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释学美学角度对音乐存在方式的思考
(旧文再刊:本文写作于20年前,现在贴出,无非是记录自己有关的思考,也许文中的缪言还在,也不再做修改,留点“不悔少作”的意思而已——作者附记)把“解释学”(Hermeneutik)或称“释义学”运用到艺术分析或作品解释上来,非自今日始。但是到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则早已完成了原有意义上的解释学(作为认识论、方法论的解释学)向本体论意义上的哲学解释学的转折,就是说,我们这里所说的“解释学”美学“并非一种人文科学方法或作品分析阐释方法。”正是由于对这一点的误解或忽视,我国有学者在介绍解释学时,乃至于说“我们没有必要引进艺术解释学”,而主张“改进和丰富我们的作品分析论”。他们所理解的解释学,不过是一种分析或阐释的技巧,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那种以诠诂、疏释“文本”为目的的解释学(如西方古代对宗教典籍的语词、文句、内容进行解释的解释学以及类乎此的我国古代训诂疏诠的学科)早已被后来的人们改造成了新的解释学。我们不仿结合本文题旨,联系狄尔泰、海德格尔的解释学思想,然后直抵哲学解释学的开启者H-G-伽达默尔,以期推进音乐与现实的关系的思考。
释义学之父威廉-狄尔泰(W-C-L-Dilthey,1833~1911德国哲学家)认为,一切生命和经验的表达形式如建筑、法律、文献、乐曲、行为、事件等都是有待解释的“文本”(Text),而作为人的“生命表达式”之一的艺术(这里指音乐),狄尔泰把它划在他的三种“生命表达式”一栏中(另二种是“理性陈述”如概念、判断、逻辑。“公开行为”如基于背景条件的行为、目的和方法),说它包含的实际意义要大于作者所认识到的意义。真正的艺术作品、哲学、宗教或文学创造出来后,这些东西就独立于研究者而存在着,艺术作品在持久的材料中固定了,解释者因而可以始终回到它们,以消除主观因素。在物态中固定的作品,同时也就与产生它的时代失去了联系,它体现的“持久真理”便愈显而易见,狄尔泰以为,只要适当使用释义方法,客观解释艺术作品是可能的。显然,狄尔泰时期的艺术解释学还更多地是一种方法论,并且实际上还没有认识到“主观因素”的不可消除性以及这种因素的积极意义。这与马丁-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大异其趣。
就音乐艺术而言,他的解释的不重“现时”性,就更是一种困难,颇可商榷。音乐的本体始终是现时性的,其固态文本——乐谱,并不是音乐,乐谱的意义远逊于画稿或文稿对绘画和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按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它总是向着“现在”生成的,完整的音乐作品——我国学者称为“音乐活体”——只存在于或内在于人的意识中,以记忆和期望的方式联系着鸣响的这一刻而实现的。但狄尔泰却说:“现在没有真正的意义,因为每一个‘现在’本身都是孤立的、短暂的、流逝的瞬间,体现了暂时的趣味和灵感”。他看来不能理解音乐在时间物性方面区别于文学、绘画等有固态文本的艺术的极其特殊的存在方式。
狄尔泰释义学思想中,对音乐的解释学美学较有意义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狄尔泰主张,对艺术要“从里面来理解”,我们认为对音乐尤其是应当如此。他所谓“从里面来理解”,是“重新体验”的意思。听聆者或解释者要通过重新体验,来理解创造者的内在激情、理性、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意义乃至细枝末节。这是音乐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自黑格尔以来,许多哲学家、美学家都认识到音乐的“内在性”。当然,欲理解和解释它的人,也须“内在于音乐”地体验它、解释它。这无疑相对于外在的、高高在上的审视艺术的态度,更切近真实。事实上亚里士多德也指出过:“凡是不先进入感官的就不能进入理智”(《论灵魂》);完全从理性角度来讨论音乐,更是让作者和许多听众厌恶。法国作曲家肖松说:“啊,朋友,你不是专家,是多么幸福啊!”这种态度决非他一人,阿多诺就说过;“最有教养的听众才是最坏的听众”(《现代音乐的哲学-序-导论》)。决不能说,对音乐不能作理性解释,而是说这种解释须基于“体验”,也即狄尔泰所谓“从里面来理解”。这与自古以来的对待艺术的态度大不相同,法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布瓦洛说:“美不是由情感,而是由理智来认识的”,所谓科学美学,更是以此为能事,一些人对音乐的解释也完全是基于理性的,因而导致说不尽的谬误。狄尔泰看重这一点,是有相当意义的。
自然,这也不等于说,音乐因此就割断了与社会人生、自然宇宙的“脐带”,真的就成了舒曼所说的“双亲无名的孤儿”。狄尔泰的释义学思想中,虽然认为历史和作为整体的生活对于我们是个“谜”,因为我们无法在总体上看见它们。但谜的起源在于人自己,世界并不神秘,它们就是它们所是的,只是我们面对它时感到困惑不解而已。同时他也知道一经我们理解,一件文化产物(如艺术品)也就有了意义。这种意义以及探寻这意义的解释活动,固然有历史性、局限性,但也是不能超离客观现实的,因为“所有文化都体现了对实在的解释”。“从里面来理解”或说通过“重新体验“来理解,不仅本身已存在历史中了,而且又是在历史的每一个不断推移的现实世界中。所有的理解都是有条件的,只不过在狄尔泰看来,这种先决条件须克服,须做到也能做到客观,而不是如哲学解释学所认识到的,先决条件不仅无须克服,还应加以利用,甚至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
其次,狄尔泰认为,释义的“再体验”,就是我们对世界的“同化”,真正历史性地去理解,就是“同化”过去的经验。所谓“同化”,狄尔泰这样解释:“它由两个因素组成。每当我们想起一种环境和一种情况,我们就重新体验了它。想象能加强或减少我们自己生活整体中的行为模式、力量、感情、欲望与观念。这样,异己的内在生活(Seeleleben)就在我们中再次产生了”。这里,“异己的内在生活”指的是,不是解释者自己的内在生活(“内在生活”也可以说是基于现实感觉的精神生活)。在“同化”中,也就是在通过重新体验来进行的解释中作品作者的内在精神生活(它的强度、方向、类型、某种可以确指的内容、感情、意志等)以及表现在作品中的内在生活内容,也就在解释者心中复现了。换言之,从人的心灵产生的音乐以及这音乐所蕴含的作者及其时代的精神生活内容,只有通过“重新体验——同化”,而不是从上或从外面硬找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解释者才能重建作者创造它时的内在生活,体验这种内在生活,从而发生了与作者的交流、对话,而不是与非作品亦非作者的外在世界交流、对话。于此,似乎狄尔泰已接近了某些真理。但是,他却很明智地并不去追求解释的确定性。
他把音乐看成是“象征艺术”,而象征作为象征,当然就不能在自身中包含被象征者。按美国当代哲学家古德曼的研究,音乐可以看作是一种象征操作,它具有表象功能。象征的目的应当在认识层次去寻找。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件有标题的音乐作品,“标签”着某些事物(“标签”——古德曼用语),但无标题音乐的“标签”是顺向指称的,我们的意识是从作品向着被象征者活动的;而有标题音乐,则是一种反向指称的“标签”,我们往往已经知道了作品的意义或象征目的,因而我们的意识是从被象征者往作品这里而来的。前者——顺向指称,往往是多重指称,意义不确定;后者——反向指称,则多为确定指称。并且一般说来,顺向指称作为“标签”,对音乐和音乐美学更为本质。因此,结合古德曼和狄尔泰二人的思想,可以推论,作为“象征艺术”的音乐的解释,必不完全、不确定,也不须去追求完全和确定。正如狄尔泰智慧地指出的:所谓研究、解释,不过激起了每一个人的潜在可能罢了,“每一种人类的东西(按:包含艺术)对我们都成了一种表现我们存在的无穷可能性的文件”。人就是可能性、能动性,这个意思不谛是说,人是比其它任何存在类是更自由的类,艺术解释的无穷任意性、不确定性其根源即在于此,其合理性也即在于此。
然而,这并没有彻底解决我们的根本问题:即,音乐理解和解释的真正本质是什么。我们曾经一步一步地推进着本节的思路,从说明以往的美学对音乐解释和理解的根本错误,在于它们是从外面、从上面来审视和盘诘艺术的因而造成“主体——客体”,“人——世界”的对立两分关系;进而我们通过狄尔泰的“从里面来理解”,强调了理解就是体验,以找到作者——作品的“内在生活”世界,从而同化它、再现它;然后,我们才发现,音乐理解和解释,其不可确定、不须确定的原因,正在于人自身。
确实,不把理解和解释作人本的本体论的探索并建立音乐批评、音乐美学、音乐理解和解释的人类学原则,就无法真正解决音乐美学的这一根本问题。
对我们所欲探寻的问题来说,人为什么要去理解、解释?人怎样去理解、解释?人与解释和理解处在什么关系上?这一切、正是狄尔泰之后的解释学所讨论的,尤其引人注目于M-海德格尔的所谓“实存主义”本体论学说( Existenaialismus:实存主义,或译存在主义)。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所涉极广,著述甚多,最负盛名的是《存在与时间》(又译《在与时间》)。他创造了一些晦涩难懂,然而也是内涵极丰的概念,了解这些概念是把握他的思想的关键。其中,他对“人”的解释是对我们最关重要的。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的最根本问题,是所谓“在”(Sein)的问题,没有“在”,一切确定存在的“在者”(Seiendes)就无从谈起。而“在”,是无从定义的,好比是老子的那个“不可道”之“道”,也好比印度哲学中广在遍入的“梵”。而“在者”——具体事物,则好比是与“道”对立的“器”。在海德格尔看来,“在”不能确指、不能规定,否则就变成了“在者”,它是一种过程、含有显现、涌现、在场的意思。“在”是一种原始的绝对的可能性,是一切“在者”的根本性质。
人当然是“在者”,然而他区别于一切别的“在者”,因为,人能追问自己为什么“在”,如何“在”,而正是对“在”有一种理解才会询问,所以,人区别于一切其它“在者”——天、地、山、川、虫、鱼、狗、马之类,人是一个“此在”(Dasein),又译“现存在”或“亲在”,也就是“此时此地存在着的人”,他是立定在最本质、最基本的本体论(也就是“实存主义本体论”)之上的。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理解和解释的本质。原来,“理解‘在’本身是‘此在’的一个明确的特性”,“而询问本身就是在者的在的方式”,所谓“此在”(即人)是那最原始、最绝对的无所不在的“在”的证明之所!这就是说,没有理解活动、解释活动,人就不存在,理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论条件。当我们把音乐这种通过内在性而内在于人的意识中的“在者”的“在”的方式,看成是理解者解释者(即“此在”)的“在”的方式,音乐美学、音乐批评的最扰人的音乐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也就彻底放在了人类学的原则上了。于是,可以说,所谓音乐理解——解释,不过是理解——解释人自己罢了。音乐这个“在者”与现实这个也是“在者”的东西的关系,就不仿看成是在解释活动中的人这个“此在”与现实这个“在者”的关系。因为人不管怎样别于其它一切“在者”也终究是一个“在者”。虽然他是特殊的“在者”。 “此在”(人)与现实(在世)是不能分离的,而人与现实的最根本关系,就是理解。然而,在海德格尔这里,人的一切理解——解释活动,都是有条件的,并且他不主张,不认为可以像狄尔泰那样消除掉这个条件,因为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他所理解的人,既是传统中、现实中不能超离的人,又是历史的、时间的人。正是这两点决定了人的理解的特点,也决定了他与世界的关系。 他认为,在人开始具体的解释活动时,要解释的东西其实已经在我们的预先已有的某种存在结构或状态中了,“这种解释总是根植在我们预先已有的东西——前有(Vorhabe)中”,所谓“前有”,是隐在的悄悄地起着作用的人的文化背景、社会条件、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知识水平、民族气质、心理结构等等,没有一个人的解释会不受他的“前有”的规定。不过,“前有”是模糊的东西,具体解释的可能性总要有一个角度和观点,这就是“前见”(成见Vorsicht)任何解释都排除不了先入之见或成见,然后才有假设为某物的解释的“前设”(Vorgriff),它们一起构成解释的基础。任何对音乐作品的解释——自律也好,他律也好,纯形式美也好反映阶级斗争也好,都不过是解释者的“前有”中的所有因素——一切先于他的存在而已在的东西的必然结果罢了,因为“一个解释决不是无预设地把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东西”的。所谓作品的意义只是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的无限可能性中的一种可能性,它涉及的是人之所以存在为某状态的条件。所以,任何对艺术作品这种“在者”的理解和解释的结论,都应从解释者(“此在”)的“在”的方式(他的“前有”的所有丰富的内涵及特性,他的在世状态)中去找原因。 但是,既然解释的结构和结论已在“前有”中,那为什么还要解释呢?不是一种循环吗? 首先,人对他的“前有”的丰富内涵并非全部意识到的,它往往隐然暗中牵引着人的解释行为,所以,有些对艺术作品的貌似新鲜、惊人的解释,细审之,其内在结构和骨架,或称思想硬核却早已有之,古今有之。再则,即使确实有了新的解释,也是逃不出解释者的在世状态的制约的,他的新的解释只能理解为他与世界的过去未有而现今已有的新的关系。其三,每个“此在”——人,都生活于此刻即他的现实中,他从传统中取得“前有”,又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把新的解释变为稳定可传的东西,新的传统又产生了,成为下一次或别一个人的“前有”,于是传统才成为流动的,解释的创造性从这里找到了根源。更重要的是,海德格尔把人规定为可能性,“人总是从可能性中来了解自己本身”,他是一个尚待规定的“在者”,是单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永远只有具体的人而没有一般的人。所以,那个边界模糊而内涵极其丰富的“前有”与人发生关系,人从中“取”某种东西作为自己解释的前提,只是一种可能性。因而,我们很少看到真诚的艺术评价、理解和审美判断是完全相同的。如此说来,还有什么必要去对尤其是存在状态非常特殊的音乐强做出唯一的、确定的解释呢?凡是在那些艺术判断和解释单调划一的时代和国家,不用说,那里的人性必也是被处于单调、划一的,无个性的状态。人的具体性被集体的一般性代替,人的丰富性被本来不可能是单调的单调性代替。或许,这里就根本不会有生机勃勃百花争艳的艺术园地,焉可言及理解和解释的多样性丰富性不确定性?! 回转过来,再说海德格尔的另一个关于人的规定,即人的历史性或说时间性,这也关乎我们的论旨。
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性构成人的最内在核心,人的“主体时间”甚至可以推导出“客观时间”,人的实存本体,就在于时间性。他的时间说,有些论者认为与圣-奥古斯汀有联系,同时,他主要是从“死亡”来研究人的时间性的。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所谓历史性,是建立在时间之中的,真正的时间性又使真正历史性的东西成为可能。德国学者施泰格缪勒在论及海德格尔哲学时指出:“人有时间性并不是因为他处于时间之流中,而是因为时间性构成他最内在的本质核心,同样,人是历史性的也不是因为他被编入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中,相反,像客观的世界历史性这样一些事物之所以可能存在,只是因为此在本身是由历史性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客观的事物也被归之于主观性的结构因素”。
这后一句话对于我们至关重要。这就是说,作为客观事物的音乐作品的存在状态(它的本体论),要到理解者的主观性的结构因素中去找。艺术作品永远是理解者——欣赏者——解释者主观意识中的那个样子。这使得我们联想到罗曼-茵伽登等人的现代艺术批评理论,所谓“建构”、“再造”,艺术作品最终是在接受者那里完成的等等言说。只要人是具体的,丰富的,作品的解释就是具体的、丰富的;只要人是历史的、变化的,作品的解释也就是历史的、变化的。
统观之,从海德格尔这里,我们找到了抵达人的最本质存在、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艺术解释的本质等方面全然不同于前人的答案。
原来,人也是有待解释和理解的或说有待实现的“文本”(Text),人通过理解——解释活动,证明自己的“在”,把艺术作品理解——解释成什么样子,就是表明人如何“在”、他的“在”的方式或状态!
这样,人的对音乐艺术理解和解释,既未使这门艺术脱离现实和传统,又避免了作各种形式的确定性理解,尤其是联系伽达默尔的思想学说,可以更好地解决音乐美学中这个重要问题。因为,以上已经蕴含而未挑明的意思即:对音乐的基于感受体验之上的理解由于每一个个体的人的不同而是相对的,正因为这样,起决定作用的就不是客体,而是主体。这就是伽达默尔思想中隐在的艺术理解的基本原则:相对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
汉斯-格奥格-伽达默尔(H-G-Gadamer),是海德格尔的学生,哲学解释学的开山祖和大师。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师的学说,尤以其对艺术中真理问题的杰出研究而闻名于世。
伽达默尔从实存主义本体论出发、运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以批评康德哲学为杠杆,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他不仅关心“在”与“在者”的问题,也不把解释学当成一种理解的技法,他说“成为问题的并不是我们所从事的东西,也不是我们应从事的东西,而是超越我们意愿和行为对我们所发生的东西”。他所关注的是一切理解现象中存在的普遍本质,“探寻所有理解方式所共有的东西”,而不是理解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同时,因为“艺术作品……它不是一对象,它立足于自身之中。……它不仅属于它的世界,而且世界就在它里面。”……它“根本不意指什么,根本不是像指向某一意义的符号那样指示另一种东西……”。因此,要从现在起,我们就须明确音乐解释——理解、音乐与现实的关系不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也当然不是如何解释——理解的技巧——方法问题。伽达默尔的“理解从来不是一种达到某个所给定‘对象’的主体行为”。他说:艺术经验就是在感觉中所发生的理解现象,而这种理解活动使主客体在感觉中相互融合成“共同体”。感觉通过审美判断力——“趣味”而不是通过推理、证明等理性活动达到感觉的共同性——普遍性。“趣味”在伽达默尔这里不仅是“内在地”判断,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这是大异前人的,西方谚语中所谓“趣味无可争辫”,意思是,趣味中并无真伪,也无所谓真理,当然也不是认知客观对象的方式。而伽达默尔指出,它是以“反思判断力的方式”从单个事物(例如艺术作品)中概括和领会到了“普遍的东西”,它总是会“顾及到某个整体地对单个事物”作判断。因此,在感觉通过趣味这种认知方式进行的理解活动中,人能修正和补充普遍准则,人是在具体情形中理解的。所以,理解是创造性的。
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为什么以往的音乐解释不受欢迎的原因,正在于它不是基于感觉——趣味——创造这一法则上的,而是常常通过理性——推导——死板地进行的,所有欲追寻作品原意的想法,莫不源于这一错误之中。这在基本的方向上、方法就错了。 进一步,伽达默尔指出,既然艺术经验中有一个主体性原则,那么起主导作用的就不是作品,而所谓对作品的感知,不过是把对象“作为……”而已,感知——理解的内部结构,就是这种“作为结构”,我们把作品“作为”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感知经验不是对诉诸于感官的事物的简单反映。这样一来,作品的意义不仅依赖于感知——理解的主体,而且只有在被感知、被理解时,才有所谓意义存在,甚至只有被理解——感知时,艺术作品才存在。有些音乐美学家主张:“音乐的价值必须是感觉到的,而不是通过理智的手段达到的”……(格伦-海登:《音乐学引论》),这可以作为伽氏的注脚。由是,也当然无所谓艺术经验中的永恒、绝对的东西,也不可能如《圣经》的时间神学一样,证明艺术作品作为“完满时间的永恒性”。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会从过去的同一部作品中发现新的意义;每一次不可能相同的演出,也有不同的效果;同一个人的再次演出,也是不可能相同的。原来如此简单的是,在理解中,作品的过去视界与理解者的“现在视界”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统一体的视界。艺术作品是在进入理解、在与主体相互作用中获得存在的,这便是艺术作品的实存主义本体论。作品永远从属于现时,因为人是生活于现时的;作品的意义永远是开放的,因为现时在历史中好比车船前进时不断后退的地平线,也是开放的。作品的理解和解释因而是一个永不会完结的过程,它在人的永远的参与中实现、推移,再实现、再推移,意义于是成为永远的生成,因而造成了“效果历史”。
这便是理解的历史性、时间性。也可以说是无限性、现时性。历史——现实,无限——有限,并不矛盾地成为理解的内部结构,这也其实是人的“在”的方式的内部结构。因此,人是在历史——传统中理解,受成见支配地理解,因为没有一个人能生活于历史之外,悬空于传统之上,所以,伽达默尔像他的老师一样,强调人的“前有”——传统,认为人根本不可能“透明”地去理解。正是“前有”的东西,已经为我们构成了理解经验的方向,我们之所以会对客体作它“作为什么”的思考,也是已经先于我们的那个“什么”在起作用。可见,正是传统连接了作品和理解者。如是,我们说,一个人处于某种传统中,便会有某种倾向的理解,从这一理解中又可发现理解主体的“在世”条件,他的“在”的方式。故尔一切关于理解——解释的方法、立场、思想、结论,无论如何,都对理解者是必须的,先天的,宿命的被决定了的。如果这种理解——解释的方法、立场、思想、结论不合理,不正确,那么,要紧的是改变这种传统,这种人的“在世”条件、人的“在”的方式!事实上,伽达默尔以及海德格尔称之为“前有”的传统,是敞开的,否则就构不成历史、构不成理解的历史性、开放性、构不成人的最基本的本质——时间性。所有那些把传统视为以往留下的凝固的圣物的社会,其社会肌体、组成这个肌体的个人、及其“历史”,必然是停滞、凝固的。个人生命的无时性也就是无价值性,它造成整个社会、民族生命的萎顿苍白,成为无历史的社会(或停滞的社会),无生命的民族,无个性的个性。当然,在理解活动中,这种传统作为“前见”只会导致向它自身的回复,于是,理解总是“ 述而不作”,总是“无一字无来源”,总是趋于统一单调。传统就只能又返回到传统,社会精神生活也就没有了处于质的变化中的历史,违悖于我们精神生活的普遍法则。
伽达默尔并不是空洞地、形而上学地推导出以上结论的,而是建立在真正实在的基础上。他在作品本文——理解者、过去——现在、传统——解释等等之间,用“语言”架起了桥梁,认为一切理解——解释现象,都与语言有关。因为,传统(前有)与语言有关,传统主要指写下来的传统;理解本身是语言现象,一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几乎都表达为语言形式;思维与语言紧密相关,维柯说:思想和语言是按同等的步伐发展的。(《新科学》)能被思考的东西,无不关乎语言,人的世界不在语言之外。这一点,造成了音乐理解的独特困难,因为,音乐不是我们一般的语言,它与历史上形成的民族语言相对独立,是拥有自己一整套信息代码的符号系统,理解者解释者总是处在音乐世界的“听者”与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看者”的世界(也就是表达为语言的世界)之间,他常常要改变角色,要跨越不同信息系统范域,在作品——从属于意向世界的文本和自己——从属于现实世界的主体之间往复来回,体验着无上的精神自由,创造着作品,体验着美感,做着他的游戏活动,在游戏的流变中,创造了作品和自己的“在”的方式。当我们用语言表达了这种方式时,其实是相反,是语言表达我们,理解者的语言就是他的潜在自我。
要言之,从狄尔泰、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起点,这里的论述起码可以归结出以下几点:
⑴音乐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实质是一个音乐理解——解释问题,应从解释学美学入手讨论。
⑵这种理论提示出;
A)音乐作品与现实的关系,实质上是解释这一关系的人与现实的关系。
B)音乐作品本体的存在方式也就是把它“作为”这种方式的理解者的存在方式。
C)作品意义是一个无限的生成过程,把握确定意义的努力因而是无意义的。
D)一切理解——解释都要在传统与现实中去找原因。
E)重要的是改变、改造人的前有的传统和在世的方式,而不是指责某些理解——解释的欠缺和不当。
⑶音乐作品、音乐理解和解释须确立它的人类学原则,人以作品和解释的文本作为自己的“生命表达式”,人是艺术和艺术理解,是历史和现实中最关重要的。
这一切,便超越了自律论割裂音乐艺术与现实的联系和他律论总欲寻求音乐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确解这两种片面性,音乐美学的现代发展不能不运用、不发展、不深化解释学美学。因为,音乐的时间性、理解的历史性、意义的生成性这三个方面,是完全契合的,它们都服从于我们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物理世界的开放性。
音 乐 时 间 性
意 义 生 成 性 开 放 性
理 解 历 史 性
伽达默尔如下一段话,将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历史流传物和自然的生命秩序构成了我们于其中作为人而生活的世界之统一——我们是怎样彼此经验的,怎样经验历史流传物的,怎样经验我们的存在和我们世界的自然给定性的,不仅这一点构成了一个真正的解释学天地,而且我们并不象被封闭在一个不可企及的世界中一样地被封闭在这个天地里。我们是开放的,从而能达到这个天地”。(《真理与方法-导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