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歌的创作背景是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1943年3月,国民政府立法院公布新的《兵役法》,扩大了征兵范围,缩小了缓役者范围;鼓励青年学生参军,规定学生服役期间保留学籍,使得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消除了学籍的顾虑。 1943年11月23日,四川省三台国立东北大学以赵惠中为首的28 名师生和各中学学生百余人向该县政府请求参加远征军杀敌。1943年11月15日,四川省军管区中将参谋长徐思平出席东北大学“总理纪念周”,发表演讲,谈到在驻印军方面要求知识分子参加的理由,称此乃“加强远征军,打通滇缅路”之需要。当场就有15名男生,4名女生申请参军。徐思平上书蒋介石,建议将青年从军运动推广至整个国统区。 1943年12月,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役署颁布《学生志愿服役办法》,规定:“凡中等学校以上学生志愿服役,应由学生以年满18岁以上为限 ”。 1944年9月,蒋介石号召“十万知识青年从军”,颁布了对知识青年从军的许多特殊优待条例,如对在职人员停职留薪;学生保留学籍;家庭受抗日军人家属优待等。政府在社会上大造声势,报纸、标语加大宣传。 蒋介石1944年10月12日说:“第一,要使一般社会公民改变其过去对于兵役的心理,从而踊跃应征,来充实作战的实力。第二,要使社会民众改变对于中国国民党的态度,认识中国国民党牺牲的精神,因之接受国民党的领导,共同来完成革命的使命,这两层用意后者尤重于前者。 1944年10月21日,蒋介石在知识青年从军大会上,发出了令青年热血沸腾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一时间在很多地方形成知识青年从军热潮。 此后,青年远征军陆续开赴前线,至1946年秋复员。据曾任知识青年从军、青年军编练总监部副监的黄维在《关于青年军的回忆》一文,在从1944年9月动员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陆续征集入伍的知识青年近十万。 青年远征军入伍训练期间为 3 个月,训练科目由兵器到战术,学科、术科及思想并重。青年远征军亦分炮兵、步兵、工兵等。入营后,当以学历、体格、志愿等项为标准而编组训练。经过短期训练后,各师正式纳入正规军编制。青年军 9 个师分别归属于中国远征军第 6 军、第9 军、第 31 军,另外有相当一部分调入新 1 军、新 6 军、第 5 军、辎重汽车第 14 团、第 15 团、宪兵教导第 3、4、5 团、伞兵总队、译员训练班、无线电训练班及派赴美国受训的海空军等单位,共计1.877 万人。其中,第 201 师赴印受训者为 500 余人;第 203 师赴印受训者为 250 余人,充译员为48 人,保送航校受训者为 4 人;第 204 师赴印受训者为 1074 人,第 207 师赴印受训者为数百人。拨给印缅远征军的青年军总数在 1 万余人,在印度受训结业后很快派到印缅前线担任交通运输、坦克车兵等技术兵种工作。青年军先后参加了缅北大反攻、如密支那、八莫、南坎、腊戌诸战役,对打通中印公路发挥了积极作用。 歌词 曲不详 词作者:远征军新一军青年战士 君不见,汉终军①,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②,绝域轻骑③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④,岂让儒冠误此生⑤? 况乃国危若累卵⑥,羽檄⑦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⑧, 一呼同志逾十万⑨,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⑩! 注释及典故出处 ①终军,姓终名军,字子云,汉武帝时人。汉书有传言: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 下。”然终为南越所害,亡时年仅二十余,时人称为“终童”。终军是济南人,现在济南有终军广场。南越国都番禺(今广州市),为南越郡龙川令赵佗所建,佗亦汉人,籍在河北。 ②班超,姓班名超,字仲升。父班彪,兄班固,姊班昭,人称曹大家(gū)者,皆汉之史家。超为抄书小吏时,曾望立功异域以取侯封,故投笔叹息:安能久事笔墨乎?明帝永平十六年,仅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安五十余城,凡经略西域三十余年,封爵定远侯。 ③轻骑催战云,指班超和郭恂率领三十六名部下出使西域,恩威并施,以强力的手段,多次协助西域各国抵抗匈奴以及亲匈奴国家的入侵,使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都归附了汉王朝。有名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 语出《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危,高峻也。孔子原意当为表现君子精神的言行,所处为开明盛世,可尽情表现,但邦无道时,说 话要小心,但却不能做君子不该做的事,也就是说无论何时行事一定要端。歌出之时,逢国家急难,意欲鼓励青年表现出古之士的高尚精神。 ⑤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第一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诸如“百无一用是书生”等不过读书人之牢骚,此处引用当为激将。 ⑥累卵,堆迭的蛋。比喻极其危险。语出《战国策·秦策五》 “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⑦羽檄,鸡毛信也,常指通报战事的急信。鲍照诗《代出蓟北门行》的第一句“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最后一句“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不知道作者是否有此联想。 ⑧仿《木兰辞》“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句(整篇诗作的叙述亦仿《木兰辞》),仍用班超投笔从戎典。 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正是知识青年从军时的号召。 ⑩仿唐代诗人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句,鼓舞知识青年参军抗日。 歌曲赏析 历史上的《知识青年从军歌》的词曲作者均不详,歌曲最早出自中国驻印军新一军,歌词源自一名中国士兵在印度蓝姆伽基地训练师所作的诗,时任新一军副军长的国军名将孙立人曾对这首歌曲颇为赞赏1 。 《知识青年从军歌》的最大亮点,在于其辞藻华丽、典故丰富的歌词内容,几乎每句歌词都有诗词典故,读起来琅琅上口。 该歌曲歌词极富感染力,广泛应用历史典故,极富中国特色,使一名矢志精忠,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使听者顿觉血脉贲张,既唤起听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又激起了听众建功军中,光耀门楣的渴望,但是,歌曲由于主要针对知识青年,字里行间无可避免的流露出知识青年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未免有些脱离实际,但是,瑕不掩瑜,这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抗战歌曲。 误传 《知识青年从军歌》曾长期被误认为是国民党新一军军歌,实际上真正的新一军军歌是下面这一首。2005年,中央电视台为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播出了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记忆的证明》。这部电视剧中,被日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团长周尚文,就是唱着这首歌曲出现在观众面前的。遗憾的是,这首真正的新一军军歌几乎没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其中原因,可能是因为歌词虽然简洁明朗,作曲却不是很出色,音调低沉,与人们心中军歌调子高亢嘹亮的特点不相符合吧,算不得是一首好的军歌。 新一军军歌曲:应雪痕 词:孙熙泽(孙立人父亲) 吾军欲发扬,精诚团结无欺罔, 矢志救国亡,猛士力能守四方。 不怕刀和枪,誓把敌人降, 亲上死长,效命疆场,才算好儿郎。 第一体要壮,筋骨锻如百炼钢, 暑雨无怨伤,寒冬不畏冰雪霜。 劳苦是寻常,饥咽秕与糠, 卧薪何妨,胆亦能尝,齐学勾践王。 道德要提倡,礼义廉耻四维张, 谁给我们饷,百姓脂膏公家粮。 步步自提防,骄纵与贪赃, 长官榜样,军国规章,时刻不可忘。 大任一身当,当仁于师亦不让, 七尺何昂昂,常将天职记心上。 爱国国必强,爱民民自康, 为民保障,为国栋梁,即为本军光。 重要演出 我的团长我的团宣传海报 我的团长我的团宣传海报 《我的团长我的团》(下面简称《团》剧)第八集:龙文章率领的远征军残部一路苦战,撤抵国境南天门时,却在怒江边因身份不明被阻,阿译少校急中生智,指挥众人唱起了这首歌,以证明己方是真正的中国军队。 由于年代久远,该歌最初的曲调如今已经失传,剧中阿译少校等人从“君不见”唱到“誓扫倭奴不顾身”的那一部分,用的是其实是《新四军军歌》的曲调。 《团》剧中这一幕虽然气势磅礴,场面感天动地,催人泪下,但该剧展现的是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后的大撤退,时间是1942年至1943年。而《知识青年从军歌》问世的时间是1944年,因此,让第一次入缅归国的远征军残部唱响一年后的歌,显然是该剧还原历史的一处硬伤。但毕竟瑕不掩瑜,《知识青年从军歌》仍是难得一见的优秀抗战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