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总书记9日上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在学校主楼参观“尊师重教、筑梦未来--庆祝第30个教师节主题展”时,他在“教师世家”、“特岗计划”、优秀教师代表先进事迹等图片图表前驻足停留,听取介绍,不时插话询问。(新华网9月9日) 在看望过程中,习近平对语文课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当然,教材修订是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位教育专家、学者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进修慎重修订,不是某个人一句话就能决定其左右的。但是,和习总书记看法一致,笔者也对课本去古诗词不以为然。 诚然,近些年关于教材的任何修订都会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不改或改动少被指为墨守成规,改动多了又有数典忘祖的嫌疑;老文章多了说教材一成不变,为增加流行元素引进周杰伦的歌词又被批为媚俗。其实无论教材如何修订,都不可能令所有人满意,正所谓“众口难调 ”。毕竟,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是拒绝“一言堂”的,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所站的立场不同,观点也会千差万别。对教材修订的争议正表明了人们对教育的高度关注。 所以说,对教材的修订要慎之又慎。随着时代的变迁,影视网络等媒体的狂轰滥炸已经搞得整个社会都乌烟瘴气起来,多少年轻人是伴随着“超女”、“超男”、“中国好声音”等选秀节目长起来的,又有多少人深受这些栏目的影响,浮躁,失掉了心中那一片宁静,幻想着一朝成名,一夜暴富?李代沫的吸毒仅是冰山之一角,这些所谓的“明星”们还明面上或暗地里搞着更多更龌龊的勾当。这些对青年人都是极度恶劣的影响。 说起教育的责任,社会、家庭都不可推卸,学校、教师更是教育的主力军。唐代文学家韩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把“传道”放在首位,传授、教育道德观念,即是我们时下所说“思想教育”,这个是基础教育,德为先,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不可成才。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机制的制约,我们的学校教育逐渐失掉了思想道德这个基础,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了获得所谓更大的教育收益,而片面追求文化知识的传授。这是新时期整个教育的悲哀。 “读经典,做有根的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央视举办的“汉字大会”、“成语大会”,河北电视台举办的“中华好诗词”等节目,就是传统经典文化回归的表现。古诗词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其中深藏着古人的智慧,例如《锄禾》一诗就很好地教育孩子们从小爱惜粮食,《画》、《草》、《登鹳雀楼》……哪一篇不是朗朗上口、浅显易懂而又含义隽永?这种古诗词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把这些经典从课本上剔除的学者、专家们,你们真的懂中国传统文化吗? 诵读、学习古诗词是“与圣贤为友,和经典同行”。课本中的古诗词不宜做减法,应该多做做加法吧!(长江网 杨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