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86300 发表于 2022-10-28 07:09:36

公木是如何写出军歌的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每当歌声响起,人们的脑海中就闪现出人民军队英勇顽强、无坚不摧的形象。激昂澎湃、雄浑壮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总能唤起军人的热血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军人不怕牺牲、奋勇向前。这首歌的词作者,正是著名诗人公木。

  军歌嘹亮响彻红都

  公木,又名张松如,原名张永年、张松甫,1910年6月出生于直隶省束鹿县(今河北省辛集市),1928年先后在辅仁大学与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校就读,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在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和河北正定中学教书。1937年抗日烽火传遍全国后,公木毅然投笔从戎,参加敌后抗日游击队,1938年前往延安,开始他的革命诗人生涯。

  公木被安排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延安物质条件艰苦,学员们却毫不畏惧,真正将抗大当作“磨刀石”,努力把自己磨成一把“尖刀”。抗大毕业后,公木进入抗大政治部宣传科任教育干事,将满腔热血投入到工作中,向人民大众宣传党的政策。在冰冷的窑洞中昏暗的油灯下,公木也不忘诗歌创作,尽情挥毫泼墨,写就了一篇篇著名诗篇。

  在延安,公木结识了作曲家郑律成。一次公木夜晚站岗执勤,有感而发,写下了《子夜岗兵颂》。此诗被郑律成无意间看到,他如获至宝,立刻就给这首诗配了曲。之后郑律成去找公木,知道公木曾做过游击队员,对前线深有体会,遂向公木提出合作,二人一个作曲,一个作词,共同携手为八路军谱写军歌。公木深受感动,两人开始合作生涯,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公木的诗篇配上了优美的旋律,成为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1939年,郑律成向公木提议,要搞一个《八路军大合唱》,二人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创作当中。公木连续创作了《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快乐的八路军》《骑兵歌》《炮兵歌》《子夜岗兵颂》《军民一家》等8首歌词,皆由郑律成谱曲成歌。8首歌共同组成了《八路军大合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八路军进行曲》。这首歌歌词雄浑大气、气势磅礴,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配上郑律成的旋律,一经推出就在抗日军民间广为流传,得到抗日军民的广泛赞誉。1940年,《八路军进行曲》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表。1941年8月,经延安五四青年节奖金委员会评定,《八路军进行曲》获得了音乐类甲等奖。1965年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每次大型阅兵式,这首歌曲总是响彻云霄,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

  “写兵”“兵写”扎根热土

  1942年,公木作为八路军军直政治部文艺室主任,受邀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他见到了毛泽东,周扬向毛泽东介绍说,这是《八路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毛泽东握着公木的手说:“好,写得好啊。写兵好、唱兵好、要写八路,要唱八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出“文武两个战线”的概念,认为要战胜敌人,不能只靠拿枪的军队,还需要文化的军队,在延安两支军队在此会师。公木既是军队的战士,又是文艺工作者,同属于两支军队,因此感触颇深。

  会议上各位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公木也在会上发了言,提出了“写兵”“兵写”的主张,认为作家应当深入军队之中,并培养基层战士投身文艺创作。毛泽东对会议做了总结,主张文艺应当为工农兵服务,鼓励革命文艺家们投身到人民群众之中。毛泽东的讲话,为公木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从此他始终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原则,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

  1942年,公木调到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即使不在军队,他也一直坚持深入人民群众进行创作,从人民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1944年,公木来到陕西省子洲县进行采风,和作曲家刘炽来到子洲县的十里盐湾,他走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创作了诗集《十里盐湾》。公木在此期间还积极收集各种陕北民歌,将《移民歌》作了改编,并重新填词,成为日后被广为传唱的歌曲《东方红》。1945年抗战胜利,公木随文艺工作团前往东北,任本溪市委宣传部部长。1946年,公木任东北公学党委书记、教育长。1947年,任东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服务于教育事业,并出版了多部诗集。

  英雄赞歌传遍神州

  公木不仅在革命战争中创作了大量作品,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笔耕不辍,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就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英雄赞歌》的歌词。

  1963年,公木迎来了三位客人,电影《英雄儿女》的导演武兆堤、作曲家刘炽、演员田方,他们希望公木为电影的插曲作词。公木在延安时期曾经与刘炽一同采风,本就是老朋友,其他几人也是公木在延安时期的战友,他们都认为这一重任非公木莫属。

  公木也确实不负众望,听了三位主创讲解剧情,并看了电影的样片后,他文思泉涌,仅用一晚就写出了《英雄赞歌》的歌词。电影《英雄儿女》讲述了志愿军战士王成的英勇事迹,歌曲《英雄赞歌》则完美地展现了王成的英雄形象:“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几句简单的歌词,电影中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王成,仿佛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将人民军队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英雄王成与英雄赞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首歌曲一时随着电影传遍大江南北。2019年6月17日,《英雄赞歌》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同时入选的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在经历了时间的历练后,公木这两首词作,成为人民军队的宝贵财富。

  1979年之后公木一直在吉林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校长,教授。1998年10月30日,公木病逝于吉林长春,终年88岁。(侯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木是如何写出军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