离祖国有着很大的关系。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的作品很多,其中包括三部交响曲,四部钢琴协奏曲,三部歌剧以及交响诗《死岛》、《悬崖》、《波西米亚随想曲》和大量的钢琴前奏曲、变奏曲、练习曲等。除此之外,他还作有大量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等作品。
1943年3月28日,拉赫玛尼诺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普契尼 PUCCINI
贾科莫•普契尼是十九世纪意大利继威尔第之后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的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
普契尼于1858年12月22日出生在意大利路卡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宗教音乐作曲家,同时还是一所音乐学校的校长。但在普契尼五岁时,他便去世了。因此普契尼的家境十分贫困,这使得他幼年没有受到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但他还是显露出了不同寻常的音乐才华。少年的普契尼曾经写过一些短小的经文歌,十八岁时创作了一首弥撒曲。这一切都对他后来的音乐创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来,他进入了当地的路卡音乐学院,从师安杰洛尼学习作曲。在这期间他还参加了教会合唱队,后又得到了一个教学的管风琴师职位。二十二岁时,年轻的普契尼因得到皇后玛格丽塔的奖学金而进入著名的米兰音乐学院,在著名作曲家蓬齐埃利的指导下继续深造。1883年他创作了毕业作品《随想交响曲》,随即又完成了他的两部早期歌剧《群妖围舞》和《埃德加》。1893年,他完成了堪称他一生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曼侬•列斯科》。这部歌剧由当时年仅二十六岁的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指挥,在都灵歌剧院举行了首演,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开始奠定了他作为著名歌剧作曲家的牢固地位。此后,他陆续创作了许多歌剧作品,最著名的有《波西米亚人》、《托斯卡》、《西方少女》、《蝴蝶夫人》、《燕子》、三联剧《修女安杰丽如》(第一)、《贾尼•斯基基》(第二)、《外套》(第三)等等。晚年普契尼又根据中国故事创作了歌剧《图兰多特》,遗憾的是这部歌剧没有写完,作曲家便去世了。遗留的部分由作曲家阿尔法诺续写完成。
普契尼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首要人物之一。他在自己的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传统歌剧的表现技法,并以他对歌剧艺术形式本质上的深刻理解,使得歌剧在戏剧性的表现以及剧情与音乐的贯穿发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都体现在他那富有创造性的、优美流畅的旋律和对多声部音乐那丰富多彩的、技巧超群的艺术处理上。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艺术实践,使歌剧的戏剧效果和音乐效果达到了完善的统一,使演员和观众之间达到了十分融洽而又易于理解的交流。他创作的歌剧,内容大多表现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以及悲欢离合的故事。在音乐语言及风格方面,他积极汲取和采用富有民间地方色彩和风格的旋律,使之更加富有民族特色和生命力。如歌剧《图兰多特》,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蝴蝶夫人》采用了《美国国歌》和日本民谣《樱花》的旋律等等。这种追求异国情调的创作,也激发了作曲家创作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1924年11月29日,普契尼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不幸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莫扎特 MOZART
沃尔夫冈•阿•莫扎特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1791年12月5日逝世于维也纳,十八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音乐史上少有的“神童”和多产作曲家。莫扎特在幼年时就显露出了超人的音乐才华,父亲和家人的一切音乐活动,都触动了他那幼小的心灵,他经常自己爬到椅子上去弹钢琴。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家,他以艺术家敏感的洞察力发现了小莫扎特的音乐天才,于是开始培养儿子学习音乐。小莫扎特的音乐接受能力惊人,五岁时他已弹得一手好钢琴,还学习了演奏小提琴,而且开始尝试作曲。八岁时,他已写出了几首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莫扎特六岁时曾随同父亲和姐姐到欧洲各地旅行演出,他去过欧洲的许多国家,到处演奏自己的作品。他的惊人的音乐天才,震惊了整个欧洲音乐界,从而获得了“神童莫扎特”的名声。莫扎特童年时代的旅行演出,使全对祖国的山川和欧洲各国的优美风光留下了强烈的印象。这些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美丽的种子,这对他后来的音乐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莫扎特的音乐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像泉水一样清澈透明,充满了愉快的生活气息和青春活力。他一生创作了七百多部作品,体裁广泛,几乎所有的音乐形式都有所涉猎。他在歌剧、交响曲、器乐协奏曲和室内乐等多个领域内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莫扎特共创作了二十二部歌剧、四十多部交响曲、大量的器乐协奏曲、室内乐及各种不同形式的声器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D大调(加冕)钢琴协奏曲》、《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著名的《安魂曲》等等。莫扎特大量的、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大大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他用自己的天才与勤奋为世界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宝藏。
——帕格尼尼 PAGANINI
尼克洛•帕格尼尼于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热那亚。他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和浪漫主义作曲家。他毕生刻苦努力,将小提琴演奏技术发展到了惊人的高度,并因此获得了“小提琴之王”的称号。
帕格尼尼年幼时家境十分贫困,父亲是一个卖书的商人,但却很精通音乐,会弹曼陀林。帕格尼尼从五岁起开始随父学习曼陀林。七岁时开始学拉小提琴。他先后师从赛威多、柯斯塔和巴埃尔,很快便熟练地掌握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1797年,他开始在欧洲旅行演奏足迹遍及奥、德、法等多国,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人们为他那出神入化的、如同魔法般的演奏技巧所惊叹、佩服。他的演奏技巧大大超越了当时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范围。由他首创的飞断弓、双泛音和大量复杂的双音及和弦演奏技巧,大大丰富小提琴音乐的表现力,而他那火一样浪漫的热情和强烈持久的精力,更是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听众。
帕格尼尼不仅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大师,而且还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早在八岁时,他就能创作乐曲,成为令人惊叹的神童。以后,他在自己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六首小提琴协奏曲,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还有小提琴变奏曲《威尼斯狂想曲》、《摩西》以及《女巫之舞》、《无穷动》和多首小提琴奏鸣曲等等。此外,由于帕格尼尼还是一位杰出的吉他演奏家,因此他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吉他曲。
帕格尼尼对小提琴演奏艺术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大大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他的演奏艺术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柏辽兹、舒曼和李斯特等人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他之后,柏辽兹和李斯特对交响乐和钢琴演奏艺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这些作法都与帕格尼尼的艺术有着必然的联系。许多作曲家,如舒曼、李斯特和拉赫玛尼诺夫等还将他的小提琴曲改编成钢琴曲演奏,使他的作品获得了更多更广的听众。
1840年,帕格尼尼因喉头结核在法国的尼斯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门德尔松 MENDELSSOHN
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巴尔托迪是十九世纪欧洲重要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在世界音乐史中,门德尔松占据着十分显赫的地位。他和舒曼同为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
门德尔松于1809年2月3日出生在德国的汉堡。他的祖父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哲学家,父亲是一个大银行家,母亲是一个具有高度音乐修养的人。全家都是音乐爱好者,这对门德尔松在音乐方面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帮助。他四岁开始随母亲学习钢琴,后来又转到巴黎跟马利亚比高特学习。由于超众的音乐天才,门德尔松九岁时已能登台举行钢琴独奏会。与此同时,他的创作才能也开始显露出来。1817年他开始跟随作曲家捷尔特学习作曲。他在十七岁时写下的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是一部具有高超写作技巧和完美艺术性的杰作,并最终成为门德尔松一生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
门德松是位十分幸运的作曲家。他一生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在世时就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不象贝多芬和舒伯特那样一生同贫困的生活作顽强斗争,而是在平静和愉快的环境中度过了一生。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恬静的情感,轻松愉快、优美如歌。
门德尔松和舒曼一样,他一生致力于振兴和发展德国古典和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1829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指挥演出了巴赫的著名乐曲《马太受难乐》,使这部沉睡了一百多年的伟大作品重见天日。通过这一活动,使人们对巴赫得到了真正的重视和了解。1843年,他和舒曼一起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并担任了该院的第一任院长,为培养青年音乐家和发展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门德尔松一生写作了大量的作品,其创作体裁也涉及得很广。其中最著名的有管弦序曲《仲夏夜之梦》、《路易•布拉斯》、《芬格尔山洞》、《a小调第三(苏格兰)交响曲》、《A大调第四(意大利)交响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g小调钢琴协奏曲》、清唱剧《圣保罗》等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声器乐和室内乐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它们那丰富的内容、优美的旋律、新鲜的风格和感人的情调,使之凝练成为浪漫派音乐的重要代表作品。
门德尔松的一生虽然幸福美满,但却十分短暂。因大量的工作和繁重的事务而操劳过度,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847年,他接到姐姐不幸病故的消息,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心力交瘁,于同年11月4日因脑溢血长辞人世,终年三十八岁。
——马勒
马勒(1860-1911),1860年7月7日出生於波西米亚,是个酿酒场老板的儿子,10岁那年他在家乡举行一场钢琴独奏会,隔年他被送到布拉格念书,但念了两年就因为他身体虚弱便休学返家,在1885年,一位听过他演奏的农场经理觉得他的天份非凡,便建议且带他至维也纳音乐院接受当时有名的钢琴教授Juilius Epstein的指导。但在他获得学校钢琴比赛的冠军後,他反而想转往作曲方面发展,同时他也在维也纳大学修读哲学课程并私下研读Bruckner(布鲁克纳)的文章。两年後,他在学校一面教授钢琴,也一面在为他第一个作品写剧本,而这第一个作品就是“Das klagende Lied”(悲伤之歌)。
他指挥生涯的开始是从1880年,在奥地利北部的小剧院。1883年至1885年他又换到另一个地方,在这里他与一位女歌手有一段没结果的恋情,黯然离开到布拉格工作,这时他还为这位歌手女友写下一组歌曲,连歌词也是他写的。而在布拉格时,他演出Mozart(莫札特)及Wagner(华格纳)的歌剧深获J.Brahms(布拉姆斯)的赞赏。在他三十一岁时便担任了汉堡歌剧院交响乐团指挥,之後又曾在莱比锡担任当时最负盛名的指挥家Arthur Nikisch的助理指挥,以及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达十年之久,而这十年是他一生中最灿烂活跃的时期,但因为他广大的名声加上大力改革,引起树大招风,使得他不得不离开维也纳歌剧院。1909年他获聘为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并在同时也指挥大都会歌剧院。後来因为心脏病加重,1911年2月回到他的故乡,5月18日便过世於维也纳。
他重要的作品包括多首交响曲,他的作品和声并非很和谐,主题也变化多端伏很大,并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许多民谣,像在第二、三、四号交响曲皆有出现)、圣咏调般的乐句,第八号则采用一首拉丁赞美诗,他的作品中的“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甚至还使用了一组联篇的中国诗(cycle of Chinese poems)。
目前现存的交响曲中最长的有几首都是马勒的作品。在第三首交响曲便有六个乐章,而第一乐章就有45分钟长。第八首有“千人交响曲”之称因为当时在慕尼黑首演时台上就是这麽多人。而有几首交响曲乐团的规模,也较当时其他作曲家所使用得庞大。因此在音色变化、情感处理也显得比其他作品家的作品来得不寻常。
——李斯特 LISZT
“钢琴之王”李斯特,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和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同为欧洲“标题音乐”的倡导者和创立者。李斯特在他的一生中,努力探索并发展了浪漫主义音乐,把浪漫主义音乐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音乐创作上,他打破传统的形式,大胆创造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尤其是他在钢琴演奏技术上的探索与追求,为现代钢琴演奏技术奠定了基础,开辟了现代钢琴演奏的道路。
弗朗兹•李斯特于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丁市埃斯特哈齐公爵庄园一个管家的家里。他的父亲是一个具有相当水平的业余音乐家。李斯特六岁时开始跟父亲学习钢琴,由于父亲严格要求和李斯特所具有的超人的音乐天才,他在钢琴演奏技艺上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1820年,九岁的李斯特在厄登布尔格举行了他的第一次公开演奏会。在那次音乐全上,年幼的李斯特以他那超群的天才技艺震惊了整个厄登布尔格。因此,他获得了几位贵族的资助,来到了欧洲文化名城维也纳继续深造。他拜当时欧洲著名的钢琴家车尔尼(贝多芬的弟子)为师学习钢琴,同时向萨里埃里(贝多芬的老师)学习作曲。1823年,李斯特来到巴黎,准备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但当时巴黎音乐学院院长、著名的作曲家凯鲁比尼却以他的外籍身份而拒绝他入学。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顽强的李斯特丧失信心,反到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他依靠其他关系,私下里跟随雷特和帕耶尔继续学习音乐,同时在巴黎频繁举行演奏会。刻苦的学习与磨炼使他很快成为了当时欧洲屈指可数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1824年,李斯特首次访问英国,获得了具大成功。在以后的几年里,李斯特频繁来往于欧洲各国,广泛进行旅行演出。同时他还结识了当时欧洲的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如肖邦、柏辽兹、帕格尼尼等,这些会见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和李斯特以后的创作活动都有很大帮助。1847年,李斯特就任魏玛宫廷乐长,从此声名大振,成为欧洲音乐界的权威人士。
1865年,李斯特进了修道院,至死身着僧衣。从1870年起,他经常往来于罗马,魏玛,巴黎,贝鲁特之间。这段时间,他一面教学、传教,一面从事创作。1875年,李斯特创办了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并任院长,积极从事教学活动。他的弟子达五百多人,其中包括著名的钢琴家兼指挥家汉斯•冯•保洛等一些音乐英才。1886年,李斯特因肺病逝于贝鲁特。
李斯特的创作在十九世纪音乐艺术上具特殊代表性,属于较为激进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和柏辽兹一样,他也是标题音乐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他首创了标题交响诗这一新体裁。为标题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斯特一生留下了一千多首作品,其中许多在今天的音乐舞台上仍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大约分为两类:钢琴音乐和交响音乐,此外还有许多歌曲和室内乐作品。李斯特的钢琴曲技巧辉煌,旋律具有浓郁的匈牙利民族风格,形式上也具有鲜明的独创性。他的钢琴代表作品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二十首匈牙利狂想曲和《b小调钢琴奏鸣曲》等等。在交响音乐方面,李斯特写下了二十首交响诗和两部交响曲,这些作品的文学内容和色彩都非常强烈,它们大都是取材于当时一些浪漫派作家如雨果、拉马丁、席勒等人的文学名著。其中著名的有《前奏曲》、《玛捷帕》、《塔索》等等。
——霍尔斯特 HOLST
古斯塔夫•霍尔斯特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霍尔斯特祖籍瑞典,他的曾祖父于1807年移居到了英国。霍尔斯特出身于音乐世家,他的家族中曾出现过不少优秀的音乐家。1874年9月21日,霍尔斯特出生在英国的切尔特汉。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霍尔斯特很早便对音乐发生了兴趣,他的父亲也想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钢琴家。他在幼年时一直跟随父亲学习钢琴。1893年,十九岁的霍尔斯特考取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后因手指患神经炎而改学长号,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他曾在几家剧院里担任长号手和合唱指挥;1905年,他担任了圣保罗女子学校的音乐教师;1907年又担任了伦敦莫利学院的音乐教师;1919年,霍尔斯特受聘担任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1923年,他到了美国,在密执安、哈佛等大学讲学。晚年的霍尔斯特辞去了一切教学职务,专心于自己的音乐创作。
霍尔斯特是一个成绩卓著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不乏现代的表现手法。但却没有那种炫耀式的空洞与怪诞。在他的作品中,民间音乐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音乐含蓄、意境耐人寻味。1900年,他创作的《芭蕾组曲》获得了巨大成功。1916年,他根据朋友巴克斯为他讲解星占学的印象,写成了管弦乐组曲《行星组曲》。这部作品是他一生中最重要和最成功的作品,曲中运用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力和新颖的管弦乐和声与配器技巧,表现了宇宙间那种神奇莫测的境界。
霍尔斯特一生创作过多部歌剧和舞剧,还有二十多首管弦乐作品。其中除著名的《行星组曲》外,较著名的还有歌剧《十足的傻瓜》、交响诗《埃格敦荒野》和为弦乐队而作的《圣保罗组曲》等。
1934年5月25日,霍尔斯特在英国伦敦逝世,终年六十岁。
——柴科夫斯基 TCHAIKOVSKY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最早获得广泛世界声誉的俄罗斯作曲家,在俄罗斯文化史和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40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沃特金斯克的一个矿山工程师的家庭里。他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个边远的乌拉尔山区度过的。柴科夫斯基幼年时就对音乐十分敏感和喜爱,当地流传的许多优美的民歌、渔歌给他留下了最初的音乐记忆。他的母亲是一位音乐爱好者,经常为他唱一些古老的俄罗斯民歌、浪漫曲和当时的一些流行歌曲。柴科夫斯基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最初的音乐启蒙教育,而音乐也开始在他那幼小的心灵深处逐渐孕育和萌芽,并开始接触一些欧洲著名作曲家的作品。
1850年,十岁的柴科夫斯基进入彼得堡的法律学校学习法律。虽然如此,他对音乐的热爱却有增无减。他常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钢琴、参加合唱,热心于各种音乐活动。1859年,十九岁的柴科夫斯基从法律学校毕业,到当地司法部门当了一名小官吏。这时,他再也按捺不住献身音乐的愿望,于是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业余学习作曲理论。1863年5月,他终于辞去了官职,毅然投身于音乐艺术道路。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并应尼古拉•鲁宾斯坦邀请担任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
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有着巨大创造力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他的音乐旋律优美感人,有时催人潸然泪下,有时又令人热精洋溢,但他的作品中总带有一种孤独压抑感。在他的音乐中,处处充溢着深沉悠远、壮美动听的俄罗斯民歌的旋律。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很多,内容和体裁也十分广泛。其中,最著名的有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还有《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等等。
1893年11月6日,这位为世界音乐艺术作出巨大贡献的作曲家在彼得堡逝世,终年仅五十三岁。
——海顿 HAYDN
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顿的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母亲是个厨娘,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这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他的家境贫苦,为了学习,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到维也纳。海顿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八岁那年,被选为当时施台芳教会的儿童合唱团的团员。后来长大后,嗓子变声,被合唱团赶了出来,从此他流落街头,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苦。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并得到了他的救,才勉强活了下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时期。虽然生活困窘,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他努力学习音乐,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庭乐师。此后,海顿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而不象贝多芬的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斗争性。
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
海顿的性格善良,诚恳而质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这些性格在音乐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他还热心关怀青年音家,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向海顿求教,并且尊称他为“我们的父亲”。
海顿的音乐风格热情、典雅,充满了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他的音乐就象优美的田园诗一样。他总是用这种笔调来歌颂大自,歌颂生活。在他的作品中,还经常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海顿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乐曲中充满了愉快而别致的情趣。
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品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歌剧、神剧、清唱剧、交响曲、器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其它室内乐作品。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惊愕交响曲》、《午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和《皇帝四重奏》等。这些作品都与奥地利民间音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深刻地反映出海顿纯朴、明朗、幽默和乐观主义音乐风格,并对后代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海顿晚年两次访问伦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创作了《伦敦交响曲》。海顿一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亨德尔 HANDEL
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克•亨德尔是十八世纪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世界音乐史上一位少见的天才多产作曲家之一。
亨德尔于1685年2月23日生于德国的哈勒。他的父亲是一位理发师兼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牧师的女儿。亨德尔从小就喜爱音乐,在这方面他有着超乎寻常的聪慧和敏感。七岁时,已弹得一手极为出色的风琴。但亨德尔的父亲一直希望他学习法律,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然而,当魏森费尔斯的一位公爵听了年方七岁的小亨德尔弹风琴后,立刻对他的父亲提出正告,嘱咐他注意不要妨碍这个孩子显著的音乐才能。从此,他的父亲对亨德尔学习音乐的态度有了转变。他为亨德尔请了当时哈勒城中最好的音乐教师——风琴家察豪。在察豪的精心教育下,亨德尔在音乐上逐渐地成熟。他努力学习管风琴演奏技术和音乐理论课程,并写下了初期的大量作品。
亨德尔十七岁时,开始担任哈勒一个教堂的风琴师。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在一个学院里教授音乐课程。这时的亨德尔已写下了几百部清唱剧。1703年,亨德尔迁居汉堡,担任了当地一家歌剧院的小提琴手。此时他的第一部歌剧完成并上演了。1706年他离开汉堡周游欧洲,在汉诺威担任宫廷乐长。1711年和1712年,他两次访问英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久便成为英国音乐界的领袖人物。后来亨德尔加入了英国籍,成为德裔英国作曲家。
亨德尔虽然与巴赫同为巴洛克风格作曲家,但他又与巴赫有着明显的不同。巴赫是一位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而亨德尔则比较偏重于主调音乐。他喜欢创作戏剧音乐,曾创作了五十余部歌剧。后来他舍弃了歌剧创作而研究神剧,写下了大量的神剧和清唱剧作品。这些神剧和清唱剧的剧情大多取材于《圣经》故事,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等等。
亨德尔除创作戏剧作品外,还写作了大量的器乐作品,这些作品旋律纯朴、流畅,风格庄严而有气势,其创作手法在当时是十分大胆的。其中著名的有《水上音乐》、《焰火音乐》、大协奏曲、管风琴曲和小提琴曲等等。这些作品虽然已经历了几百个春秋,但今天听起来还是那样的鼓舞人心,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仍然独具魅力,扣人心弦。
亨德尔是世界音乐史上一位非常重要而又显赫的人物。他具有很强的时代代表性。在他以后的许多大作曲家无不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示和影响。1791年,亨德尔双目失明;1759年4月14日,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欧洲古典音乐的先驱在伦敦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格罗菲 GROFE
弗特•格罗菲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钢琴家。他对美国现代音乐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创作风格上,他与另一位美国现代作曲家格什文相近,他们二人同为美国现代杰出的民族作曲家。
格罗菲的作品富于描写性,音响色彩清澈明朗,具有美国的民族风格。他把古典音乐和美国爵士音乐的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音乐语言洗炼而又通俗易懂,既有美国民族气质又具有欧洲音乐的传统特色。
格罗菲1892年3月27日生于纽约。父亲是波士顿歌剧团的歌手,母亲曾在莱比锡学习过器乐演奏。格罗菲幼年时跟母亲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少年时代,他一边从事家庭劳动,一边学习作曲,还经常到咖啡馆里演奏钢琴。他十七岁时在洛杉矶交响乐团谋到一个中提琴手的职位,一直工作了十几年。在这期间,他继续学习作曲,并依旧到咖啡馆或舞厅演奏。1910年,格罗菲被聘请到怀特曼爵士乐队担任钢琴演奏员、作曲兼配器和乐队副指挥。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音乐感觉和他在交响乐团与爵士乐队的实践经验,努力创作出古典音乐与爵士音乐相结合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4年,他成功地为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作了管弦乐配器。这一成功使他名声大震,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牢固地位。同年,他又创作了第一首大型管弦乐曲《百老汇之夜》。1931年创作了《大峡谷组曲》。他的主要作品除上述几部外,还有《密西西比组曲》、《大都会》、《好莱坞组曲》、《加利福尼亚组曲》以及获得学院奖的电影音乐《游吟歌手》等作品。
1972年3月27日,格罗菲逝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终年八十岁。 ——格里格 GRIEG
爱德华•格里格是十九世纪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作曲家。他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主要创立者,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钢琴演奏家。格里格于1843年6月15日诞生在那威卑尔根城的一个商人家庭里。他的父亲虽是个商人,但却非常喜欢音乐;他的母亲是一个 很有修养的钢琴家。格里格从小受到家庭音乐环境的熏陶,很早便显露出了惊人的音乐才能。他五岁时就在钢琴上发现了九和弦,并开始对和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六岁起,他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通过母亲的严格教导,他的音乐才能迅速增长。他在学习中大量接触了莫扎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等人的音乐作品。1852年,九岁的格里格创作了钢琴曲《德国主题变奏》。这首乐曲是他的处女作。
1858年,他在著名小提琴家奥列•布尔面前演奏了自己的作品。这位著名音乐家一眼便看出少年格里格的超人音乐才华。奥列•布尔说服格里格的父母,送他到莱比锡去继续深造。1853年至1862年期间,格里格一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在这期间,门得尔松及舒曼的作品对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63年,格里格在丹麦会见了作曲家加代,他们之间的接触使格里格受到很大的启发。1865年至1870年的五年间,格里格两度访问意大利,并在那里结识了大音乐家李斯特。李斯特听了格里格的作品后对他大加赞赏,并亲自演奏了他的作品,这对年轻的格里格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1879年,他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音乐会上演出自己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获得成功。
格里格的早期创作风格受门德尔松和舒曼的影响很深,但自从他与挪威国歌作者、作曲家诺尔德拉克结识后,便逐渐对挪威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认识。诺尔德拉克鼓励他钻研民族音乐,从挪威民歌中挖掘素材去创作富有那威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格里格对诺尔德拉克的观点十分赞同。此后他便刻苦地钻研挪威民族音乐,创作出多部具有北欧独特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在格里格一生最成功的作品中,都能够感觉到那清新动人淡雅恬美的北欧特色,其美丽的旋律和别致的色彩令人感叹不已。
格里格创作的钢琴和歌曲富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以“小”为特点,因此有“小品大师”的美称。但是格里格也写过几部非常成功的大型音乐作品,如《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第一、二组曲等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写有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一首大提琴奏鸣曲和钢琴组曲《霍尔堡》以及大量的艺术歌曲和室内乐作品。他的作品已成为挪威乃至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因而他被人们誉为“北欧音乐的巨星”。
1907年9月3日,格里格在自己的家乡卑尔根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格什文 GERSHVIN
乔治•格什文是美国现代作曲家和钢琴家。1898年9月26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37年6月11日逝世于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格什文少年时曾随查尔斯•汉别泽学习钢琴,跟爱德华•克兰伊学习作曲理论。十六岁时,他被生产音乐影片的莱密克公司雇用,成为一名专写“电影插曲的人”。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流行歌曲,赢得听众的好评,并逐渐成为百老汇和好莱坞的著名作曲家。1924年,他为保尔•怀特曼的爵士音乐会创作了钢琴与爵士乐队的《蓝色狂想曲》。作品演出后大获成功,格什文一举成为全世界知名的作曲家。此后,他又拜鲁宾•戈德马克为师,学习乐队配器法,接着他写了《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第二狂想曲》、《古巴序曲》等著名作品,1935年又创作了描写黑人生活的歌剧《波基与贝丝》。这段时间是他短短一生中的创作黄金时期。
格什文的音乐,几乎完全采用美国黑人舞曲和爵士音乐风格的独特旋律以及配器手法来进行创作的。他凭借自己的天赋,把爵士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并使爵士乐这种通俗音乐和交响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格什文是美国第一位民族作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只留下为数不多的作品,但他却创立了美国所独具的音乐风格,成为美国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德沃夏克 DVORAK
安东•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沃夏克于1841年9月8日诞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一个贫苦家庭里。他的童年是伴随着辛勤的劳动度过的。十三岁时,他便沿袭父亲的道路,当了屠户学徒。但是少年德沃夏克是一个十分上进,他刻苦自学,并逐渐显露出音乐才能。他最先跟本村的乐师学习小提琴,十六岁时进入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这所音乐学校是他成为音乐家的摇篮。1859年,德沃夏克以优异的成绩从布拉格风琴学校毕业,此后他便开始在捷克国家剧院里担任中提琴师。在此期间,他广泛地吸取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努力学习西欧古典主义和浪漫乐派作曲大师们的创作经验,并且迈上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他是一位富有强烈民族感和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音乐家,对捷克民族乐派的伟大创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导和致力发展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由衷地赞赏和拥护。在捷克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下,他为发展民族音乐作出了自己的很大贡献。
作为作曲家,早在1859年,十八岁的德沃夏克就发表了自己的作品。1865年,他的第一交响曲《茨洛尼斯的钟声》问世,此后便开始了他源源不断的音乐创作。1878年,他创作的《斯拉夫舞曲》获得很大成功,从此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地位。1892年,德沃夏克来到美国,担任了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当时德沃夏克已经六十岁高龄了。
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位,无论在歌剧、交响乐或室内乐作品中,他都努力把将民族性、抒情性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境地。他在美国任教期间,以美国黑人音乐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黑人四重奏)和他那光辉的代表作《新大陆交响曲》。
德活夏克一生的作品很多,体裁也很广。他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十一部神剧和清唱剧,九部交响曲,五部交响诗,六部协奏曲,三十二首室内乐重奏曲,此外还有大量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序曲和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狂欢节序曲》、《F大调弦乐中重奏》和歌剧《水仙女》、《国王与煤工》等等。
1904年5月1日,德沃夏克因中风在布拉格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德彪西 DEBUSSY
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德彪西于1862年8月22日出生在巴黎近郊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虽然他并非出身音乐世家,也没有良好的音乐环境,但他却十分热爱音乐,幼年时就显露出显著的音乐才能。他七岁开始学习钢琴,十一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学习时,就显露出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打破陈规、探索新领域的强烈愿望。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响组合,他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
他弹奏的和弦,全然不按照传统规则予以预备和解决。为此,他常常遭到教师们的责备。
1880年,德彪西到俄国担任了柴科斯基的至交——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师。这个机会使他受益非浅。他由此开始接触到许多俄国音乐大师的作品,特别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这位大师的极富特色的新颖和声,对年轻的德彪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他后来所开创的“印象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荡儿》荣获罗马大奖。从此,他的创作活动逐渐频繁起来,同时,他还广泛结交当时欧洲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并对瓦格纳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90年以后,德彪西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结识,他加入了以马拉美为
首的巴黎文艺沙龙。在这里,德彪西结识了许多青年艺术家。他经常参加他们的艺术讨论聚会,这些艺术家们的一些全新的艺术观点和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德彪西。他开始欣赏他们的诗,并为这些诗歌谱曲。这时,他的音乐已开始带有“印象主义”色彩,并逐渐
发展成为他最后总的艺术风格。
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运。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和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
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 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作品每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其中著名的有:歌剧《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
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夜曲》,三首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版画集》等,此外还有一些声器乐和室内乐作品。
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1918年3月15日,这位伟大的印象派音乐大师,因患癌症于巴黎逝世,终年五十五岁。
——肖 邦 CHOPIN 波兰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弗里德里克•肖邦,于1810年生于华沙。他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肖邦很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他六岁开始跟随契尼学习钢琴,七岁便在私人音乐会上演奏;九岁在慈善音乐会上演奏罗维支的钢琴协奏曲而使听众大为震惊,被誉为钢琴演奏的天才;十岁创作一首进行曲献给了康斯坦丁大公;十二岁跟艾尔斯纳学习作曲。1826年,16岁的肖邦进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这时他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肖邦对祖国波兰怀有深厚的感情。1830年11月,他怀装祖国的泥土,和朋友一起到欧洲各地旅行演出。1831年10月,他在旅途中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后万分悲恸,愤然写出了《革命练习曲》这一充满激情的伟大作品。此后他定居在巴黎。尽管在这里他赢得了欧洲一流钢琴家的声誉,但他却时刻思念着自己的祖国。肖邦后半生在自己的许多作品中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亡国的悲愤之情。1837年,他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坚强性格。1849年10月17日,年仅37岁的天才音乐家肖邦在巴黎病逝。临终前他嘱咐姐姐,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
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他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诗意,把钢琴的表现力发挥到了精彩绝伦的境界。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著名的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等。
舒曼曾称赞肖邦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波兰不会灭亡。”
——鲍罗廷 BORODIN
亚历山大•波尔菲里耶维奇•鲍罗廷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作曲家,“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还是一位卓越的化学家。他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音乐创作,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事业领域内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创作的音乐对整个俄罗斯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他本人也是俄罗斯乃至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位突出人物。
鲍罗廷于1833年11月11日出生在俄罗斯的彼得堡。他原本是高加索的乔治亚亲王盖地诺夫和一位军医夫人的私生子,为此,他只能作为亲王的农奴包里斯•鲍罗廷的儿子。他从小由母亲带大,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能精通几国语言,并很快在科学与音乐方面显露出超人的天才。他九岁时开始音乐的启蒙,学习演奏长笛和大提琴。十四岁时开始作曲,并发表了一首长笛协奏曲和一首弦乐三重奏。1850年进入彼得堡医药学院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留校任教。三年后,二十五岁的鲍罗廷获得化学博士学位。1862年,鲍罗廷结识了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对这位作曲家所倡导的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主张十分赞赏,从此他便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从事音乐创作,并加入了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五人“强力集团”。
鲍罗廷的创作中英雄性和史诗性是他作品中的主要内容。他的音乐民族性很强,有的作品还带有迷人的东方异国情调。在自己的音乐中,努力表现和歌颂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与精神,歌颂俄罗斯古代英雄人物的勇敢气慨。通过他的音乐,可以加深对俄罗斯民族及其音乐的了解。
由于鲍罗廷的专业是化学,因此作曲只能在业余时间里进行,他自称是“星期日作曲家”。在鲍罗廷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有歌剧《伊戈尔王》、《第二交响曲》、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他的《第三交响曲》没有写完,后来由作家格拉祖诺夫配器出版,因此称之为《未完成交响曲》。
鲍罗廷的全部作品加起来不过几十部,因此另一位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曾遗憾地说道:“象这样一位音乐天赋极高的人,不能专心致于作曲事业,实为乐坛的一大憾事。”但历史上唯有他这位作曲家能以这么少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1887年2月27日,鲍罗廷在彼得堡逝世,终年五十三岁。
——勃拉姆斯 BRAHMS
在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发展史中,勃拉姆斯是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继贝多芬以后的德奥古典音乐的直接继承者,同时也是浪漫主义和德国民间音乐的杰出代表。约翰尼斯•勃拉姆斯于1833年5月7日出生在德国汉堡的一个市民家庭里。父亲约翰•雅克是一位职业乐师,他能够演奏多种管弦乐器,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勃拉姆斯受父亲影响,自幼便喜爱音乐,向父亲学习小提琴、大提琴和圆号,在父亲的教导下走上了音乐事业的道路。
勃拉姆斯童年生活贫困,十三岁时就在酒店里为人伴奏,以帮助父亲增加一些家庭收入。这时的勃拉姆斯已经开始显露出不同寻常的音乐才华,就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尝试作曲,并写下了一百五十多首乐曲。这些作品虽然是勃拉姆斯为生活所迫而写,但它们却锻炼了勃拉姆斯的写作能力,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勃拉姆斯在十四、五岁时,已能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并开始了以音乐为职业的独立生活。作为一个青年作曲家,他已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作品。1853年,二十岁的勃拉姆斯离开了家乡汉堡,同小提琴家雷门尼一同前往欧洲各地旅行演出。在这次旅行中,经雷门尼介绍,勃拉姆斯结识了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家约阿希姆,接着又在魏玛结识了李斯特,在杜塞尔多结识了舒曼。这些会见,对勃拉姆斯以后的创作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从这些前辈音乐家那里得到了许多帮助。特别是舒曼,他首先发现了勃拉姆斯的惊人音乐天才并向公众热情地介绍这位天才青年音乐家。
勃拉姆斯的创作生涯较为曲折的。在十九世纪中期,新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已开始蓬勃发展,勃拉姆斯的艺术观点则倾向于古典主义,他努力保持和继承贝多芬式的古典音乐传统,在创作上也力求形式的完整。
勃拉姆斯音乐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风格也较为庄重严肃。他的写作技巧极为高超,和声和配器手法丰富多彩。他的交响曲气势宏伟,而抒情小品又极为优雅动听。
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涉及到音乐形式的各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四部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协奏曲、几首管弦乐序曲、二十多首匈牙利舞曲以及《德意志安魂曲》和许多室内乐。
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处处存在着德奥民间音乐的因素,这种纯洁、质朴的民间音乐元素在他的笔下达到了神化的境地。
勃拉姆斯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作曲家,由于他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奥古典音乐,音乐史上常把他和巴赫、贝多芬并列,称为近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三B”。
1897年4月3日,勃拉姆斯因患癌症在维也纳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比才 BIZET
乔治•比才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他的创作,特别是他的歌剧创作,在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史中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
比才于1838年10月25日出生在法国巴黎。他的父亲是一位声乐教师。比才从小就显示了突出的音乐才华,九岁就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作曲家阿列维等人学习作曲。他在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成绩十分突出。十七岁时完成《C大调第一交响曲》,此外还写过轻歌剧等许多作品。十九岁时获得了罗马大奖,随后又到意大利学习了三年。在这期间,他十分醉心于瓦格纳的作品,并立志一生从事歌剧写作事业。1863年,他的第一部歌剧《采珠人》问世,此后又相继写成了《培尔兹城的美丽姑娘》、《扎米雷》等歌剧和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等作品。
1872年,比才创作了歌剧《卡门》。这部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写成的歌剧,是比才一生创作中最优秀、最伟大的作品。这部歌剧以其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歌剧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卡门,比原作更加突出了她的热情、爽直和放荡不羁的性格。歌剧《卡门》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内容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国歌剧舞台上经久不衰的保留剧目。可是在当初这部歌剧初演时却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比才因此而卧床不起。在歌剧初演后的三个月——1875年6月3日,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便与世长辞了。
——柏辽兹 BERLIOZ
艾克托尔•柏辽兹于1803年生于法国的柯特•圣•安得烈市。父亲是医生,家庭希望他继承父业,可是他对医学毫无兴趣,却专志于学习音乐,最后终于与家庭决裂。父亲继断绝了他的生活费用,他只好在歌剧院充当合唱队员以维持生计。1826年,他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30年获罗马大奖,后由国家资助赴罗马学习两年。起程前成功地首演成名之作《幻想交响曲》,并与钢琴家玛丽•茅可订婚。在罗马学习期间茅可与他人结婚,柏辽兹痛苦万分。1835年柏辽兹成为音乐评论家。1840年以后,多次出国旅行,创作许多音乐作品。他的神剧和弥撒曲《基督的童年》、《感恩节》等大获成功。1852年,他出任巴黎音乐学院图书馆长。1854年,妻子斯密松去世之后,又与歌唱家雷娇结婚。1862年,雷娇又与他永诀,加上前妻之子鲁易斯夭折,使他深感孤独与厌世,终于在1869年病逝于巴黎。
柏辽兹年轻时,是一个富有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者。他曾走上街头高唱过《马赛曲》,以后又把它改编成大型管丝弦乐曲与二重唱等作品。柏辽兹的创作思想新颖而大胆,力求突破和创新。他在欧洲音乐史上,对标题音乐有两大功绩:“固定乐思”的运用和新管弦乐法的创立。“固定乐思”就是用一个特定的主题来代表主人公,在乐曲进行中,该主题的出现就表明主人公的出场。这一固定的主题用种种变形,来表现主人公的各种情绪和形态;新管弦乐法也是一项大胆的创举,它不仅空前地扩大了管弦乐队的规模,而且把各种乐器的表现力发挥到极点。因而他的交响音乐在音响音效上既富于变化又色彩绚丽,并且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喜怒哀乐和恐怖等情绪,甚至能表现奇形怪状的事物和形象。他所写的《现代配器法》成为现代管弦乐法的范本。他还写过论述中国音乐的文章《中国的音乐形态》等著作。 ——贝多芬 BEETHOVEN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为了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四岁即开始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贝多芬十一岁便辍学,专心在家学习音乐。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大键琴演奏者,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常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交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地位。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
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与海顿的音乐中成长,以致开始创作时风格也酷似两位前辈。作为维也纳的自由职业音乐家,他比莫扎特的处境顺利,但因个性关系备受痛苦。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出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初步确定了当时最先进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他曾在自已的札记中写道:“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人们所需要的呢?”“我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会背弃真理”“在艺术界里,如同在一切伟大的创造里一样自由前进就是目标。”这就是贝芬创作的誓言,他的创作实现了这些誓言,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实现了他的“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革命英雄主义理想。这集中地表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等作品里,特别是《第九交响曲》宣告了贝多芬理想的目的——全人类的团结友爱。 乐圣贝多芬是最富于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音乐,其中又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
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
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一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合唱曲有两部弥撒(C大调和D大调)、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第九交响曲》等。 戏剧作品有歌剧《菲德里奥》、戏剧配乐《爱格蒙特》、《斯泰芬王》、《雅典的废墟》、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等。 室内乐有七重奏、钢琴和管乐五重奏、弦乐五重奏、弦乐四重奏十六首及《大赋格曲》、弦乐三重奏四首,长笛、小提琴、中得琴小夜曲,钢琴三重奏六首,单簧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十首,大提琴奏鸣曲五首和圆号奏鸣曲以及很重要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等。
歌曲有声乐套曲《致远方爱人》,女高声和乐队场景《啊!不忠的人》以及其它声乐与钢琴曲等。
从乐派归属来说,贝多芬基本上是古典的,但其后期明显具有浪漫因素,因此似该归为浪漫派。其代表作:第三、五、六、七、九交响曲(Op.55、67、68、92、125),序曲《爱格蒙特》(Op.84)、序曲《林利奥兰》(Op.62)、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Op.7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61)、C大调第九弦乐四重奏第三号(Op.59-3)、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2)、F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春天》(Op.24)、F大调第二浪漫曲(Op.50)。
贝多芬的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
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的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
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显著恶化和生活上受到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和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而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他的九部交响曲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有极其独特的地位。这些交响曲可以比作一篇完整的大型交响叙事诗--描写英雄生活的长篇史诗。虽然没有故事情节借以联系起来,但它所揭示的是英雄的生活、活动和思想的各个方面,也即是英雄所面临的一些最重要的生活问题,例如:英雄和他的斗争、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他的内心世界、英雄和人民等等。他的九部交响曲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巴赫 J•S•BACH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他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由于他一生杰出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音乐之父”的美称。他的作品是历代著名作曲家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的埃森纳赫城的一个音乐世家。大约从十六世纪开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在这个家族所出的二十多代音乐家中,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成就最高。巴赫的父亲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风琴师。他早年丧父后,便在哥哥的指导下学习音乐。幼年的巴赫对音乐兴趣浓厚,学起音乐来异常刻苦,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也开始在作曲方面暂露锋芒。他在上中学时就开始广泛地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以后又在吕奈堡的教学里担任歌手。这个时期,他在吕奈堡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的著名的音乐作品,大大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许多知识。中学毕业后,巴赫开始了自己艰苦的音乐艺术生涯。从1708年开始,他一直在魏玛、阿恩斯塔特和谬尔豪森的宫庭和教堂里担任乐师。当时他的身份和地位都很低下,生活困窘,在这种状况下,他还是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很高价值的作品。
巴赫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当时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风貌与特点。在这一点上,他和另一位巴洛克音乐大师亨德尔大相径庭。亨德尔一直侨居国外,其作品风格受意大利等国音乐风格的影响较深,在创作上偏重于主调音乐,
而巴赫的音乐是彻底的德国风格的音乐。他是一位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纯洁而虔诚。巴赫技巧高超,作品内容深刻。他对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了创新,如协奏曲、管弦乐曲和钢琴曲等等。
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体裁形式也十分多样,其中有风琴曲、钢琴曲、小提琴曲、大提琴曲、长笛曲、康塔塔、管弦乐曲及许多宗教内容的声、器乐作品等。这些作品中最著名的有(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赋格的艺术》、《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六首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马太受难乐》和《b小调弥撒曲》等等。
巴赫一生对音乐艺术贡献巨大。他继承和发展了前辈曲家的创作手法。把复调音乐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完善出作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布兰登堡协奏曲》为交响音乐的产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的钢琴音乐也十分突出,为后来贝多芬钢琴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巴赫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和优秀的教育家。他在世时生活贫困,作品无人过问。死后数十年才得到人们的重视,被推崇为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1750年2月28日,巴赫在莱此锡逝世,终年六十五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