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有多少种可能?
用音乐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有多少种可能?
作者|朱力克
随着近年来年轻人的民族意识高涨,国乐、戏曲、器乐、曲艺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瑰宝被更多年轻人熟知,并与流行音乐元素融合碰撞。
就在这个夏天,一场以非遗为主题的音乐赛事刚刚落下帷幕。参赛的音乐人把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创新融合,碰撞出奇妙火花。
10月9日,由文化旅游部非遗司恭王府博物馆、QQ音乐、阅文集团举办的“阅见非遗”征文及音乐大赛颁奖仪式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行。作为赛事的一部分,“乐见非遗”音乐大赛中陈亦洺等年轻音乐人获奖。“乐见非遗”是一种尝试,用年轻的方式解读非遗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去关注和了解传统艺术文化。
“乐见非遗”音乐大赛通过音乐创新的形式,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富有活力地传达给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与QQ音乐的跨界融合也拓宽了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QQ音乐聚集了海量的年轻人,并了解他们不同的音乐喜好,这使得音乐大赛更具包容性和代表性,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能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来。
01
赋予非遗新色彩
颁奖仪式上,一等奖的作品《如约》的创作者腾讯音乐人陈亦洺,与QQ音乐、天琴实验室的AI音乐伴侣虚拟人小琴一起,带来了现场表演。
这首歌从古树、奇石、回廊、小亭等具体意象,一直唱到跨越历史的山海与诗篇,在短短的歌词里展示出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唱出和先人把优秀传统“续写千百年”的约定。
*腾讯音乐人陈亦洺现场表演
“乐见非遗”是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音乐赛事。赛事旨在传承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音乐与非遗的创新结合,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生命。
大赛历时1个多月,吸引了众多演唱、作词、作曲、编曲等专业与大众音乐人参与,其中年龄最小的参赛者为5岁。赛事最终由陈亦洺的作品《如约》获得一等奖、叶青赛蓝的《窗花》与曾婷、刘雨函、郑歆己、朱怡然联合创作的《唢呐情韵:花轿行》分别获得二、三等奖。颁奖现场,他们获得了恭王府博物馆、QQ音乐、阅文集团联合颁发的“乐见非遗传播大使”称号,未来他们将成为QQ音乐重点培养的音乐人,得到奖金激励、相关培训及扶持。有趣的是,这次推介传统文化的比赛全程与QQ音乐先进的技术相伴。
*大赛颁奖现场(从左往右: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苏宁、叶青赛兰、陈亦洺、刘雨函、QQ音乐市场公关副总裁陈菲菲)
此次比赛由QQ音乐·银河计划和腾讯音乐·启明星作为独家音乐平台。音乐人通过登录腾讯音乐·启明星官方网站或微信小程序进行报名。所有参赛歌词,会先由机器+人工进行安全审核,QQ音乐会通过机器对音乐作品demo进行相似度扫描,保证作品的原创性。
入围作品将由腾讯音乐启明星PDM智能评分工具做一轮评分,通过人工智能的预测模型判断歌曲潜力,再由QQ音乐评委进行评分。其中PDM评分占30%的比重,评委评分占70%比重。
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的主题赛事并不少见,但与科技深度绑定,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发掘、推广传统文化的赛事,“乐见非遗”恐怕还是第一个。比赛不但通过新渠道吸引了大批年轻作者的兴趣,由真实音乐人与虚拟音乐人小琴共同演绎成品,更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俘获了相当的受众。
*大赛的音乐作品由真实、虚拟音乐人共同演绎
其实,利用新科技发掘、推广传统音乐,辅以多元的内容策划,助推品质音乐触达更多人群,QQ音乐已是驾轻就熟。
除了赛事外,在恭王府举办的展览中,由QQ音乐银河音效通过AI的方式,将现代流行歌曲生成以古琴的演奏形式,并通过QQ音乐“弹一弹”音游的形式与观众互动,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
02
用技术焕新国乐
2022年9月,QQ音乐携手冯满天、InCulture元驰文化等国乐艺术家与艺术机构,推出“国乐问天”金秋特别企划,甄选《闲弹》、《珠峰星空》等创新国乐佳作,并通过QQ音乐“线上品质音乐厅”直播了在上海天文馆进行全球首演的冯满天“国乐问天”天文艺术音乐会。
这场线上直播,就采用了全景声技术,模拟环绕声,让听众获得如在太空中遨游般的沉浸式艺术体验。同期,交互视觉艺术家Jung HyunMoon通过创意编程与音画互动,和听众一起深入宇宙。
“我第一次参加乐团巡演的时候,团里只有不到60人。”冯满天曾回忆,当时演出的条件远逊于现在,15岁的他和同事们“带着行李卷,带着洗脸盆”去演出。他没想到,自己的音乐有一天用这种全新的演出方式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从推出“国乐焕新”计划以来,QQ音乐就试图把新技术引入传统民族音乐,让更多人体会到品质国乐之美。这不但提供新的视听效果,还帮助经典作品的保存和传播,实现“活态传承”。
“听见数字山河”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就是在技术团队支持下,对文物级民族乐器和珍贵乐音进行数字化保存和活化。其中,对曾侯乙编钟复制件的音色采样,是我国首次对该编钟进行系统化、全方位、高精细度的音源采集。项目组还研发了“传统器乐数字化”微信小程序以展示乐器、乐音、乐谱等专业知识。
不少珍贵的乐种、乐谱因为缺少系统保护而消逝,保护工作迫在眉睫。而数字技术正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功能和价值。
在三星堆博物馆及央视网的支持下,QQ音乐还利用最新数字技术将中国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创作的《三星堆·神鸟》以“数字唱片”形式上线QQ音乐。作为国内首个“数实融合”的音乐作品,其中包含了数字唱片、实体黑胶和典藏卡的丰富形态,让国乐艺术以数字时代全新产品的形式向广大乐迷呈现。
近年来,QQ音乐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发力AIGC、推出虚拟人小琴等等,包括这次把新技术引入“阅见非遗”大赛中,种种创新不但让民族的声音得以延续、传承,在数字音乐时代得到再生产,也让传统音乐在年轻受众的眼中更加直观、鲜活。
03
让传统更加鲜活
除了科技的加持,更加创新的演绎和传播方式也是QQ音乐的能力所在。在推出“中国特色音乐专区”之外,QQ音乐也通过多种手段打破传统音乐的局限,让民族音乐作品以更时尚现代的形象进入年轻人群体。
一方面,QQ音乐通过与知名音乐人、艺术家以及专业艺术机构的合作,成功打造了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
比如,与国家大剧院音乐厂牌NCPA Classics、中央民族乐团共同推出的《壬寅虎啸——中央民族乐团虎年元宵节音乐会暨赴维也纳金色大厅二十四周年专场》限量纪念黑胶及CD唱片。1998年1月27日,中国戊寅虎年除夕之夜,中国民族音乐历史上第一次在有“音乐圣殿”之称的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展现风采。这场纪念音乐会不但“复刻”了1998年音乐会上奏响的传统民乐经典,同时也演绎了民乐创新力作。
另一方面,通过QQ音乐站内站外、线上线下渠道,策划一系列精彩的演出活动。
除了冯满天“国乐问天”天文艺术音乐会,2022年,QQ音乐还推出“南京国乐节QQ音乐线上专场”,携手南京民族乐团等专业艺术机构联合打造首届南京国乐节,关峡、吴玉霞、张列、方锦龙等40多位乐界大咖,横跨四个周末,汇集多场音乐会直播、大师演绎现场等音视频内容,让用户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循环回放、深度回味精彩表演。
*2022年南京国乐节部分专场演出
但真正让传统民族音乐重新活跃生命力,还是得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创作和传播中。
在“乐见非遗”之前,QQ音乐曾推出“后声·非遗剧种创新传承特别企划”,将非遗剧种结合当代流行、电子、摇滚、说唱等音乐形式进行改编融合。此外,QQ音乐还发起了“东方腔调—全民族音乐征集企划”,联合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的音乐品牌东方腔调,汇聚更多热爱中华文化、热爱音乐的新声代力量。
“乐见非遗”等一系列征集活动,旨在通过多种音乐风格的碰撞,鲜活地展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新技术新渠道的引入,也是为了方便更多年轻人接触到传统文化,听到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戏腔、国乐等的美。
一切的初衷,还是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民族音乐传播,让传统音乐不只封存在档案中,还应该鲜活地进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