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饮巴赫-记马友友Proms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这应该是笔者听过的所有BBC Proms古典音乐会里最为盛况空前的一场。深夜9点到11点40的场次、没有过多情绪起伏和戏剧情节的巴赫全六组无伴奏大提组曲、一个人、一把简单的大提琴,我原以为会和上一场深夜Proms中的哥德堡变奏曲一样,吸引的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然而我彻头彻尾地错了——晚上8点刚过,当我拿着下午三点半就早早拿到的号找自己在队里的位置时,看到队伍里上至耄耋下至孩童,已经早早排过帝国理工对面的小教堂,直达肯辛顿花园正对着的Queens Gate Road路上,有近半公里长。那种狂热气氛完全不同以往的古典音乐会,而像是海德公园里的一场露天摇滚巨星演唱会。一切都是因为,今晚演奏的是马友友,一位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无论用何种溢美之词来形容都太过多余的世界级大提琴演奏家。我原以为,今晚中国人比例会很大,但我又错了。事实上,作为出生在法国的美籍华人,马友友在中国的音乐会并不多。但由于他早已蜚声国际,又具有丰富多样的跨界合作、兼容并包的音乐态度,从而比一般的古典音乐家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号召力。排在我前面的一位机车大叔兴致勃勃地跟我讲述着他之前听过的数次马友友现场、谈论“丝绸之路”——那是马友友1998年发起的非盈利项目,旨在召集各国音乐家,将东亚到欧洲丝路沿线乃至全世界的艺术瑰宝呈现于世,并尝试突破艺术、教育、商业合作的边界。最后大叔一言以蔽之:“Yo-Yo Ma, the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马友友,就如同维也纳爱乐乐团)。
今晚观众将屏息聆听两个半小时的,是巴赫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几乎所有人都听过第一组G大调组曲的序曲,但很少有人从头到尾听完过。每一组曲中包含六首分曲,遵从一定顺序,囊括阿拉曼德(Allemande)、库朗(Courante)、萨拉班德(Sarabande)、吉格(Gigue)等源于民间而后传入宫廷的舞曲形式。每种舞曲有其特定节奏、速度,也是巴洛克音乐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马友友在观众地动山摇的欢呼声中出场。他今年恰六十整,华发已生,却竟然迈着欢快的步伐一身精气神,完全是二三十岁风华正茂才气纵横的年轻人气场。我原以为,一个拉了无数遍这套曲目的、倾尽一生献给大提琴演奏事业的人来演奏巴赫,会有花甲之人普遍具有的的矜持内敛,然而我又错了。他落座下弓,那刚走出来时的满满元气径直带入了演奏中——速度比之他录过的专辑稍快,轻巧,跳跃,柔美,热情,如歌,节奏弹性很大,运用大量揉弦——巴洛克时期的弦乐作品是否应当揉弦,一直存在争议。笔者此前听过两场皇家音乐学院研究生演奏的这套组曲,正巧一位完全不使用,另一位充分使用。早年间,大多数人呼吁的是不揉弦来尽可能还原当时音乐特征;而近年来,这种争端逐渐宽松,复古或是浪漫化的处理自由更多交还给每一个演奏个体的理解。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万个演奏者心中就有一万个巴赫无疑了。然而笔者看来,除了揉弦这个由来已久的议题,还有太多文章可以做。即使马友友在这场中所有揉弦都去掉,你也绝不会感到生涩僵硬。那秘密,或许藏在他轻盈松弛的运弓、醇厚又变化多端的音色、强调和弦主音带来的共鸣、突出节奏强拍演绎的舞步、以及波浪般渐强与渐弱间的起伏。第四组曲中欢快的布雷(Bourree)舞曲,我看到周围观众几乎都在用手脚轻轻地打着节拍,好像下一秒钟就真的会跳起舞来。巴赫一直是个微妙的存在。学音乐的小孩子们最容易讨厌的是他——那复杂的声部、机械般精准的触键要求,往往是好动的小朋友们头疼而无法理解的东西;学习多年的演奏者们最容易回避的也是他——标识和注解极少的谱面给了最大的自由,却也是最大的考验。弹钢琴的战战兢兢地划分着层次,练习着指法,尝试着踏板,一个不小心,清澈的溪水就变成了泥石流爆发,严谨的逻辑就变成了脑中一坨浆糊;拉弦乐的恭恭敬敬地矫正着音准,精进着弓法,调整着音色,那最慢的音型,或许正是把演奏瑕疵放大一千倍之所在。无伴奏的弦乐没有了钢琴和乐队的陪伴,孤零零一个在台上,灯光只有一束,就这样赤裸裸把自己全部的技术、理解、乃至缺点,百分之百托付给台下一千双挑剔的耳朵。可马友友的演奏是那样的驾轻就熟,炉火纯青。当第六组曲最后一章欢快的吉格舞曲被推向高潮,那一刻我脑中突然闪烁起火花——原来巴赫,也就是万千作曲家中的一员,他是人,而非神。也许他写腻了本职工作中的宗教音乐,也会在下班后来一杯小酒,写写属于自己的器乐作品。在深奥的书本上,巴赫被形容为终极理性与深邃宇宙,这组曲也被描述成探究器乐演奏可能性边界的存在。但当我放空一切,用一张白纸的心境聆听,从那些来自于各国民间的淳朴舞曲循声望去,路的尽头也许正是每个人内心对音乐最纯粹的本能。怀一份柔软而非生硬,自然而非紧张,本真而非刻意,内省而非套用,我们可能会更容易接近巴赫的精神内核。就像当有人问爱沙尼亚当代作曲家阿沃.帕特,应当以何种速度演奏其作品时,他回答道:“心跳的速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