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不只是国歌词作者
今天是田汉的忌日,1968年,田汉在文革中被迫害,不幸死于狱中。1979年,在田汉去世11年之后,一千多名各界人士,聚集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开了一个迟到的追悼会。茅盾在悼词中写道,他是我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剧改革运动的先驱者,又是我国早期音乐、电影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人。田汉的冤案终得平凡昭雪,在人们心中,他是当代的关汉卿,是中国的戏剧魂,而他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更是道出了一个困难深重的民族的心声。
上世纪30年代,人们将鲁迅称为文艺界的旗手,而田汉则是戏剧界的领路人。1898年,清朝光绪二十四年,田汉出生在湖南长沙东乡。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境十分贫困。在田汉的少年时代,除了一直含辛茹苦照顾他的母亲,另一位重要的人就是舅父易象。
易象是同盟会早期的革命党人,曾追随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1913年易象参与孙中山为讨伐袁世凯而发动的二次革命,讨袁失败后,一度随孙中山流亡日本。易象对于田汉的才华也很赏识,1916年,刚从长沙师范毕业的田汉随舅父前往日本,进入东京高等师范读书。然而让舅父有些失望的是,寄予希望的侄子并没有继承他的心志,却把兴趣转向了文学和戏剧。
无心政治的剧作者
1927年的中国,政坛风云变幻,但对当时的田汉而言并无意义,他并不热衷政治,也不喜欢经商,他的心头仍萦绕着青年时代的戏剧之梦。此刻他正与欧阳予倩、徐悲鸿在上海发起南国社,一批各有特异才干的文艺青年奔田汉而来。
1929年1月中旬,田汉率领南国社到南京公演上演他的话剧《古潭的声音》、《名优之死》等作品,演出轰动了南京城。张道藩他们要送南国社两百块钱,因为南国社很穷,但是田汉拒绝了,他还说了一句话,君子爱人以德。
当时文艺界的大批知名人士如郁达夫、徐志摩等都成了田汉每周举行茶话会时的座上宾,字字珠玑的闲谈,往往让围坐四周旁听的青年社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影响了信仰的恋人
1930年,这位从民间单干起步的戏剧家,不再满足将创作仅仅沉浸在时代苦闷和彷徨中,他在《南国月刊》上发表长达十万字的论文《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言文艺创作者要斩截的认识自己是代表哪一阶级的利益。当年这位在舅父看来近乎选错专业的青年人,却在乱世里拉开了一道斗争的幕布,到底是谁改变了他的信仰呢?
在1929年,田汉认识了共产党的情报工作者张瑛,张瑛有一个为当时的人们更为熟知的名字,电影《渔光曲》插曲的词作者安娥,尽管这首插曲唱遍大江南北,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真实的身份。因为田汉已经是有名气的剧作家,但还没有党派,所以中共派安娥来影响田汉。
田汉很快被浪漫热情、满怀革命理想的安娥吸引,思想也开始被她影响,但当时田汉却还有着婚约。
因为逃婚而出走南洋的女教师林维中,因为非常仰慕田汉的才华,开始向他书信传情。两人在书信传递中开始培养起感情,并定下了婚约。1930年秋,安娥与田汉同居了,两人的同居的消息很快被林维中得知,在林维中和家人的逼迫下,田汉与定下婚约的林维中完婚。但田汉已经心向安娥不可挽回,他和林维中婚后并不幸福。
1937年7月全面抗战打响,不久上海沦陷,中国的文化中心转往西南后方,一路上田汉与安娥竟不期而遇,战乱终于让这对有着共同理想的革命恋人,走在了一起。
忘年之交与《义勇军进行曲》
1931年春,田汉应老朋友黎锦晖的邀请,到他主持的明月歌舞团观看节目。说实话,田汉对黎先生排演的这些轻歌曼舞兴趣不大。节目演至中间,一位年轻小伙子,拿着把旧的小提琴走上台来,演奏法国的《马赛曲》,年轻人的激情、昂扬的旋律,让田汉精神为之一振。这个小伙子就是聂耳。
演出结束后,田汉和这个比他年轻14岁的音乐家结成了忘年之交,开始了他们短暂而多产的合作。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田汉收到消息后非常难过。
1935年,随着影片《风云儿女》的上映,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风靡全国。由北平南下做救亡宣传的学生们,各地鼓吹抗日救国的青年男女们,甚至像沈钧儒那样的爱国老人们,都传唱着这支歌。
当时,田汉在文艺界的地位和影响对国民党当局而言,他的名字就等于共产党,他因此被捕入狱。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打响,国共再度合作,9月21日在南京被国民党当局软禁了两年多的田汉,才重获人身自由。
领导剧社,为抗战呐喊
1940年,田汉在桂林领导了新中国剧社,成为大后方宣传抗战的一把利器。当时剧社面临着生计问题,甚至到了开不起饭、剧社成员只能到朋友家“蹭饭”的地步。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剧社排出了《秋声赋》。在《秋声赋》里,田汉把个人爱情的苦闷写入戏剧,他渴望剧中人能走出个人小情感,走向为抗战服务的大世界,因其触及时代沉闷的空气,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共鸣。
1944年2月,日寇正逼近桂林。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发起了一次戏剧展览会,这场戏剧省会历时三个月,有近三十个戏剧团队到来,观众达十多万人次,在国土逐日沦丧的中国,这场省会,像一声响亮的号角,唤起人们对抗战必胜的信心。
剧展结束那一天晚上,人们在艺术馆广场举行了狂欢,然而恰在此时,日寇四犯湘北,第四次长沙会战打响了,桂林形势骤然吃紧。1944年冬,在日军的疯狂攻势下,桂林,柳州相继失守,十万难民人潮百里,迎着寒风向贵阳方面奔逃。田汉到了贵阳以后,利用他的威望在贵阳办起了一个文化人招待所,实际上就是一个救济站,用他的威望和国民党商量,怎么把逃到贵阳的人安顿下来。
建国后,批斗不期而至
建国后,田汉被任命为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和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田汉真正心系着的,仍是他花过多年心血并视之如命的戏剧艺术。1956年正是中国思想文化界渐趋活跃的时候,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7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全党整风逐步展开,并号召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一时间,大鸣大放大辩论进入高潮。
正当田汉满腔热情地帮助党“整风”,对文艺界充满信心的时候,突然间政治风向陡转。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同一天毛泽东亲自执笔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号召开展“反右派”斗争。此后批判会变得无休无止,1959年国庆后传达中央文件,要求联系本单位看谁有右倾思想,中宣部指示剧协党组批判田汉。
1961年6月,中宣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座谈会,讨论《文艺十条》的草案,周恩来呼吁民主作风,反对“一言堂”,提倡尊重艺术民主和艺术规律,并强调要尊重作家、艺术家,批评政治挂帅口号下出现的破坏艺术创作规律的弊端。该文件于1962年4月正式定稿为《文艺八条》,并由文化部党组、文联党组,下达全国文艺单位。令人意外的是,与此同时,一场更大的政治风暴正拉开序幕,首当其冲正是田汉领导的戏剧界。
文革蒙冤,被迫致死
在文革前夕,全国报刊上公开批判了田汉创作的《谢瑶环》,把田汉钉在了“彻头彻尾反党反社会主义反人民”的耻辱柱上。1966年7月,田汉和文化部、文联系统所有被打成牛鬼蛇神的大小官员,被关进社会主义学院过起集中营生活。
田汉遭到了野蛮的批斗,患有糖尿病也没有得到治疗,最终在1968年12月10日,背着叛徒特务的罪名,惨死在文革中。
夏衍曾说,田汉一生不知钱为何物。如果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那么田汉就是一块九成以上的金子。一生从事文艺事业的田汉,以不竭的精力和不息的激情,创作话剧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各种文字竟有1000多万言。很多人知道田汉而且终身不忘,是因为他是国歌的词作者,这个身份太大、太重,几乎掩盖了他另外的光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