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羽先生关于歌词创作的真情告白
作为一位词作家,乔羽先生一生创作了一千多首歌曲。他始终用一种接近于大白话的通俗语言,将宏大而复杂的家国情怀和人类最美好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气势磅礴。这些贯注了他生命体验和感悟的歌词,点燃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灵深处的真挚热情。
1956年夏天,电影《上甘岭》还未在全国公映,影片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就提前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了全国。这首歌传唱至今,经久不衰。殊不知,乔羽先生在为电影主题曲作词时,曾一度毫无头绪:一个是内容本身,这首插曲要在上甘岭战斗打得最惨烈的时候出现,歌词是否要贴近战争?二是创作时间十二分地紧迫。
当时电影已拍完,就等着歌词了,乔羽先生非常着急,一时间竟不知道从哪儿着笔为好。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不久前第一次到长江边的场景,一下子来了灵感:为什么不跳出战争场面来写呢?作为山东济宁人,乔羽先生在之前只看过黄河、大运河、小麦、高粱,可从来没有见过长江、水稻,头一次目睹波澜壮阔、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感叹不已,为之震撼。于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从心头奔涌而出。
《我的祖国》用最简单、最生活化的语言,打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成了永恒的旋律。当有人问及为什么不直接写“万里长江波浪宽”时,乔羽先生这样回答道:“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但见过它们的人必定是少数(当时)。这首歌是写给普通人的,不管是哪里人,门口总有一条河。对这条河的印象,都是儿时的记忆。这一条河跟他的喜怒哀乐、跟他的一切都有密切的关系。大概每个人一辈子都忘不了他小时候家乡门口的那条河吧。”
乔羽先生从不把歌词看作锦衣美食,高堂华屋。在他看来,歌词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缺少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院落。在歌词的创作中,他认为,带有淳朴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的作品应当是好作品。“搞创作除了生活体验、创作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心灵。你如何看待人生,看待社会,通过你的心灵用歌曲去反映。音乐有一种灵性,它是一种感性的东西,需要有情感的共鸣。”乔羽先生曾这样说。
1954年春天,在中国剧本创作室工作的乔羽应邀创作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歌,但是一连几天毫无灵感。他和恋人佟琦在北海公园租了条小船,在湖上泛舟。他看见有一船过少先队日的少先队员向他们划来,他们悠悠然划桨的神态,瞬间打开了他的灵感之门,他对佟琦说:“快上岸,歌词来了!”后来这首歌经刘炽谱曲,成为世纪永恒的经典,至今还被广为传唱。
(《祖国的花朵》剧照)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乔羽曾自述,“《让我们荡起双桨》就这样在北海公园诞生了,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歌词创作生涯也在祖国这个美好的春天开始了。”
用文字拨动心弦
上世纪80年代,乔羽又焕发了事业第二春,相继创作了《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思念》《爱我中华》等一系列经典歌曲,奠定了自己在词坛的地位。乔羽创作《难忘今宵》时,颇具传奇色彩。
1984年,央视举办第二届春晚。总导演黄一鹤请乔羽为春晚写一首歌词,那时已是凌晨3点,黄一鹤让他5点交稿。当时没有歌名,没有主题,乔羽不知道写什么,颇感为难。但他想:除夕万家团圆,氛围是祥和、团聚,大家嘴里说着祝福。于是他提笔创作出经典歌曲《难忘今宵》,仅用1个小时就将歌词写完了。这首歌由李谷一首唱,已霸屏央视春晚30多年,堪称歌坛传奇。
“我是山东土里长出的庄稼”
乔羽先生离开山东比较早,但是仍然乡音未改。乔羽先生曾说:“我虽然离开比较早,十几岁的时候就离开山东了。但是山东是我的根,我的最根本的东西。它还种下了‘基因’在我的心底。别看我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但还是一个地道的山东人。生活情趣、吃饭和生活习惯还是山东的。我在这里出生,我是这土里长出来的庄稼。”这是乔羽对家乡深情的表白。
乔羽先生还和大众报业集团有着很深的渊源,大众日报社歌歌词就出自乔羽先生笔下。“我们从枪林弹雨中来,告别了一个旧的世界;我们高举着真理的火炬,呼唤一个光明的未来……”这激昂慷慨的歌词,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大众报人,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