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创作之我见
看了时下不少各个文学站的歌词创作,包括论坛精华区。首先是受益非浅,其次么,还是觉得有可以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或者说,使得'歌词论坛'更为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空间。这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从文学站管理员的角度,需要让歌词版在取向上更明朗,特别是要与'诗词版'有所区别;从广大网友的角度,当然是需要更用心的创作,写出更多有实用价值的歌词,让歌词创作的作品真正'可诵可歌'。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一点个人意见,才疏学浅,望不至于贻笑大方。
一、 歌词与诗词的区别
说到这个方面,我想提一下古体词。其实古体词创作和现在的歌词创作是极为相似的。'沁园春'、'江城子'、'蝶恋花'、'浪淘沙'等等词牌,其句式是固定的,古体词讲究律列,由不同的文人依其版式填入不同的内容。它与唐诗的区别主要在于工整性,唐诗的律列一般都相对固定在五言、七言,这是一种用来诵读的文学艺术。而我们在阅读宋词的时候遇到的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式、疏疏密密的韵脚,就会觉得一种音乐感。确实,据考证,古体词的词牌原本都有固定的曲式一一对应,虽然这些音乐唱法几乎没有留存下来,但不可质疑的是,古体词确实是古代的一种用于歌唱的文学艺术。
那么,古体词创作与现代歌词创作的区别在哪里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区别并非文学,或者说主要并不在于文学表现形式的革新(即使最新潮的R&B曲风都有类似《东风破》这样复古风的作品),而在于音乐形式的极大自由化和个性化发展。
粗略概算了一下,宋词常用词牌现今为人所知的大体五十至六十个,多不出一百个,也就是说,当时全国的文人都围绕这一百种以内的曲式进行创作。这种现象带来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一首词,它所表达的情感,无论是快乐、悲伤、积极、消极,全由文字作者,也就是词人所左右。所谓曲式只是为固定格律而存在的框架物,而泯灭了其作为艺术的功用。所以,同一词牌的作品,既可以写得气势磅礴、也可以弄得小里小气。这或许正是宋词最终只留下文字的原因吧。
反观如今的歌词创作,无须我多言,歌与词的关系就如同水与鱼,从某种程度上,音乐的重要性甚至要超出文字本身。好的音乐能让人一听便感受到其中所蕴涵的情感,歌词则更多之是对音乐表现情感的丰富和诠释,当然,也存在反过来先创作歌词的情况,这时候好的歌词也必须通过与之切合的音乐才能让人产生强烈共鸣,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基于以上的看法,我期待我们的歌词创作能更多地将音乐和文字结合起来,可以搞一些固定单曲的填此比赛,或者为某些特别好的歌词征集音乐。总之,由于客观上文字写手相对更多的现实,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音乐作者加入进来,以期真正展现歌词创作的特色,而不是都停留于低级别诗词创作的孤芳自赏之中。
二、 作为歌词作者的团队意识
如今的社会各个行业都讲究teamwork,即团队协作,歌词作者当然也不能幸免。对于创作歌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与曲作者的合作。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应当在创作的最初就建立这样的意识。
或许有人会问,在没有曲作者的情况下,找谁去合作呢?或者说,为什么不能我们先写歌词,让曲作者来迎合我们呢?
**** Hidden Message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