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行音乐演唱中的发声技巧
关于流行音乐演唱中的发声技巧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按通常的说法,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而对于流行音乐的演唱来说,气息就是它的源泉。它也是流行演唱的基本功之一。
在人体发声中,气与声构成了一对基本矛盾。气包括呼吸的深浅,气息的强度等,而声便是声带及发音管阻气共鸣的力量。气与声之间是可以随意调节的。不同的气带产生不同的声。反之,不同的声带来不同的气。从对两者的调节能力来看,因人而异:有的人长于气息的调节,有的人善于声音的变化。人们对气的运用是可以感受得到的——胸腹部有明显的呼吸感觉,也可以随意控制,于是产生各种呼吸方式。
人们对声的调节有两条途径:
一、是通过外在的声音形象对声音进行调控;
二、是对发声系统肌肉的用力状态进行调节进而调节嗓音。
通过声音形象来调节发声方式,对于初学者是简单易行的方式,但由于个人对声音形象的感受不一样,所以不容易掌握发声的内在规律。而后者,虽然容易掌握发声的内在规律,但由于咽在颈部,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且与发音管相连的肌肉众多,用力方式非常复杂,学习的难度更大,而对于想要探究发声本质规律的人来讲,是必须要掌握的。学习者应该两种方式综合运用:在分析肌肉用力的同时,也分析声音的特点,互为联系和促进。在自然的歌唱方式中,惯用于一种用力方式,那就是舌甲挤卡,学会了舌甲的挤卡,人类才能更容易地变化出各种音响效果,使语言发声变得丰富多彩。其实我们也会不自觉地解除挤卡发出声音来,如:大笑的时候,叹气的时候,说悄悄话的时候,很放松的与人交谈的时候等等。不过这些自然的解除咽部挤卡的发声方式,我们平时并没有觉察而已,也都是一些下意识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学会去控制它。没学会用意识去改善控制它时,一到唱歌就很容易运用舌甲间的挤卡。要获得科学的发声状态,就要学会控制舌甲放松、发音管不被挤压的放松的发声意识。
我们平常唱歌由于声音是从发音管里面发出来的,所以我们往往会下意识的的把注意力集中到喉咙,忽略了气息的存在。一般认为,我们是以歌声来传递感情的,不是以气来传递感情的,当然就注重于声。声确定了,气的运行方式也就确定下来。在确定歌唱状态的那一刹那,大脑首先想好了声音的形态,然后再条件反射,用相应的气来吹动声带发声。在声确定下来以后,就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气的运行上来。
如果说水是生命的源泉,那么对于流行音乐的演唱来说,气息就是它的源泉。应该称它为建立动态的气息支持。为什么要加上动态二字?气息支持不是人所共知的理论么?理由是“知道”歌唱要有气息支持的道理并不难,但“做到”气息要有支持其难度不亚于上述要求;同时还要做到声带紧----喉咙松的矛盾统一。声音应该从小腹为根源,通过小腹的气息上升到胸腔再上升引起声带的振动而产生声音!虽然说通俗唱法最接近说话,但说话和歌唱毕竟是有区别的。主要反映在音域上,说话音域“狭”,唱歌音域“宽”,说话有一个八度就够了,歌唱绝对不够;气息也同样有区别,说话时用气“持续”短,歌唱时用气“持续”长。作为能源消耗量而言,说话消耗少,歌唱消耗多。更何况歌唱有高低、强弱、刚柔之分,因而必须要建立一种能调控的呼吸机制。
另一个基本功是“压缩声带”和建立“动态下的气息支持”。在此有必要引证一段帕伐洛蒂的话来说明压缩声带的意义:“当中声区进入高声区时,喉咙部位有一种“收紧”的感觉,这不是肌肉的力量,相反,有关有肌肉必须是很放松的,像正在“打呵欠”一样,但你必须促使声音更压缩,在开始学习掌握这种感觉时,似乎“失声”了,这样使声音变化了。开始时,会经常把声音挤压破了,这是正常的,然而,当正确的方法开始被掌握时,那就是十分安全而保险的方法了。即使一时还不能有漂亮的声音,驾驭熟练后就会漂亮起来。”
有人说:“唱歌是呼吸的艺术。”不无道理。这对流行演唱而言同样适用。从建立歌唱的呼吸机制,以学会控制这种机制,是需要时间和功夫的,它毕竟和日常生活的呼吸是完全不同的。不论西洋传统唱法、流行唱法或其他任何唱法,这种生理上的发声要求都是一致的,唯一稍有差别的只是通俗唱法对于喉咙打开的出发点更多是为了声道通畅无阻,不像西洋传统唱法打开喉咙的出发点是为了“建造共鸣腔”,以求在自身建立一个扩大器。
另外,流行音乐演唱有它自身所特有的基本功:
1.声音必须要让听众感觉到清晰的“质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演唱时,声音充分靠前。这种靠前还必须是“高度集中的”。“质感”是以高度“聚焦”的形式来体现的,点子越小,质量愈高。
2.音量控制不是以放大----缩小来体现的,而是以上述这个小小的聚音点的亮----暗控制体现的,这种技术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唱者广大音量时,音质仍保持聚而不散。
3.音质产生于声带的振动,振动来自声带的张力----阻力,因而发音的“焦点”必定在声带上,西洋传统唱法中有一句声乐术语叫做----“让声带歌唱”。帕伐洛蒂说过:“声音是从声带开始的,必须使声带立即振动起来。”就是这个意思。
4.在通俗唱法中也有一句声乐术语----“声必须靠在声带上”。也是同样性质。如果说声音的出发点在嘴巴,声音就无法靠在声带上了。
5、声音必需充分唱出来的另一体现是吐字。尽管通俗唱法的吐字建立在平时说话自然的基础上,但毕竟仍有程度上的差别。流行演唱的吐字在发声时要求舌头左右横向拉紧,这一强调的目的是让声音更靠前,更清晰,舌头好象一直处于英语中“get”、“let”、“like”那个位置上。
6.气感,气感并不只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效果”,上述呼吸中用上下腹对抗来建立支持是一种手段,这并不是说在歌唱时两肋能保持张开的姿势就算有了气息支持的情况一样,“气感”正是对这种方法后鉴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