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63709 发表于 2022-6-23 21:54:55

词作家乔羽为自己写墓志铭:这里埋葬着一个写过几首歌词的人


词作家乔羽为自己写墓志铭:这里埋葬着一个写过几首歌词的人


6月20日,著名词作家、中国歌剧舞剧院前院长乔羽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乔羽(1927-2022年),赫赫大名,写他的和他写的锦绣文章铺天盖地。他一生创作无数,代表作有《我的祖国》《难忘今宵》《让我们荡起双桨》《人说山西好风光》《大风车》等,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多数收录在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百年乐府》《百年赞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歌曲集》等图书中。



其中,《我的祖国》更是于2019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委约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创作了单乐章钢琴协奏曲《我的祖国》(套装版)。



在词坛泰斗人生路上,乔羽曾经留下过许多美丽动人的瞬间……

姓乔不叫“羽”

乔羽原本不叫乔羽,18岁那年听说晋冀鲁豫边区有所北方大学,就投奔那里去了。毅然离开故土时,他给自己改了个新名,意味着人生新的转折。



年轻时候的乔羽,

“乔,原本就是高大的意思。”在山东汉子里,乔老身材不算高大,但他今天的威望足以令人高山仰止。问及为何取个“羽”字,老先生曾笑谈,大家参加革命,兴起一股改名风,要把那些“富贵”“满屯”“有财”等等老旧名儿统统革掉。“决定改名字那天,正赶上下大雨,我想就叫个‘雨’吧。但是,雨水浇得全身透湿,很不舒坦。不叫雨,雨……羽,干脆借音换字,那就叫个‘羽’吧。嘿嘿,中国古代的关羽、项羽人都不错,还有写《茶经》的陆羽,现在又有个乔羽。”

其实我想学哲学、经济学

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和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大合并为华北大学,解放后改名中国人民大学,原来乔老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校友。

在华大,校方千方百计动员才华横溢崭露头角的乔羽转到艺术学院文学系,“我很不情愿,我认为文艺根本不用专门学,业余玩玩就行了。我想学哲学、经济学,做个思想深刻的人。”

但,“服从”这个词,从参加革命的第一天起就在他头脑中不断得到强化。“那由不得我嘞,搞文艺就搞文艺。”乔羽的专职创作起步很早也很稳。

我的写作是自学的

2004年1月,《乔羽文集》“诗词卷”和“文章卷”面世。数十万字清晰地记录了老人创作生涯的足迹。“虽然,我也上过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但是,我始终认为我的写作是自学的。”乔老甚至连“成才”二字也省略掉了。早在解放初期,乔羽写过大量的文章,“那个时候啥都写,很杂。诗歌、散文、杂文、小说,我就是没有写过长篇小说。歌词写得多了,连文章也写不长了。”

北京乐评人金兆钧曾说,看那老北平断壁残垣污泥浊水,怎么到了乔老那儿就风景如画人间天堂了呢?真不愧妙笔生花。后来想明白了,乔老那一代人,唱着军歌走进和平解放的北平古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瞧着都是那么鲜亮美好。从他心里流淌出来的文字,那就是真情实感,丝毫不带任何虚伪。

看似平常,却又不太寻常

有人说,乔羽的歌词平常得让平常人一看就懂。“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这难道不就是平常百姓大白话吗?词家的提炼和运用得心应手,平常得让人几乎感觉不出雕琢的功夫。这种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的艺术创作,堪称常人难以企及的一种自由境界,怎一个“平常”二字了得。

“我看书看得非常的杂,‘五谷杂粮’最养人嘛。”听,“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世界需要热心肠》)借民谚俗语,抒人文情怀 ;听,“黎民百姓长久,功名利禄短暂。一部青史等闲看。”(电视剧《东周列国》主题歌)简练精确,耐人寻味……

歌词作者的大欢乐

乔老曾言:“写歌词的人有自己的欢乐和苦恼。歌词作者的大欢乐,是自己写在纸上的那些字句,一经作曲家之手,竟像泥土在上帝手中变成了活生生的亚当和夏娃一样,有声有色,获得了新的生命。”

这些年来,乔羽的合作者从刘炽、王酩、张丕基,到谷建芬、赵季平、徐沛东等,他和他们在相互默契心领神会中,感悟艺术创作的大欢乐。



乔羽与谷建芬谈论创作



摘自《谷建芬创作歌曲精选》

从20世纪50年代抒发群体情感,真挚纯朴、亲切自然的颂赞歌,到世纪交替更迭,将目光更多聚焦于“人”的个体表达,乔老歌词越来越受到广泛欢迎和普遍共鸣。乔羽词中的“我”很大。他在个性与共性中寻找平衡的支点,从而成功地实现词作者从被动到主动的自觉转换。

那些陪伴我们的歌

许多人谈及《我的祖国》,总爱说“一条大河”,“一条大河”几乎成了《我的祖国》的代名词。海外游子唱着“一条大河”聊慰乡愁;60年代广西少女黄婉秋“山歌”一唱天下闻名;80年代,北漂歌女毛阿敏“蝴蝶”振翅蜚声歌坛;蒋大为舒喉《牡丹之歌》,李谷一放歌《难忘今宵》,宋祖英清甜的《爱我中华》,叶凡高亢的《黎民百姓长久》……如果没有乔羽写的这些歌,中国人这几十年的生活也许会缺少一些滋味,缺少一些色彩,甚至缺少许多激情、浪漫和快乐。



大家公认,乔羽因《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始闻名遐迩。那是1955为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撰写的歌词。如今,绮丽的画面渐渐远淡,而纯美的歌声依旧回荡耳边:“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这般诗情画意,怎不令人回味无穷!



乔羽创作的歌词,仿佛是生了翅膀的精灵,总能不胫而走。在他一生所写的歌词中,把自己对社会、历史、人生思考所得不露痕迹地融了进去……

曾有人问乔羽,如果为自己写墓志铭的话,会是什么,他说:“这里埋葬着一个写过几首歌词的人”。也正如他常说:“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食,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在他心中,带着淳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倒是最好的作品。

——文字节选自《中国当代音乐家访谈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词作家乔羽为自己写墓志铭:这里埋葬着一个写过几首歌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