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20多年创作百篇歌词 歌词被央视采用著名作曲家铁源谱曲
都说音乐是最能洗涤人灵魂的艺术之一,爱音乐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而爱写歌词的人同样也是热爱生活的人。今年70岁的白志良就是这样一个用歌词来表达心中情感,来描绘心中美好梦想的人。20多年来,他将自己炽热的情感都化作歌词,共创作了百余篇歌词。白志良在家中创作。记者 张倩 摄
中文系才子爱上写歌词
12月5日,上午的阳光暖暖地透过窗照在了沙发上,白志良照例拿出自己的歌词本和笔一边思索一边写起来。“清晨我从桥上走过,桥下是美丽的浑河……”这是他刚刚在创作的一篇歌词《我为浑河唱支歌》。
白志良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是原镭射光学玻璃厂厂长,曾获得5项专利。业余时间,白志良总喜欢写一些东西、看看报纸。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都诉诸于笔端。1989年的一天,白志良尝试着写了自己的第一首歌词《家乡的消息》,随后刊登在《抚顺日报》上。
20多年来,白志良从未停止过自己的歌词创作,描写爱情的歌曲、歌颂家乡的歌曲……白志良用心感受着生活中每一件让他感动的事。
结识铁源交流歌曲创作
白志良不仅自己在写歌词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还因为写歌词结识了著名作曲家铁源。十几年前,白志良看到中央电视台在全国选拔《残疾会会歌》,他决定试一试。就这样,他和朋友董文一同用心创作了一首《残疾会会歌》,寄往中央电视台。没想到,数日后,他接到了电视台的电话,说他的歌词被采用了,并由著名作曲家铁源老师谱曲,将录制的歌曲寄给了他。得知这消息的白志良特别兴奋,立刻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也更增强了他写歌词的信心和动力。
而后,他通过自己的好友马登第找到了铁源,也因为这首歌词的机缘巧合,两个人成了朋友。白志良写完歌词后,总会去找铁源老师一起探讨交流,而每次,铁源老师也总会给出自己的指导意见。多年来,铁源老师也为白志良所写歌词谱了十几首曲子。每次,一首歌曲完成,白志良都如获至宝,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着这些歌曲。
写歌词重在寻找闪光点
爱写作的人,有的爱散文,有的爱小说,而白志良却始终如一地爱着歌词。写歌词在他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他也对歌词有着自己的理解。白志良说,什么叫歌词,简单的说,这个世界不能没有歌词,歌词是一幅美丽的画,有诗意,有意境,有立体感。而要如何写好歌词呢,白志良说,要有框架,要有充沛的情感。有人看不上歌词,觉得小,是豆腐块,而我觉得歌词很大,有大海一样的神情,写歌词要抓住生活中的闪光点,心中才能流淌出山泉般的诗句和美丽音符、动人的节拍。 {:1_1:}{:1_1:}{:1_1:}
支持老师!可以学到好的经验 老人家,了不起! 我 17岁 乐队今天成军第280天 280天里写了17首歌词。。。其中13首准备放进乐队第一张专辑!向老人家学习! 苦衷有乐,敬佩。 绝对支持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