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聂耳在云南大地诞生了
又一个聂耳在云南大地诞生了夏超
我敢说,看了本文的题目以后,每个读者朋友的心里都会产生很多疑问。下面我就来为大家拉直心里的问号。
问:“真有此事?”
答:“真有此事。”
问:“你嘴里的今日聂耳姓甚名谁?”
答:“姓夏名超。”
问:“你在说你本人吗?”
答:“是。”
问:“天下著名作曲家成千上万,你为什么选择和聂耳比,不选择和别的作曲家比?”
答:“因为我和聂耳一样生在云南,长在云南。”
问:“聂耳号称作曲大师是因为名下有音乐作品,你有吗?”
答:“有。到二〇二一年五月十七日止,我一共给31首歌创作编写了曲子。从数量来看,我已经超过聂耳。”
问:“你这几十首曲子微不足道,因为名下有成百上千件作品的作曲家数不胜数。他们都不说自己是聂耳式作曲大师,你凭什么这样说?”
答:“因为他们写的歌不好听,不好意思这样说。”
问:“你这样说他们有什么根据?”
答:“根据一,我眼看电视机屏幕上的中央电视台节目,耳听歌星唱歌的时候,无数次因为歌难听而换台。有的时候甚至在听歌的过程中坐在沙发上睡着了。根据二,我多次试图在电视上欣赏著名乐团演奏的名家名曲,但是每次都因为听不下去而没有听完就换台。”
问:“你的曲子好听吗?”
答:“好听。”
问:“谁说的?”
答:“我说的。”
问:“自己说好不能算数吧?再烂的作曲家都说自己的作品好。”
答:“如果凭良心说话,自吹自擂的话同样可信。如果昧着良心说话,站在旁观者立场上说出来的话依然不可信。”
问:“你的曲子有聂耳的好吗?”
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问:“此话怎讲?”
答:“比不了《义勇军进行曲》,但是和聂耳的其它曲子比起来毫不逊色。”
问:“可是聂耳成为天下闻名万众敬仰的作曲家正是因为他作出了国歌曲,你明知自己拿不出像国歌曲这样优秀的曲子,为什么还要自称聂耳式作曲家?”
答:“因为我也为一首比田汉歌词更适合做当前国歌的歌词谱了曲。”
问:“可否一观?”
答:“请往下面看。
中华民族宣言歌
作曲 夏超
我们中华民族,
有同自己的敌人,
血战到底的气概,
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
光复旧物的决心,
有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
的能力。
让内外反动派,
在我们面前发抖吧!
让他们说我们,
这也不行,
那也不行去吧。
经过不屈不挠的努力,
中国人民,
必将稳步地达到,
自己的目的。”
问:“为什么说这首歌比田汉的歌更适合做中国的国歌?”
答:“因为在外国军舰飞机每天在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的今天,这首歌唱出了所有不甘心任人宰割的中国人心里想说的话。”
问:“你的曲子写得怎样?”
答:“我对自己曲子的评价有两点。一,根据我的曲子演唱的时候,这首歌听起来悦耳动听。二,我的曲子把词作者视强敌如草芥的英雄气概完美无缺地表现出来了。”
问:“你的曲子在哪里?”
答:“在我的电脑里。”
问:“为什么不贴出来?”
答:“歌谱无法放在文本文件里。”
问:“年纪轻轻就作出国歌曲的聂耳是一个天才作曲家,你和他相提并论的勇气从何而来?”
答:“从自身实力而来。因为如果聂耳是天才作曲家,夏超就是万年一出的天才作曲家。”
问:“你这样说有什么根据?”
答:“根据一,上过音乐学校,得到过名师指点的聂耳作出曲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根据二,夏超的曲子是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作出来的。”
问:“为什么说你的曲子是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作出来的?”
答:“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一没有在教室里听过老师讲授的作曲课,二没有读过任何一篇教人作曲的文章,三没有读过任何一本教人作曲的书。”
问:“在网上也没有吗?”
答:“网上有教人作曲的视频和文章吗?”
问:“人不可能在乐理一窍不通的情况下作出曲来。你有过怎样的学习音乐知识经历?”
答:“夏超学习音乐知识的经历有三。一,在澄江县第二中学念初中的时候,上过一个学期邹博儒老师教的音乐课。二,高中毕业后买过一本名字叫《简谱常识》,厚度为 104页的书读过。三,晚上为了消磨时间,看了一些教人乐理的视频。不过视频里教授的乐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没有超过《简谱常识》。”
问:“这种音乐基础的人怎么作得出曲子来?你在编神话故事吗?”
答:“如果半年前有人跟我这样讲,我的反应也和你一样。”
问:“现在呢?”
答:“我现在仍然对我作出曲子这件事情感到不可思议。”
问:“天下音乐基础和你一样的人随处可见,你认为他们也能像你一样作出曲子来吗?”
答:“我觉得不太可能。”
问:“为什么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你做得到?”
答:“因为我是万年一出的艺术天才。”
问:“你确定你的曲子不是从别人歌书里抄来的吗?”
答:“这个问题的答案,请你看了我的曲子以后自己得出。”
问:“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答案?”
答:“因为在看到实物以前,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愿意帮您拉直心中的所有问号。如果您还有问题想问,请留言给我。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一稿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二稿
二〇二一年七月十二日 三稿
二〇二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四稿
写于六福居
为老师点赞{:1_20:} 司传和 发表于 2022-12-3 14:40
为老师点赞
谢谢朋友点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