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eryMeni 发表于 2015-3-4 13:34:51

歌词创作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在歌词创作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赋、比、兴方法之外,由于多年的创作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创作上的表现手段。这些手段经过不断总结和提炼,形成了新的经验,构成了新的表现方法。下面就常用的几种分别加以介绍。
    (一)夸张的手法
    夸张的手法,在诗歌创作中也是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所谓夸张,就是用一种被表现事物的形象去表现它,也就是用超过限度的形象来比喻被表现的事物,借助夸张,突出被表现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如“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光未然:《黄河颂》),把黄河的波涛说成是“万丈狂澜”,就是使用夸张的手法。被夸张的黄河波涛,形象显得更加高大,气势显得更加雄伟。再如“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掐千万丈”(桂涛声:《在太行山上》),也有同样的艺术效果。这种夸张的手法,不仅不会使被夸张的艺术形象受到损害,而且会使人感到更真实、更可信。正如刘勰所讲到的:“壮辞可得喻其真”。
    再请看吴宗海的《热血歌》:
      热血滔滔,热血滔滔,
      象江里的浪,
      象海里的涛,
      常在我心里翻搅。

    这段歌词,为了表现中华民族抗击侵略,抵御强暴,用“滔滔”来形容热血的沸腾,已经具有夸张的意义。但词作家觉得还不够,又用“象江里的浪,象海里的涛”进一步夸张,这样就更增强了热血滔滔的形象性。
    夸张的手法,往往是和“比”的手法结合使用的。如上面那首《热血歌》,就是把热血滔滔比作“江里的浪”,“海里的涛”,使用的既是夸张的手法,又是比喻的手法,是在比喻中夸张。同时,夸张不是无限度的虚夸,一定要有坚实的生活基础,要从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出发。鲁迅先生曾经讲过:“‘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这一段话,讲出了夸张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那就是要“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
    (二)烘托的手法
    烘托的手法,是为了加强作品的形象性,突出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利用与作品艺术形象相关的事物,来渲染、映衬、突出作品的形象性,感染性。如前面讲到的《英雄的赞歌》这首歌词,就是用“青山侧耳听”、“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等形象,来烘托人民战士“舍生忘死保和平”的伟大精神。被烘托的事物的形象更高大、更完美,更具有感染力。这种烘托手法,在古代乐府诗中就有所运用,如《陌生桑》中的一段描写: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这一段描写,就是为了渲染罗敷的美貌,从侧面进行烘托。通过路上行人的“下担捋髭须”,“脱帽著帩头”和“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几个描写,衬托出罗敷的美丽。这就比正面去讲罗敷如何美貌更有感染力,更有艺术效果。烘托的手法,还可以正面去描述,如孙师毅的《聂耳挽歌》:
      风在呼,海在啸,浪在相招,
      当夜在深宵,月在长空照,
      少年的朋友,
      他,投入了海洋的怀抱;
      被吞没在水的狂涛,浪在高潮。
歌词一开头,就用烘托的手法,描绘出“风在呼,海在啸,浪在相招”这样一个大海的气势,让人们看到波涛汹涌,狂风怒吼的情景。这样,就为聂耳的不幸遇难描绘出一个险恶的意境。夜深更阑,长空明月,又烘托出这种意境的凄惨,从而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烘托的手法和比喻手法有些相近,但它不是通过比喻的角度来达到加强作品的形象性,而是从烘托的角度突出作品的形象性。这有些象“众星捧月”的方法,用次要的事物来陪衬、衬托所要表现的主要事物。
    (三)重复的手法
    重复的手法,是通过重复某一段落、某一句式或某一词语的方法,突出歌词作品的形象性。
    1、段式的重复
    在歌词作品中,段式的重复在音乐上具有副歌性质。如王莘的《歌唱祖国》一词的A段:“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一段歌词,是作品的核心段落,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为了突出这一核心段落,词作家用整段重复的写法,给听者或唱者以深刻的印象。段式重复,也可以作为副歌的形式多次反复,如《国际歌》中的副歌。
    2、句式的重复
    在歌词作品中,句式的重复能够造成回环往复,余韵深远的艺术效果。有的每段首句是重复句,如《挑担茶叶上北京》中的“桑木扁担轻又轻”;《延水谣》中的“延水浊,延水清”;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中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有前一段尾句和后一段的首句是重复句,如《不见英雄花不开》一词,第一段的尾句“金花银花遍地开”,在第二段首句作了重复,第二段尾句“金线花布运山来”,在第三段首句做了重复。有的为加强句式的力度连续重复,如“咱们工人有力量,嗨,咱们工人有力量”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等。有的为了取得余韵深远的艺术效果,把结束句作多次重复,造成一种留连往返,缠绵不断的艺术意境,如日本一首流行歌曲《世界多美丽》的结束句,就将“我俩在一起,世界多美丽”这句歌词重复了四次。
    3、词语的重复
    词语的重复,可以达到语言简练的艺术效果。请看《南泥湾》一词中词语的重复:
      花篮的花儿香,
      **** Hidden Message *****    所谓对偶,是针对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内容相关的两个句子而言的。两句互相衬托,互相补充,互相对照,组成整齐对称的句式形式。对偶手法又分为正对、反对、扇对、流水对、单句相对等种类。
    1、正对
    正对,是内容相同,意义相近的对偶句。如《漓江春雨》一词(盾生词)中的对偶句:
      青山着手迎远客,
      碧水含情送佳宾。

    这样对偶属于正对,“青山”对“碧水”,“着手”对“含情”,“迎远客”对“送佳宾”,两句描写的都是漓江风光。
    2、反对
    反对,是指两句意义相反的对句。比较突出的例子是鲁迅先生的诗《自嘲》中的名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一对意义完全相反的对偶句,表现出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和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种看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尽然。在古代和现代的诗歌作品中,正对的例子是很多的,其中也不乏优秀的对偶句。
    3、扇对
    在对偶的手法中,还有一种叫扇对。所谓扇对,就是隔句相对,是第一句与第三句相对,第二句与第四句相对。这种手法,在《诗经》时代就已经使用,如《小雅·昔我往矣》: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这首作品,就是第一句“昔我往矣”与第三句“今我来思”相对;第二句“杨柳依依”与第四句“雨雪霏霏”相对。在现代歌词作品中,使用这种手法的例子也有,如肖华同志的《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中的《到吴起镇》:
**** Hidden Message *****


JefferyMeni 发表于 2015-3-4 13:35:08

这两句歌词,除了上下两句有对偶的性质,本句中也都成对。上句的“响雷”对“金鼓”,下句的“扬波”对“和声”。
    对偶的手法,在歌词创作中是常常碰到的。上述几种方法,只提供给初学者参考,使用起来一定要注意用得恰到好处,否则,过分雕琢,就会流于形式主义的泥沼。
    (六)设问的手法
    设问的手法,在《诗经》时代就开始使用了,如《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这首《式微》,就是采用设问的手法。作品一开始,首先提出“天晚了,天晚了,我们为什么还不能回家呀?”接下去回答:“要不是贵族老爷差事多,为什么总在露水中劳动!”“要不是养话贵族老爷的贵体,为什么总在泥泞里干活!”借以表现人民对贵族老爷的奴役和压榨不满。在民间歌谣中,设问的手法是经常使用的,那些“对歌”、“赛歌”、“盘歌”往往是通过问答形式表现的。设问有自问自答和互问互答等形式。
    1、自问自答
    自问自答,一般表现在独唱、齐唱作品中。《国际歌》中的“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是典型的自问自答形式。有些歌词本身是问句,同时也是答句,如“谁愿意做奴隶?!谁愿意做马牛?!”这样的问句,实际上本身就做出了回答,从其语气上就已经表明,是不愿做奴隶,不愿意做马牛。有的前边先作出问答,最后才设问,如《开路先锋》:
      不怕你关山千万重,
      几千年的化石,
      积成了地面的山烽!
      ——前进没有路,
            人类不相通。
      是谁,障碍了我们的道路,
      ——障碍重重?

    有的作品通篇都是采用设问的手法,如贺敬之的《七枝花》。有的歌词作品标题就是《问》(易韦斋词),然后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你知道你是谁?
      你知道华年如水?
      你知道秋声,
      添得几分憔悴?
回答只是“垂!垂!垂!垂!”接着词作家又问:
      你知道今日的江山,
      有多少凄惶的泪?
      你想想呵:对、对、对。
全词几乎是用“?”——问号组成的,只用“垂”、“对”做回答,具有很好的含蓄效果,给人留下了充分回味的余地。
    2、互问互答
    互问互答,就是你问我答,我问你答,如《黄河大合唱》中的《河边对口曲》:
      张老三,我问你,
      你在家乡在哪里?
      我有家,在山西,
      过河还有三百里。

    这首歌词,全词都是采取互问互答的手法,表现中国人民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痛苦心情,以及坚决打回老家去的决心。互问互答的手法,在民间歌谣中用得很广泛,象山东民歌“对花”、云南民歌“猜调”等。特别是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壮族的“歌圩”,西北的“花儿会”,几乎都是以山歌问答的形式出现的。这种手法,在广西壮族歌舞剧《刘三姐》中的《对歌》一场运用得极为成功。
    (七)序列的手法
    序列手法,有以时间为顺序排列的手法,如《五更调》、《四季歌》等;有以数字为顺序排列的手法,如《十唱红军》、《十绣》等。这种序列手法,在《诗经》中就有所使用,如《豳风·七》就是用时序的手法完成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八月萑苇”,“四月秀,五月鸣蜩”等,都是按着当时人们生活和生产上的感受写成的。有的作品把时序和数序结合运用,如陕北民歌《三秀金匾》:
      正月里闹无宵,
      金匾绣开了,
      金匾绣咱毛主席,
      领导主意高。

      二月里刮春风,
      金匾绣的红,
      金匾上绣的是,
      救星毛泽东。

      一绣毛主席,
      人民好福气,
      你一心为我们,
      我们拥护你。

      二绣总司令,
      革命的老英雄,
      为人民谋生存,
      能过好光景。

      三绣周总理,
      人民的好总理,
      鞠躬尽瘁为革命,
      我们热爱你。

    这首歌词,开头用正月、二月,接着是一绣、二绣、三绣等序列手法,歌颂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八)衬词的运用
    所谓衬词,就是对歌词中主要语言的陪衬和衬托。衬词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运用得恰到好处,会增加作品的形象性和色彩性。衬词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总括起来有下列几种用法。
    ①形象作用,用于增强作品的形象性,如孙师毅的《牧羊女》;
      咪咪咪,小羊!
      咪咪咪,小绵羊!
      快出来,别往草里藏!
通过衬词“咪咪咪”的形声作用,模仿小羊叫声,增强作品的形象性。与此相似的还有沈心工的《月下蛙声》:
      谷谷谷谷谷谷,谷谷,
      月下蛙声仿佛穷人哭。
也是通过衬词“谷谷”的形声作用,模仿青蛙的叫声,加强作品的形象性。
    ②反复运用,目的是加深作品的感染性,如安娥的《卖报歌》: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每段歌词都用“啦啦啦”的衬词做开头,反复运用,加深作品的感染性。再如孙师毅的《开路先锋》:
      轰!轰!轰!
      哈哈哈哈!轰!
      我们是开路先锋!
      轰!轰!轰!
      哈哈哈哈!轰!
      我们是开路先锋!
也是通过“轰、轰、轰”衬词的反复运用,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③加重语气,增加作品的鲜明性,如光未然的《黄河船夫曲》:
      咳哟!
      划哟!划哟!划哟!
      划哟!冲上前!
      划哟!冲上前!
通过衬词“咳哟”加强力度,鲜明地表现出黄河船夫和惊涛骇浪搏战的紧张战斗情景。
    ④突出风格,加强作品的色彩性,如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正月放马呜噜噜的正月哟正,
      赶起马来登路尼程咦哦登路尼程。

    这首民歌,就是用“呜噜噜的”、“咦哦”等衬词,突出地方风格,增加作品的色彩性。此外,象维吾尔族常用“来来来”(“来”左边有个“口”旁),蒙古族常用“啊哈嗬依”等衬词,来加强民族风格的色彩性。
    另外,有的衬词用在作品的开头,如《卖报歌》、《月下蛙声》;有的用在作品的中间,如陶行知的《锄头舞歌》:
      手把着锄头锄野草呀,
      锄去野草好长苗呀!
      咦呀嗨,呀呼嗨。
      锄去野草好长苗呀!

    有的用在作品的结尾,如蒲风的《码头工人歌》:
      搬哪!搬哪!
      唉咿哟嗬,唉咿哟嗬!
      唉咿哟嗬,唉咿哟嗬!

    有的作品开头和结尾都用衬词,如《黄河船夫曲》和《开路先锋》等。
    上述一些表现方法可以互相结合使用,这样会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如《日落西山》一词,就是比喻与设问结合运用的手法,用“哪一个山上没有树?哪一个田里没有瓜?”的设问,来比喻“哪一个男子心里没有情?”《锄头舞歌》使用的是衬词与重复结合的手法,用“咦呀嗨,呀呼嗨”的衬词,过渡到“锄去野草好长苗呀”的重复句。
    总之,歌词创作的表现方法是十分丰富的,各种方法之间又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也就是说,这一种手法中又可能包含着另一种手法。如夸张的手法,往往要通过想象丰富的比喻表现出来,而神话化的手法又需要通过夸张来完成。但是,不论表现方法如何丰富,如何复杂,对其手法的运用必须服从于艺术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描绘。当然,表现方法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前进,人类的社会生活在发展,作为表现时代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的表现方法,也一定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实际上,这些艺术的表现方法都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需要我们去发现它、概括它、提炼它,使之为歌词创作服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歌词创作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