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亦称“高足乔”、“扎高脚”。踩高跷、扎高脚扭秧歌,实为秧歌的一种,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春节技艺表演,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出现。《列子·说符》中云:“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踁,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赠金帛。”可见,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前,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而且还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几种,最高者一丈多,最低者也有一尺多。据唐杜佑《通典》记载:“北魏有‘长趫’之说。”到了宋代出现了踏跷,而清代则曰高橇、踏跷。 清代,高跷已是正月里重要的文娱活动项目之一,当时的《百戏竹枝词》日:“农人扮以村公村母,以木柱各二,约三尺,缚踏足下,几于长一身有半矣。所唱亦秧歌类。”可见这种扎高脚之戏,即今日之高跷秧歌。《扎高脚》之词为: 村公村母扮村村,履齿双移四柱均。 高脚相看身有半,要知原不是长人。 踩高跷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其一 高跷源于古代先民为采集树上野果的一种技能性措施。在上古时代,农业还不十分发达,那些还生活在山洞里的先民们,为了生存.对于树上的野果往往难以采摘,在长期的摸索中,发现当把自己腿上绑上两根长棍时,不仅不影响自由活动,而且可以采摘树上的野果。久而久之,当初这种谋生的举措,便相沿成踩高跷的风俗。 其二 传说,从前城里的人和城外的人,每年春节都要合伙举办社火活动。有一年,城里和城外人准备好了社火,计划着沿街串巷大闹一番。可是新来的县太爷是个诡计多端的坏东西,他想借举办社火搜刮民财,大捞一把,但又无法说出口,于是便以“联办社火,会影响盛世之安宁,甚至会引鬼入城”为借口,下令守门人将西、南、北三面城门都关闭,只放下东面护城河上的吊桥,规定凡过此桥者,得先付桥费,否则不得入城。 城里和城外人得知进出城门要交银钱的消息,十分气愤,决定这年的社火就不联办了,只好各办各的。城外东关有位足智多谋的高参,他想:这个新县令实在太可恶。不办吧,当然这个狗官想捞钱的黄粱美梦自然就会破灭,可大伙气愤难以平息,同时这个传统习俗就会破坏,会伤害城里城外群众的感情……他一夜没合眼,非要想个办法治治这个狗官不可。就在即将拂晓时,他突然看到他家墙上挂的《松鹤遐龄》图,由此联想到,如果自己也能像白鹤一样有两条长腿,不就可以过河了吗?于是他就找来两根又细又长的柳木棍,做上脚踏,绑在两条腿上,拄着竹竿沿城试走一圈。天色大亮时,他踩着木棍走下了护城河,守吊桥的一见此状,急忙报告县太爷。县太爷的手下人簇拥着县太爷要看个究竟,当他从墙垛口探身下望时,被后面涌上来观看的人拥下了城墙,掉进了护城河。手下人为救县太爷,就放下了吊桥,城外的社火队伍乘机涌进城内,从此社火队里就又多了一个节目——踩高跷。 高跷皆属木制品,即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安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用绳索绑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舞剑、劈叉、跳凳、过桌、扭秧歌等。在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小子、憨媳妇、尼姑、和尚,还有戏曲角色如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鬼等。他们边走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 晋南万荣县太赵村,在上个世纪50年代,表演的高跷“十不闲”很有特色,备受当地群众喜爱,影响很大,成了这里正月十五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每次演出,河津、稷山等地邻村百姓,都要扶老携幼,接踵而来。这个表演是由十几个扮成农村妇女形象的高跷队模仿妇女纺纱、织布,惟妙惟肖,歌词贴近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充分表现了翻身后农村妇女纺纱织布支援前线的动人情景。其歌词如下: 引子(组长唱): 纺织小组十不闲,正月十五没停产。 叫声诸位姐和妹,快快歇歇看月圆。 折花者(与组长同唱): 桂花娃娃手儿尖,低头细瞧把花拣。 叶叶柴柴全除掉,棉花才能真正好。 弹棉花者(与组长同唱): 张大嫂快快过来,听我把话说端详。 要想棉花弹得好,续棉匀敲不能停。 搓棉花者(与组长同唱): 巧手搓花你精通,粗细均匀要一样。 不能松来不能紧,这样花条才好纺。 纺线者(与组长同唱): 纺线高手王婷婷,我这组长把你访。 棉线纺得这样好,快把经验讲一讲。 浆线者(与组长同唱): 牛儿嫂嫂本事强,浆线浆得出了名。 一斤水来四两面,揉出线子匀又光。 绕筒者(与组长同唱): 绕筒经验头一条,两头低来中间高。 飞车旋转不能快,不紧不松应记牢。 缠穗者(与组长同唱): 黑丑婆娘王旦旦,一天缠穗二斤半。 照你这样着实干,一朵红花挂胸前。 拐线者(与组长同唱): 拐线刘妈叫冬冬,日夜拐线忙不停。 为啥干劲这样大,心里常想毛泽东。 织布者(与组长同唱): 织布能手数慧慧,手中梭子快如飞。 如果观众不服气,谁敢和咱比一比。 纳军鞋者(与组长同唱): 麻锥锥底实纳帮,战士见了喜洋洋。 送给亲人解放军,快把蒋匪消灭光。 尾声(大家齐唱): 毛主席朱总司令,他们二位给咱们真正办事情,他叫咱们翻了身,咱们应该去报恩,唉嗨唉,要加紧生产去报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