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的灵魂到底是作词人还是作曲人还是唱歌的人
一首歌的灵魂到底是作词人还是作曲人还是唱歌的人?
这首先来自于这首歌的传唱度,也就是大家是否喜欢,作词、作曲、演唱者三方面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
有的歌词、曲都很好,没找到适合它的人唱同样无法为人喜爱。
许多的经典民歌,词、曲都很优美,歌唱家演唱也到位,从而让歌曲成为永恒经典,随后不同的歌手翻唱都觉难以超越原唱。
人们的爱好都有先入为主的感觉,后面人唱都会不自觉地相比较,渐渐地歌流行下来了,作词人、作曲者却无几人知晓。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一首歌曲,是由歌词和为其谱写的曲谱所构成的!
与歌曲的“演唱”毫不相干!
一首新的歌曲是由歌曲的词、曲作者“创作”出来的,而不是“演唱”出来的?!
谱曲之前的歌词,只能维持在文字的层面,仅仅是歌曲创作的基础。
只有通过曲作者谱写的曲谱,赋予歌词以灵魂,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升华为歌曲!
而歌曲一旦抽去了曲谱,立即退变到文字层面的歌词!
由此可见,一首歌的灵魂只能是歌曲的曲谱,而与“演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因此,那些认为在一首歌的词、曲、唱中,演唱是如何如何重要,甚至说“演唱”是歌曲的“灵魂”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当曲作者创作完歌曲的最后一个音符时,无需歌手的演唱,一首歌曲的好与不好就已经确定了!
至于歌曲的“演唱”,那是属于歌曲的推广应用范畴的问题了,与歌曲本身,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硬要把歌曲与“歌曲的演唱”这样毫不相干的二者混为一谈,只会从逻辑关系上制造混乱!
坊间曾经广为流传所谓“演唱是二次创作”的说法。
假如这一说法能够成立,那么问题来了!
歌曲的作者创作的成果叫“作品”,
而作为“二次创作”的歌手的演唱成果,却只能叫“演唱”而不能叫“作品”?!
为什么同样叫“创作”,其成果的叫法却截然不同呢?
而且这种所谓的“二次创作”,究竟有多大的创作空间?
能够脱离开曲作者创作的曲谱吗?
如果能够脱离开曲作者创作的曲谱,倒是可以称之为“创作”了。
但是这样演唱的还是曲作者创作的原来的歌曲吗?
由此可见,这种所谓的“二次创作”,不过仅仅是一种坊间传闻罢了,从理论上讲就根本站不住脚!
至于为什么演唱的作用被不适当的夸大,则是因为公众中有一定的人群不识谱,对这部分人而言,离开了歌手的演唱,他们将无法接触音乐作品。
因此,歌手的作用被这些人不适当的无限夸大了?
其实,歌手的作用,不过仅仅是起到把曲作者谱写的抽象的音符,转变成具有一定音高与时值的具体声音而已。
因此,一首歌曲的灵魂只能是曲谱!
而不可能是歌词,或者是什么“演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