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伴奏合唱
喜欢无伴奏合唱,是因为觉得,它的歌声里,明显地多了一份唱诗班的纯净和圣洁,宛如天籁。
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歌《送别》,也就因此被演绎出各种无伴奏合唱的版本。“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那长长短短、平平仄仄的歌词脱尽铅华,把其中的离愁别绪渲染得更加委婉凄清。
也曾在一个夏日的晚会上,听到一个少年合唱团的无伴奏合唱《森林之夜》,能听出山谷的清冷和美丽,树叶“沙沙”作响,树根伸进滋润的鲜苔里……
因为没有了器乐的伴奏,所以,无伴奏合唱必须用歌声中的几个部分作为渲染情绪的背景,随后与主歌相互映衬,相互呼应,相互交融;也因此,无伴奏合唱的声部特别多,特别丰富,而又特别地容不得一个轻微的杂音,胜似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这个创作和排练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它必须经过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的分分合合,付出极大的努力;但是,付出和收获总是对等的,一旦成功,它的特别的纯净和圣洁也就水到渠成,高潮时充满张力,细腻处闻得出万物的气息。
在缺少外部条件的帮衬下,一个人,或者一群志趣相合的人,只要能自强自立,同心协力,是完全可以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无限美好的享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