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爸,我知道您是在意我的
记得那是8月末的一个早晨,爸爸说全家要去给黄豆拔草,我忽然想起答应和同学一起去看补习的事。父亲当时沉下脸来,气哼哼地说:“早怎么不说?反正一有活儿,你就有事。”我分明听出爸爸认为我是为逃避劳动在找借口,这些天郁积在我心里的失落、愤懑一下子像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我不就是因为念书没干活还多花了你几个钱吗?干吗看我横也不是竖也不是的?我不念了行不行?我去挣钱还你,再不欠你们,你和你的儿子好好地一起过吧!我永远没你的儿子重要!”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我是一个非常愚痴的人,有些事、有些理,在我年届知天命之年才慢慢地悟得。老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也”,说明我悟得还不晚,所以我要勇敢地把我的心拿出来,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让我的这颗曾经充满怨恨、曾经布满伤痕的心,在阳光的照射下滤去污浊,在无言的忏悔中静静安放。一30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德惠市边岗乡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记忆中,那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宁静而清新。村子的前后各有一座不能称之为山的小山,人们随口就叫它们南山或北山。南山有一眼泉水,无论春秋冬夏都汩汩地流淌,并顺着山势流成一条曲曲折折的小溪,清澈明亮,就像山的项链。北山有树,郁郁葱葱,一条羊肠小道直通饮马河。那时的孩子们不受功课所累,放学后几乎没人写作业。家长们往往早早巴望孩子们放学,好做个小帮手。属于孩子们的工作大多是冬天拾粪,春天打柴,夏天挖菜,秋天捡庄稼。你看吧,孩子们小燕子般三五成群地奔回家中,不一会儿,一人拿一块干粮,又三五成群地出来,不同的是把书包换成了筐或篓。春天我们一般不去北山,因为南山要有趣得多。渴了,可去泉边掬一捧水,连鼻子带眼睛都沉浸在那清凉的泉水中。那水入口清凉甘甜,拿现在的话说,岂是一个爽字了得?累了,可去溪畔挖甜草根。甜草是我们那儿独有的一种草吧,它长什么样我都忘了,长大以后我问过很多人,没有人知道那种草,但我们小时候真的吃过它的根。经过一个漫长冬天的储备孕育,甜草根粗壮而多汁。在那贫瘠的年代,既没有零食,也没有水果,所以甜草根就是难得的美味。挖甜草根虽然有趣,但也不容易。首先得用眼睛仔细地搜寻,因为是初春,冰雪刚刚融化,眼睛要紧盯着向阳的地方。一丛丛有时是嫩黄,有时是略带紫色的小草芽在阳光下一闪,就要盯住目标不放。然后要手快,用小刀直上直下地插进去,再用力轻轻一挖,一颗肥壮紫黑的草根就从潮湿的泥土里跳了出来。再轻轻地抖掉泥土,小心翼翼地揣在口袋里。挖够了,去溪边用泉水一洗,放在嘴里慢慢地去嚼,甘甜爽口,满嘴清香。这时,哥哥总会把他挖的那份甜草根慷慨地连兜底的都掏出来奉献给我,我会毫不客气地欣然接受。因为我知道哥哥又要去打鸟,吃他甜草根的代价就是要替他保守秘密,有时甚至还要帮他把柴弄满筐,不然的话他难逃妈妈的一顿臭骂。哥哥是我们那一带的孩子王,尤其男孩子们都愿意追随他。春天打鸟,夏天提着瓶瓶罐罐沿着小溪捉蝌蚪,甚至去池塘摸鱼。看吧,一群破衣烂衫的男孩子挽起裤脚,轻轻地脱掉鞋子,小心地趟进池塘,站成一排,静静地等。不久,一条小鱼慢慢游来。别慌,悄悄地等它靠近,再靠近……行了,照着它的黑脊梁,迅速兜底捧起,然后往岸上用力甩去。它银链似的在岸上跳,有时又跳回池塘,砸起一片水花倏地不见了,惹得孩子们直拍大腿。要想捉大的更要有耐心,等啊等,不知谁的大腿忽然痒起来,那也要一动不动,等着再痒起来,直到那家伙完全失去戒心。然后,慢慢地俯下身去,照着大的黑影一把按下去,死死地掐住它的腮,提起来,活蹦乱跳的一条,啪啪地拍起一阵水花。孩子们一阵忘情地欢呼,一窝蜂地跑上岸。至于打湿了裤子,回家被大人骂,那就是脑后的事了。但这样的大获全胜并不多见,拿捏不准,那鱼一滑,彻底地溜了,大家只能大眼瞪小眼,满脸的无奈。
鱼捉得差不多了,弱小如我的孩子们便主动去剥柳条,把鱼收拾干净,用柳条穿成串,放在火上烤。那烤鱼的味道穿越时空悠悠飘过来,如今还是那诱人的香。男孩子们行动的时候,往往不愿意让女孩子们跟随他们,嫌麻烦。其实女孩子们也大都不愿意和他们一起跋山涉水、沾泥带土。只有我是哥哥忠实的小跟班。一个是我天生的男孩子性格,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哥哥时不时地需要我作伪证,要不然他难逃家法。
随着岁月的静静流淌,童年的时光变成了美好的风景,留在了我的记忆当中。变故好像就发生在瞬间,让人猝不及防。
尽管哥哥淘起来千灵百俐,无所不能,但要提学习,那就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了。而我却是我们学校出了名的学霸,当时有多少人曾断言,将来我会上××大学、××大学,可那美好的预言如一阵烟花般静静开放,又静静落下。
随着改革开放,我家的日子也渐趋好转,最起码解决了温饱。由于哥哥念书不成,睿智的爸爸决定另谋出路,托熟人把哥哥送进了一家木器加工厂。拿爸爸的话说,不指望他挣多少钱,实为他能掌握一门技术,好安身立命,最起码能养家糊口。爸爸最后又请客又送礼的,把哥哥托付给一个技艺高超的老木工师傅。
可天有不测风云,哥哥到木器加工厂不到两个月,忽然噩耗传来。由于哥哥是新手,没有经验,在使用电锯时操作失误,右手被电锯锯掉。真是晴天霹雳。那时哥哥才18岁,可以说是花一样的年纪,如果残了右手,后果可想而知。
当我们赶到医院的时候,看到哥哥那支离破碎的右手,简直无法承受。更可恨的是,那家木器加工厂以哥哥违反操作流程为由,拒绝支付医药费。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但要承受肢残的伤痛,还要承受巨额的医药费。父亲顾不得许多,只好先筹措医药费,毕竟人还在等着手术,耽搁不起。当时的艰难可想而知,父亲几乎一夜白了头发。那时我正上高中,姐姐还在读大学,两个弟弟都在读初中。爸爸妈妈根本无心顾及我们,到处求医问药,千方百计想把哥哥的断手接上。但由于耽搁时间太长,断手组织几乎坏死,医生也回天乏术。 一边是伤残的儿子,一边是高额的手术费用,父亲的痛不难想象。由于父亲总跑医院,家里的承包地也无心经营,收入自然就差,本就不富裕的家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哥哥的手伤渐好,可留给全家人的伤痛却一点没有减少,因为要重新考虑哥哥的生活问题。作为男孩子,右手残疾,意味着许多工作做不了,又涉及将来养家糊口的问题,即使不考虑那么远,眼下就面临着婚姻问题。在农村,人们的思想相对守旧,有谁家好好的大姑娘愿意嫁给一个残疾人呢?找个差点的吧,原来的哥哥也是一表人才,这样大的落差他如何能够接受?
转机发生在两年之后的1987年。通过别人介绍,哥哥认识了邻村的一家姑娘,模样人品都说得过去,只是她家条件相对较差。父亲也是我们那一带有名的精明人,思虑再三,还是觉得人是最重要的。在金钱尽量满足女方的条件下,几经折腾,婚事总算有了眉目,代价就是家里负债累累。
面对举步艰难的家,懂事的大弟弟主动辍学去工地打工了,那年他只有16岁。
也就在那年,我高考失利,名落孙山。在那黑色的七月,我被命运无情击倒。当时和我一起名落孙山的还有我二姑家的一个姐、三姑家的一个妹,我们平时学习我略占上风。
那时的大学生是包分配的,上大学和不上大学那是天上人间的差距。一般落选的都有两种抉择:复读和不念。复读意味着还有希望,不念就意味着彻底放弃。说心里话,我是不想放弃的,但家里的现实又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我该怎么办?复读也意味着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会让家里旧债又添新愁,而且两个弟弟也都快到成家的年龄,也都快用钱了。在当时的农村,没钱将意味着没人嫁给你。我能那么自私,只为自己的前程,就将家人陷入困顿吗?但不念也意味着我会失去好多;同时我也在想,如果复读,花了家里的钱,来年还是考不上,那将会更可怕。
就在我心里百般纠结、万般挣扎的时候,嫂子提出分家单过。其实,嫂子的这个要求也是平常的事,可不知怎么回事,当时爸爸的心里却那么承受不住,情绪竟变得非常失控。在我孩子般的心里,觉得是我影响了嫂子的分家决定。因为和我们一起过,如果我继续上学,又要交复读费、学费、杂费,经济上负担会很重;另外,我去念书,家里的农活都要她和爸爸来操持。其实,我也理解嫂子的想法,但我不理解爸爸对哥嫂单过的反应为什么会那么强烈。
现在想来,可能哥哥是长子,又受伤残之痛,父亲有太多的不舍,但当时我认定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他的脑子里根深蒂固。就在这样的猜忌中,终于在一件小事上,我和父亲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记得那是1987年8月末的一个早晨,爸爸说全家要去给黄豆拔草,我忽然想起答应和同学一起去看补习的事。父亲当时沉下脸来,气哼哼地说:“早怎么不说?反正一有活儿,你就有事。”我分明听出爸爸认为我是为逃避劳动在找借口,这些天郁积在我心里的失落、愤懑一下子像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我不就是因为念书没干活还多花了你几个钱吗?干吗看我横也不是竖也不是的?我不念了行不行?我去挣钱还你,再不欠你们,你和你的儿子好好地一起过吧!我永远没你的儿子重要!”
争吵之后,我负气决定不念了。我以为父亲会给我讲讲念书对我有多重要的道理,最起码能给我点鼓励或理解,因为父亲不是愚昧无知的人。记得哥哥受伤和婚姻受挫的时候,父亲对儿子的鼓励,真可谓苦口婆心。但对我,父亲选择了沉默,或叫默认。他连一句“孩子,家里的事与你无关,该念你的书念你的书吧”这样的话都不曾说过。并且,我觉得父亲分明是怨我的,怨我给家里带来了负担,带来了麻烦。
我一气之下,撕碎了所有的书,选择离家到长春打工。 失去的已然失去,错过的已然错过,一切都无法更改,我只能踯躅独行。打工的生活并不顺利,但我依然坚持。我不想回家,不想面对父亲,我觉得在那个家我是多余的,父亲是不在意我的,就因为我是女儿,不是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两个姑姑家的姐妹由于当年选择了复读,都先后考上了不同的大学,自然都有了不错的工作和家庭。要说我一点不在意,我还真的没那么大度。更令我难以忍受的是,如果有谁提起当年的事,父亲从来都说与他无关,都是我自己决定不念的,既没有悔意,也没有理解,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我。
我的心再一次失衡。我觉得无论怎样,当年的我毕竟还是个只有19岁的孩子,在决定命运的大事上,他作为父亲无论怎样也应该给我必要的鼓励和支持。即使他当时没有能力供我,也至少应该给我一句理解的话。我也不是不肯牺牲,但我的牺牲作为父亲的他应该心里清楚,不该把全部的责任推给我。但这一次我选择了漠然。我不再争辩,用厚厚的坚甲把我的心封闭起来,完全沉浸在我一个人的世界里,不再顾念亲情,和父亲的交流渐至为零。
每逢春节不得不回家的时候,我都刻意地躲着父亲。尽管有几次父亲好像欲言又止,尽管母亲曾不止一次地偷偷告诉我:我不在家的日子,爸爸曾几次在酒醉之后嚷着让老姑娘的我给他倒水。但我的心已冰封太久,只是充耳不闻,丝毫不为所动。我爸的生日是正月初八,那年我春节晚回长春几天正好赶上了。那天,在我爸过生日时,席间大家轮流敬酒,只有我没有表示。我爸有点醉意,拿着杯子说:“我等着我老姑娘敬酒呢。”我腾地站起来,转身就离开了。还有一次过完春节,我要出去打工,父亲望着我,嗫嚅着似乎要说什么说,却又在迟疑着:“小辉,有合适的该找个对象了,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能一个人过一辈子……我是说……”没等他说完,我头也不回地冲出家门。
虽然我被命运碾作尘埃,可是我不认输,我一直梦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可老天并不垂青于我。或许我能力本来就有限,但我不甘心,一直努力着,也因此错过了恋爱、结婚的最佳年龄。可悲的是,我还是在一事无成的情况下嫁作他人妇。那年我已30岁。在那近十年的漫长岁月里,我和父亲不曾说过一句话,现在想想我多残忍!
我心境的逐渐改变是在我生了儿子之后。儿子的出生让我忙碌起来,以前的伤痛无暇顾及,也就渐渐淡了。随着儿子的长大,我也开始为他将来作打算。我发现儿子、女儿是有所不同,因为男人、女人在社会上承载的责任不同,父母在为他们前程的考虑上也会有所不同。况且当年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儿女又多,父亲顾不过来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何必和他那么较真呢?再说我自己过得不好,没钱没地位,也不能全怪那次高考,有多少人没有上过大学,不是也打拼得很有成绩吗?比如哥哥和弟弟他们不也没上大学吗?可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现在也都事业风生水起,早都从我们那个留有美好记忆的小村子搬到了城市,并且把父母都安排得很好。这样换位思考的结果,是我和父亲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我回家的次数多了起来,与父亲也有了些许交流。父母想念外孙子,也常捎信让我回去。
本以为生活就会这样过下去,不料父亲的一场大病,让我平静的心再起波澜。去年秋天,父亲忽然得了脑病,一下子糊涂了,几乎谁都不认识了。我也常常回去看他。他的脸像婴儿般纯净,忘记了世间的所有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但他还认得我。我每次去看他的时候,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把他能抓到的东西固执地往我手里放,一次、一次……一次。大家都觉得好笑,只有我知道,可能在他的潜意识里,一直挂念我过得不好吧,或者他心中一直觉得愧对于我吧…… 春节过后,我去看他,嫂子烙了饼。吃饭时,爸爸用笨拙的手把全部饼的嘎儿都固执地撕下来放在我的盘子里。这使我一下子想起小时候的事。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我偷偷地把款待客人的饼都剥了皮,把饼嘎儿吃了,使母亲在客人面前颜面尽失,我自然挨了顿好打。从那以后只要吃饼,爸爸都会把他的那份饼嘎儿默默地撕下来给我。现在他几乎忘记了所有,甚至连自己吃没吃饭都忘记了,但他没忘记我爱吃饼嘎儿的事。我一下子觉得,他一直是在意我的,只是我在怨恨当中感觉不到罢了。
午夜梦回,我常抱膝窗前,眼前一次次再现父亲固执地往我手里塞东西的样子,以及笨拙的撕饼动作,我简直痛彻心扉。想想自己的忤逆,有一种甜腻的东西涌出眼角……
我在自我折磨的近三十年里,何尝不也折磨爸爸近三十年呢!虽然我没有那么多金钱,但也不为吃穿发愁。老公虽说没有大的本事,但也踏实肯干;儿子虽说不是特别聪明,却也健康可爱。我应该知足了,还坚持自己的那份苦痛干吗?老天给我的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可能是最适合我的,所以我早该放下才对。
爸爸,其实随着时间的洗涤、世事的磨砺,我已经把过往看轻,无论谁对谁错都不重要了。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我现在已经领会到了。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您也不用给我什么,我什么都不缺,知道您是在意我的,这就足够了,我多希望您也能够释然啊!我后悔我悟得太晚了,又没早点告诉您,让您现在还背着包袱,不能安享您那份独有的安然。所以,我向您深深地忏悔!请您在以后的时间里,能让我好好赎罪,好好孝敬您,把失去的尽量补回来。我会珍惜老天给我的机会,好好修属于我们父女的那份缘。 “扪心”在这里是一个版面,“忏悔录”是我们给它设置的重要栏目。这是一个以“心灵的自我鞭笞”为最终定位和品质追求的栏目,推崇“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价值观;通过作者对于自己心路历程的关注和再思考,以忏悔的方式完成自我人格的升华,从而宣示“人性的光辉,忏悔的力量”。
征文要求:1.4000字左右。2.以忏悔为主题,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内容真实,语言朴素,反思到位(不必担心文笔不足,编辑会根据您的口述为您整理文字,来稿请务必留下电话,以便与您联系)。3.欢迎广大读者来稿。请自留底稿,稿件不退还。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发表时可用化名。
电子稿请寄:liuli211a@sina.com
手写稿请寄:长春市人民大街6906号新文化报社副刊部“扪心”
邮编:130022
电话:0431-8537461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