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矶钓(第二十六回)
素有海边仙山之称崂山,绵延的山体都是矗立在海里,岸上的奇石嶙峋水下的礁盘千奇百怪,天设地造的环境给众多的鱼虾蟹搭建了诸多巢穴,成全了世人丰富的美食。爱钓鱼自然就喜欢独特的山体结构,它们孜孜不倦的在这礁岩堆里寻觅着自己的猎物。在崂山北部山脚下一个小渔村里有这么句歌谣:“徒有其名潮汐礁,涨潮落潮难见到,只有月圆那两天,才肯露出俩小角。”几句民谣不仅告白了礁石的神秘还告知登礁时间,海中间的礁盘,还时隐时现,用脚指头想想那地儿保准是梦幻般好钓点。
选好天气,选好时间,大宋、下玄月和我登上了船家李的渔船,柴油机突突突的吐着烟圈,亢亢亢的高歌陪伴,向着大海奔去。船行二十来分钟后,果见远处碧水间,那个熟悉小岩峰才露出尖尖的小角,微浪轻轻绕其间,果真是个好钓点。
登上刚沐浴出水的礁盘,凑合着仅够他俩甩竿。让高手先开竿,我先欣赏。天晴水清风轻,四周全是水,难怪选择蹬礁时间和浪水需要拿捏的如此精准,浪水若大些是没法立足垂钓的,好点是好点就是需要潮汐和天气的允许才行。
开竿十来分钟大宋先提一尾斤鲷,摇头摆尾的漂亮,不愧为能撩动钓鱼人的尤物,定睛细瞧:
黑条竖描细纹身,脊翅直立粗钢针。
炯炯圆目频频闪,硬嘴利牙威风凛。
憧憬中,大宋又一尾斤鲷复出,这骚动更让我着急,就盼着潮水快些给我腾个落脚处,好容易等到腾出地方时,黑鲷没了,只有黑头上钩。也不错呀,都是三两左右的,这个头,这拉力,也是杠杠滴,只不过咬口挺稀松半天才来一条,感觉不过瘾。
随着潮水继续回落,环顾四周原来是一溜骆驼峰似的礁盘,虽相连但中间有水过不去,所以不能换点,俺仨这个点是群礁中的最高点,所以才能最先上来。
估摸着又过了两个来小时终于等到来大鱼了,都是半拉斤的黑头,俩高手也是如此。零星的黑头差不多又费一钟点,猛听下玄月一句“上了昂”但见竿弯梢颤抖动急,线紧左右大转移,“这个不小”下玄月执竿牵着鱼不断地变换着角度。不用问就看这拉力这走线法就知道是黑鲷。
六七分钟后黑鲷露了个脸又 潜水了,又过了一会这货才不情愿的入网。
“这货得三斤多吧”我脱口而出。
下玄月一句“也就三斤。”
大宋他嘟哝了一句“我这儿怎么都是小的”
我接上话“你钓的就很大了,我这都是黑头”
突突突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是接我们的船来了,我余兴未了“怎么这么快就来了”,下玄月说“船老大不敢接的晚了,这地危险,又中了……”果然竿子又拽弯了,搏鱼进行中渔船已到不远处,见下玄月在遛鱼船主没再往前靠,直到鱼儿入网,我们才登船。
看到下玄月刚拿的这条几乎和上条一般大,我疑惑的问,咱都是站在同一礁盘上,为啥你这边的都大他那边的都小。下玄月说,这么大的黑鲷不像巴掌那么密集成群,仨俩的或者单独,所以就会钓到体形差不多的,今天的鱼获就算很不错的了。
也是这么回事,上岛钓好像比岸钓好些,但遇到很刺毛的钓况也是常事,我想起了上回我和下玄月也在这礁石,同船的那两位在对面礁石上,它们仨统共才拿了五条半斤鲷,我虽然一条鲷也没拿到,但论拿黑头我可是冠军。
船头高昂犁着水面,两道浪花盛开着顺着小船向后伸展, “尖尖角”渐渐远去,变成了一个圆圆的小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