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龚天鹏:把大师神化只能让古典音乐固步自封
龚天鹏,年仅22岁的青年作曲家,却拥有着“天才”和“大师”的双重美誉。今晚,他任驻团作曲家的上海爱乐乐团,将在上交音乐厅举行《复兴交响曲》·龚天鹏史诗交响巨作的世界首演。而昨天在武定西路的爱乐乐团排练厅,他接受了青年报记者独家专访,他冷静地说:“天才和大师都是很玄很空的概念,没有唯一的标准。”他还批判了目前古典音乐界把大师完全当做神的现象,“那是画地为牢,只能让古典乐固步自封。”龚天鹏的《复兴交响曲》,是目前上海唯一一个以交响乐探究中国梦思想的作品,由多达15个乐章组成,用上了105人的特大乐队,非常隆重。他说:“其实,对于一个艺术作品的质量来说,规模并不重要,但是,考虑到它的主题,我想尽可能把它做得壮观。”
然而,尽管是主旋律作品,但龚天鹏的处理方式,却是小口子切入、渐渐宏大,最后再用细节收回来。“这种思路在国内古典市场比较罕见,”他说,“但我不想花这么大精力,纯粹只做口号式的东西,你要让在场坐的每个人都找到存在的意义。”
乐队排练时的龚天鹏,坐在前面的桌子旁,闭目凝神,就像一位在等着收考卷的监考老师,丝毫不见年轻人的生涩。事实上,他在业内一直以天才的标签著称,但他并不感冒:“我不喜欢把天才这个词弄得太神秘化,天才肯定有,就是上天赐予你的音乐敏感度呗。但是,不是给你扣了一个天才的帽子,你就高高在上了,像神一样。我认为所谓的天才,无非就是应该珍惜上天赐予你的礼物,既然拥有了,就应该有一份社会的责任。”
然而,伴随着“天才”两字的,还经常有“小孩”两字。谈及自己的作品,他说:“对听惯了高潮放在最后的观众来说,很有可能不习惯——这个作品,最可能出现的,就是争议。他们会觉得,这是‘小孩’写出来的,这种结构、这个年纪,作品肯定是混出来的。”
他认为,这也是古典音乐界的通病,只爱封神。“拖古典音乐后腿的,是独裁性,”他说,“巴赫、贝多芬伟大,是他们一生一点一点将自己磨成了一个最高的境界,而不是因为他的名字是巴赫或者贝多芬,他们也有不完美的地方。” 支持!学习下里面!~ 谢谢老师!!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