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ci456 发表于 2020-4-15 20:28:51

录音师告诉你:如何保护听力


录音师告诉你:如何保护听力


对于音乐人和声音工作者,最娇贵的是耳朵,做音乐需要较长时间跟音箱、耳机打交道,保护听力就成了头等大事。这篇文章就来聊一聊,音乐人如何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
在《混音指南》的目录页之前的一页上,作者 Roey Izhaki 写了这样两段话:

> 就像不能让品酒师去尝滚烫的油一样,你不能把尖利的针插进混音师耳内的鼓膜。但是我遇到过某些混音师,他们经常使用非常大的监听电平,这就相当子将针插进自己的鼓膜一样,对我们的职业要求是有致命伤害的。与将针插进鼓膜不同的是,由大的监听电平所造成的听觉损伤往往不会明显地被人们所觉察,不管这种损害是立即显现还是过了很长时间才表现出来。

> 用简单的医学用语形容就是,若干年之后,我们可能失去我们感知高频声音的 能力,其中的不幸者可能会丧失实际听音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很大的监听电平会对鼓膜造成永久性的损害,甚至造成耳普。许多音频工程师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都曾经遇到过几次由监听电平而产生的意外,多数人幸运地得以康复。但是,这种在脑子里持续出现一个7kHz纯音的耳鸣现象可不怎么好受。

很多音乐人,尤其是从事现场扩声和演出工作的,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听觉不适,常石磊因为耳鸣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觉。还有一些乐手老师,由于长时间承受舞台的大声压,一只耳朵听力急剧下降。所以音乐人要比普通听众,平时更要注意听音习惯,

监听音箱和耳机的正确打开方式

1. 打开监听音箱前,确认声卡上的监听音量,在把监听音量调到较低水平。

2. 佩戴监听耳机前,先播放一段音频从耳机中听声音,确认声音不至于过大之后再戴上。

能够养成以上两条准则,可以最大程度的杜绝此类问题发生。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预计接下来播放的音频,到底是多大声,音乐软件和设备会不会出故障,声卡上的监听音量会不会因为其他情况被复位到 0dB 等等突发情况。

把小音量调大是容易的,但等你听到“轰”的一声再把音量调小就已经来不及了,比起对听力造成的损伤,烧了音箱都是小事儿。

听音音量

使用监听音箱时,监听音量应低于标准监听声压。混音棚的标准监听声压是 85 dB SPL,这个响度更多用于最终检查作品,实际工作时,为了减小听觉疲劳,大概会在 70-75 dB 之间工作。一个在一米以外尖叫的熊孩子,其声压大概是 85 dB,85dB 的监听声压听起来并不算很吵,不少人平时听歌兴致一来不自觉的加大音量,一不留神很容易超过了。

声压大小可以使用声压计或借助iPhone上的类似APP进行测量,经过测试以后,你大概会知道,在你的声卡上把监听音量调到什么位置,输出的音量是 85 dB 左右,记住这个位置,平时不要让输出音量超过这个位置。


dB Meter
使用耳机听音时,由于每个人对于音量大小的习惯不同,就像有的人口味偏咸有的人口味偏淡,耳机好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原则上我认为,在能听清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小的音量监听。大音量必然更容易引起疲劳,造成听力损伤。尤其尽量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下使用耳机,因为在嘈杂的环境下想要听清,必然不得不调大音量。

此外,长期泡在棚里的音乐人,耳朵都很敏感,平时不要去太吵的场所,远离随时可能会发出尖叫的熊孩子。录音是的录音师去听现场,一般都要随身携带能降低音量的耳塞。

连续听音时间及休息

使用监听音箱工作,每连续聆听一个小时,至少要休息五分钟起身活动一下,不仅是为了耳朵,也为了身体的健康。在棚里的时候、可能每天要连续工作 8-12 小时,劳逸结合是很有必要的。长时间连续监听更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影响对声音判断的准确性,从而降低效率。

监听耳机比监听音箱更容易疲劳,不仅有正常聆听的疲劳,还有耳机本身的重量,耳机弹簧的压力等因素,我个人认为,用耳机听音乐的疲劳点是一张专辑左右,也就是不超过50分钟。如果你每天使用耳机超过4个小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使用音响。

上周在知乎还闹过一个笑话,一位发烧友说他听XX型号耳机,听久了会疲劳,看了XX论坛说升级电源线会有改善,问我是否属实,我回复他:是耳机听久了就会累,你中毒太深了。耳机是不适合长时间佩戴的,再好的耳机都一样。

如何发现听觉疲劳?当你发现你在现有的响度下开始听不清了,下意识想要调大音量时,可能就代表你需要休息了。如果把音量一直向上提升是没有尽头的,会超过标准监听响度,带来更大的伤害,显然是错误的。我甚至会要求自己,在听不清时,把音量调小,而不是调大,如果仍然听不清,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以上是关于如何养成正确的听音习惯,保护听力的几条建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录音师告诉你:如何保护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