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茸 发表于 2015-1-16 14:17:35

谈两则失败的广告

       有两则广告,我一见到,就凭第一感,觉得有问题。      先说第一则,它是一个公益广告,我是通过我所在的这个城市的电视看到的。先播放若干非法摩托车营运者(这个城市的人,一般称其为“搭客仔”)的镜头,然后打出几行字:“不要将你的生命交给陌生人。”推出这个广告的动机是良好的,可这句话,太值得推敲了,越想越别扭,试想,我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坐轮船、坐缆车等等,我何尝认识那些司机和操作员呢?您见过这样的人吗?在买飞机票、火车票等等票时,这样对售票员说:开这个航班(这趟列车)的是不是我的二大伯(或三小姑、四大舅、五小姨等等)?我不能把我的生命交给陌生人。我想那个售票员会笑疼肠子,向此人要医药费啊。我不知道这个广告是如何“出街”的,明显有毛病啊。殊不知,你不知道非法营运者的名字,你和他互为陌生人,但你同样和其它合法营运者也是互为陌生人啊,问题的要害是合法与否,而非什么陌生人,熟悉人之类,其实,直接点明“非法”即可,既简单,又有说服力。比如,可以这么说:“不要将你宝贵的生命交给非法营运者。”因为乘坐的是非法的交通工具,所以,在人身的伤害、财产的损失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非常大,完全没有保障等等,要在这些方面加以感性与理性的“广而告之”才能使公益广告深入人心,使人受益。       再说第二则,它是我所在的这个城市的一个商业银行所做的“自我推销”广告。原来张挂在银行门口,现在没看见了,是否有高人指点,我不得而知,反正我当时看了,是颇感滑稽的,是这样的一句话:“某某商业银行,某某(所在城市名称)人自己的银行。”这不是好笑吗?谁不知工行啊,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还有农行、建行、中国银行等等,它们的网点遍布全国,它们就是全国各地的“某某(凡所在地名称)人自己的银行”,难道一个人把钱存到工行、农行、建行、中国银行等银行去,就等于不是存入“自己的银行”,而只有存入冠以当地城市名称的商业银行才算是“自己的银行”,这是什么逻辑啊。我国的银行利率都是全国统一的,所以,什么按地域搞“自己的银行”有什么吸引力呢?这与地方的传统饮食是完全不一样的,各地的传统饮食有某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大众无意识情结,而银行却完全不受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之限,各地的传统饮食与当地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土人情、深厚的人文积淀等等有着血肉般的联系。你可说某个“老字号”是某某地方人的骄傲,你可说,我们当地的嫁娶一般都在这个城市的某某“楼”、某某“居”、某某“酒家”之类,但如果身处一个通用性极强的行业,有那么多“巨头”而且由国家掌握“话事权”的、相对“垄断”的行业,你还搞那小家子气的“自己人的什么”之柔性诉求,诚贻笑大方,徒劳无功矣。       由此,我想到做广告,如果一味自我陶醉,不站在广大受众的角度来想来做,可能就会失败,效果说重点儿是适得其反;说轻点儿是事倍功半。做广告,能不慎哉?

郑子良 发表于 2017-9-4 19:46:01


分享,谢谢楼主发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两则失败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