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残雪居赔率榜第一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残雪居赔率榜第一
半个月后的10月5日,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将公布获奖结果。
大多数国人应该都一样,对此只关心两件事——
第一,是不是中国作家获奖?
第二,是不是自己熟悉的中国作家获奖?
根据英国博彩公司Nicer Odds的网站最新显示,当前排在赔率榜第一名的,是残雪,中国作家。(村上春树排第六)
根据英国博彩公司Nicer Odds的网站最新显示,当前排在赔率榜第一名的,是残雪,中国作家。(村上春树排第六)
和万年诺奖陪跑的村上春树情况类似,残雪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的常客,且在今年数次高居榜首。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曾说,残雪是位很特别的作家,是中国的卡夫卡,甚至比卡夫卡更厉害。
美国作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也说,如果要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她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残雪。
不过,如此盛誉,残雪在国内大众、乃至国内文学爱好者的认知中,却仍属冷门作家。她只会在每年诺奖颁布后,短暂地被媒体翻出来作为“遗珠”介绍一番,然后继续冷门下去。
01
残雪是谁
先用几个关键词来快速认识一下残雪吧——
女作家、小学学历、裁缝、哥哥邓晓芒、先锋文学。
1953年,残雪出生在湖南长沙。
曾任新湖南报社长的父亲给她取名邓则梅,但她不喜欢,后来自己改名为邓小华。而“残雪”,是她在开启文学之路后,又为自己取的笔名。
虽然生在书香之家,但特殊年代出生和成长的残雪,只有小学学历。
至于工作,残雪先后做过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代课老师、裁缝。
由此可见,残雪的文学之路,是绝对的“野路”。
残雪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于1985年,此后她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残雪在豆瓣上被记录的作品共有69部,而已七十岁的她还仍在稳定写作、出书。
02
难读懂的先锋文学
论及残雪为何在中国不火?答案可能只是“读不懂”。
残雪的好友兼作家何立伟曾说,全世界能读懂残雪的,只有一个半人——一个是指残雪自己,半个是残雪的哥哥,著名哲学家邓晓芒。
介绍残雪的文章,往往会提及她的哥哥邓晓芒。一来是邓晓芒在国内哲学界颇为有名,二来是哲学性恰恰也是残雪作品的鲜明特征。
除了哲学性,评论残雪文学作品的还常见这些词语——
先锋文学、卡夫卡、荒诞、梦境、奇诡……
这样的独特另类,似乎更能被热衷独特另类的外国读者欣赏。
于是,被誉为先锋派文学代表人物的残雪,成了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女作家,甚至部分作品被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列为文学教材。
多次登上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的残雪,还早已在国外获奖无数,比如,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美国《大他者》图书奖终身成就奖、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等等。另外,残雪也曾入围国际布克文学奖、获得德国豪斯国际文学奖提名。
03
并不纯粹的诺贝尔文学奖
大概正是因为残雪在国外文学界出名,并且至今作品高产(据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倾向于持续保持创作的作家),所以才常常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出现吧。
然而,诺贝尔文学奖虽是世界最受瞩目的文学奖项,但文学界本身对它并没有那么看重。“诺贝尔文学奖就是西方进行政治操弄的工具”,似乎也早已成为共识。
而即便没有地缘政治,也还会其他因素影响评选,比如性别。
自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以来,获奖的女性作家仅有17位,在所有获奖者中占比还不到15%。而且历史上从未有过连续两年由女性作家获奖的情况(2019年特殊)。
鉴于202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是位女性,中国女作家残雪在2023年获奖的概率极低。
不过,残雪必然不会在意,一如既往。
她只会继续远离圈层、媒体,继续过着单调刻板的简单生活,继续写作。
日本排放核污水,俄乌战争还未结束,极端天气层出不穷,全球经济衰退……2023年的世界不仅没有变好,还似乎更糟更吵。这时,从1901年走来的、充满仪式感的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它的意义可能更多是在于——
暂停一下,别忘了这世界还有文学。 点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