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器乐和乐队
藏民族的器乐虽然没有歌舞般普及于民众,但也很流行。无论农区还是牧场,无论民间还是寺院,吹、拉、弹、击乐种俱全。各种不同的器乐以自己不同性能和色彩,给藏区优美的乐典赋予独特的音色,显示出和谐与安宁。正如元代藏族学者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1151)在他所著的《音乐论》中所阐述的那样:“哪里有歌、舞、音乐,就说明哪里人们的心情舒畅,充满欢乐。” 大昭寺所藏的藏族器乐有吹管乐器“筒钦”(藏族大号)、藏笛;弹弦乐器“扎念”(六弦琴)、“居芒”(近似维吾尔族的卡龙,三十弦)、“亚刁儿”(类似筝);打击乐器“缺鄂丫”(皮面小圆鼓)、“达玛”(皮面鼓)、“阿巴札”(鼓,形如水桶)、“桂札”(类似羯鼓)、“阿穹”(小鼓)、“堪安举巴”(十音云锣)。 藏族器乐及其乐典的丰富,表现在生活的各个地域。在幽静的山寨,你能听到藏族姑娘用口弦弹出的心声;在百花吐艳的草原,富有特色的鹰笛声,使人心旷神怡;在藏传佛教寺院,厚重又粗犷的角号与鼓钹,不仅使寺院乐舞和佛事活动充满了神秘,也为藏族戏剧的伴奏增添了独特的韵味;还有热巴艺人表演的铃、鼓和弦子艺人拉奏的弦胡等等,都使人进入奔放飘逸与神秘悠远的艺术境地。 从藏区流行的乐器来看,大致可分为吹奏、拉弦、弹拨和打击乐四大种类,其中尤以吹奏和打击乐器居多。 吹奏乐器 吹奏乐器有的产生于藏区本土,如长角号、土陶埙、鹰骨笛、口弦等,有的是从印度或中原传入藏区后,经历代乐手根据藏区特点加以改造而成的,如唢呐、胫骨号、竹笛等等。 唢呐:藏语称为“甲林”。唢呐是从汉地传入藏区后,由本地加以改良、发展而成。藏式唢呐的铜碗(扩音部分)是用白铜或黄铜制成,锥形木管上的各音孔之间,镶有铜制咔套和珊瑚或绿松石装饰品。这种唢呐有七孔或八孔之分,演奏时,艺人们有的还要塞上一孔。 其指法也有多种不同。它的音色深厚柔和,在寺院乐舞和藏戏伴奏中,是主要乐器之一。 长号:藏语称“让冬”或“筒钦”,俗称“莽号”。相传它发明于公元11世纪左右,为藏区本土乐器之一。它一般以白、黄、红铜而制,据说也有用银制成的。其音质低浑、厚实,是藏传佛教寺院的一种重要乐器,带有“召唤、传播”的意味,常担任乐曲的引奏和乐典的乐彩性伴奏。虽然并无音阶,但急缓交错以及泛音的变化,仍不失其固有之特色。 海螺:海螺吹奏者因多在佛教仪仗队中引导众僧,故有佛号或法号之称。其音色园润柔和,无固定音阶,它是寺院器乐中的色彩乐器。 胫骨号:藏语称之为“刚林”,相传该乐器为印度人死后鸟葬时,密宗高僧们在葬仪上举行秘密仪式时,取鸟葬台上死人的胫骨为号。大约公元十一世纪左右,这种乐器随印度佛教中的希杰教派传入西藏。 中长角号、角号:藏语称“公宁”的中长角号和称为“嘛咳”的角号,是一种在佛事活动乐曲中增添色彩和气氛的无音阶吹奏乐器。 竹哨:这是较为少见的一种竹制乐器,现藏于四川德格更庆寺,藏语称之为“火巴”,其音质清脆、音色飘逸,常插入乐曲演奏,为乐曲增添一种特殊效果。 笛:用鹰骨所制的藏语称为“郭林”,用竹制作的藏语称“次林”,这两种乐器产生于藏区本土,是选天然材料自制的一种民间竖吹管乐。此外,藏区也流行一种从内地传入的横吹竹笛,并运用于藏区乐队的编制。 土陶埙:藏语称之为“萨鲁”,是藏族民间过去相当普遍的民众自制乐器,它是用泥土捏成鸟形,有一个吹孔四个按孔,用火烧制而成的陶埙,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种乐器已鲜见。 口弦:口弦多流行于农区,是藏族姑娘所喜爱的一种常见乐器,姑娘们不仅用它进行自我娱乐,也常用它来传达自己的心声。尽管它旋律单一,却有一种特殊韵味。 拉弦乐器 藏族拉弦乐器种类较少,流行在民间的有自制的牛角琴和弦胡,其中弦胡在康区巴塘流行甚广。 牛角琴:一种相当于二胡的拉弦乐器,用牛角做琴筒,马尾做弓、弦,演奏方式与弦胡相同,该乐器一般由民间流浪艺人所使用。 弦胡:藏语称之为“比旺”或“俄穷”,是一种相当于二胡的藏族本土乐器,它由白杨木挖制琴筒,牛皮蒙面,弦、弓皆用马尾制成,其音质厚重、深沉、演奏技巧较为简单,无需滑把。它特有的颤音韵味,是弦胡独具的音色。该乐器主要用于弦子舞的伴奏,琴手持琴排于舞队前头,边拉边唱边跳,韵味无穷。 弹拨乐器 弹拨类乐器在藏区较少,主要是称为“扎年”的六弦琴,源于阿里地区。其音域较窄,主要用于跳锅庄舞时的节奏指示。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极为普遍,其中鼓、钹、铃的运用最为常见。各大小藏传佛教寺院的乐舞与佛事、民间祭祀、藏戏表演以及一些民间歌舞,都离不开打击乐器的伴奏。以打击乐为主的鼓点伴奏,虽没有流畅的曲调,但多变的节奏仍使这些鼓点充满活力,加之偶尔插入的唢呐旋律及低沉、浑厚的长角号声,给打击乐鼓点增添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从《北史》、《隋书》有关附国人“好歌舞、鼓簧、吹长角”及《西藏王臣记》中“或饰犀牛或饰狮虎,或执鼗鼓跳舞人”等记载来看,打击乐器在藏区的出现很是久远了。
鼓:鼓是最为普遍的乐器,是宗教活动的重要法器。有关鼓的来历,许多史料都有记载:早在藏族原始宗教“苯”盛行之时,鼓亦成为该教的法器。在丹巴拥忠达吉郎寺,有一段关于鼓的神奇传说:相传,古时藏区鬼怪作祟,人心不安。有一位名叫什朵黑的人号召所有猎人出兽皮,木匠出木头,铁匠出铁器,做了一个很大的鼓,鼓声敲响,驱邪逐恶,妖魔鬼怪闻声而消声匿迹,从此,人心稳定,生活安宁。从这一故事和诸多史料记载来看,鼓应该是藏区历史最为古老的本土乐器。藏鼓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常用的有大鼓、手柄鼓、巴郎鼓、热巴鼓以及达玛鼓和背鼓等等。这些鼓均以牛皮或羊皮蒙制而成,鼓身和鼓面皆绘富有民族特色的吉祥图案,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鼓在藏区运用甚广,寺院跳“羌姆”(跳神)和藏戏表演以及热巴艺人的歌舞时,鼓不仅是主要伴奏乐器,而且是舞蹈和表演变化的特定指示,表演者均依据这种特定指示变化动作、队型或更换段落。鼓作为宗教活动的重要法器,无论什么样的宗教场合,都是必不可少的法器。
钹:钹是藏区广为使用的乐器之一,它与鼓的运用和地位一致,既是乐器也是藏区宗教的法器。通常在乐曲伴奏中,它都担任着乐段起始的指挥作用。藏钹一般均为铜制,相传也有银制的。钹均为圆形,中间有水泡形的凸起,每付两片相击作声。钹类乐器还有铙和钗之分,其区别在于中间凸起部分的大小,铙的凸起部分较小,发音响亮;钹的凸起较大,发音浑厚;钗的凸起部分不仅小,而且圆盘部分也较之铙与钹簿一些。铙、钹有大铙、小铙、大钹、小钹之分;在藏区钹还有称为蒙古钹、汉地钹、尼泊尔钹之分。
铃:铃作为一种色彩性乐器,在藏区打击乐曲中有着较重要的作用。铃也是藏区宗教通用的法器,它有碗铃、杵铃(也称金刚铃)和碰铃之分。据说“僧人修行六度,给被饥饿所迫的牲畜、饿鬼等布施供果时,心只能专注三轮,所以,铃只准碰三声”。碗铃是热巴艺人伴舞的必备之物,它与热巴鼓交响对应,为热巴艺人的表演起着伴奏和道具的作用。
阿里民间表演的“谐巴谐玛”,一种源自土蕃时期的乐舞。
藏区的纯器乐曲大都集中于各大小寺院,民间所演奏的小调一般都无固定曲目,而寺院则具备了固定的演奏场所和乐队编制,因此它有固定的曲目。但牛角琴等却有自己的曲子如《万马奔腾》和《唤春曲》等。“扎年琴”有着廿来个自己独特的曲牌,美妙、动人、婉转悠扬。由于藏传佛教的教派不一和各寺的师传流派不同,各寺院都有自己不同于其它寺的演奏曲目,因而派生了众多的器乐曲。
寺院的乐曲大都与宗教内容有关,在寺院佛事活动及日常法事时演奏。有的乐曲直接为诵经祈祷而奏,如《共安》(格鲁派曲目)、《腾且索嘎》(萨迦派曲目)、《古声达毕》(苯波派曲目)和《绒青》(宁玛派曲目)等乐曲,就是诵经时插入演奏的。其内容多与诵经祈祷之事有关,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生三道关的因果关系、劝人从善、功德圆满以及超度苍生,达到佛的境界等内容。有的乐曲又是在大的佛事活动中为请神、祈神和迎送宾客而奏,如流行于四川甘孜州的丹巴拥忠达吉郎寺的《切什克》(迎送曲)、松安寺的《卷珍》(请神曲)以及乡城桑披幸的《古约》(敬神或祈神曲)等,各都是不同佛事活动的专门曲目。在丹巴拥忠达吉郎寺还有一首专门用于超度亡魂的“送葬曲”(业尔郎展),据说该曲为娘麦西绕降措(苯教大师)创作。它演奏起来是对东南西北、天与地之佛的召唤,表达了请佛将亡魂超度的意愿。该乐曲共分两段,由两支唢呐奏主旋律,长角号担任引奏和插入伴奏,打击乐在全典中烘托气氛,乐曲自始至终都显示出一种悲壮、悼念与祈望的意境。
寺院乐曲中,还有一些是带纪念宗教大师或赞颂本尊或本寺护法的曲目,如桑披寺的唢呐曲《降嘞?巴登拉姆》以及拥忠达吉郎寺的吹打乐《业尔增切尔增》,就分别表现了对自己教主或吉祥仙女(也称吉祥圣母)的无限敬仰和怀念之情。
作为专业乐队,最为著名的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专业乐队,我们在介绍“噶尔”乐舞时已经介绍了其专业组合乐器和乐曲种类。其次,拉卜楞寺的僧乐队也是较可观、较有名的。僧乐队是拉卜楞寺的专业乐队,它使用的乐器与乐曲都是藏民族乐器和乐曲之典型,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青、甘、川、藏族接合部地区可谓是一花独秀。
拉卜楞寺的乐队又叫嘉木样乐队。历世嘉木样大师起居和举行盛大典礼时都要奏乐。寺内每天丝弦笛音不断,所以通常称谓嘉木样乐队。由于是民乐,以打击乐为主,也称“道达尔”。僧乐队由云锣、笛、管、笙、鼓等所组成。近年乐队又添加了内地的部分民乐、显得更加丰富与健全。
僧乐队经常演奏的曲谱大致有十数个:马明王上师(喇嘛达真)、八十罗汉(智布钦加居)、天降无价宝霖(仁钦帕尔帕)、好时光(堆澎)、印经曲(巴华尔)、大慈大悲歌(投金千金)、奶酪脂(孝长麻尔)、比光曲(姜怀龙禀)、五台山(日吾哉俄)、万年欢(哇尼华)。僧乐队使用藏乐工尺谱,即藏谱,将简谱的1、2、3、4、5、6、7、书写为来、四、乙、祥、切、工、凡。历世嘉木样都对乐队进行过试验性的改组、扩充,不断摸索一条突出佛门特色、又有浓烈地域音乐韵味的乐队。到了第四世嘉木样,拉卜楞寺的乐队基本规范化,初具规模。因为他酷爱音乐,经常在府邸内奏乐,举行康藏歌舞表演,而且亲自加以指导。他自已也能演奏多种乐器,特别是阿里龙头琴(扎念)是他的拿手戏。他还创作了不少歌曲,象至今流传的《阿妈来》、《玛格日》等曲牌,就是他创作的。他不仅是出色的文艺家,也是一位活跃的交际家。他毕生四出讲经传教,曾先后两次去北京晋见乾隆皇帝等,受到隆重的接待。清王室乐队的演奏使他受到启发。返回拉卜楞寺后,即参照五台山演奏的曲谱、清王室乐队的组合比例,调整组建了寺院僧乐队,使其制度化,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