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制、修音、后期合成,5个小贴士做好出色的人声编辑
录制、修音、后期合成,5个小贴士做好出色的人声编辑人声,在歌曲中担任尤其重要的角色,也是绝大多数我们聆听和制作的歌曲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人声还拥有出色的力量,它的表现能成就或者毁灭一首歌。
如果你的人声不能贴合音轨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内容,或者没能达到现代的专业技术标准,那么即使你在人生背后的编曲制作再牛,也毫无用处,因为这样,人们就把注意力长时间放到这首曲子上来好好欣赏了。
正因为此,我们来看看这5个小贴士来帮助你制作出色的人声合成。
1. 在录音的时候,记笔记是个好习惯
当你在录音棚里录制一个歌手人声时,你不应该只是用动作与歌手进行互动,更不应该为了工程早点收工,只是漫不经心地机械般的一遍遍录制。你应该认认真真地进行监听,密切注意歌手人声表现中的每一个细微差别,特别是你听到有些地方尤其印象深刻或者极其有趣,这个时候就需要在你的DAW(数字音频工作站)中记录下来(Mark一下)。
这些笔记的内容不需要很长或者很详细,只要有足够能帮助你快速定位找到较佳可用的人声段落与片段的描述。这很有用,因为它帮你有效避免了在编辑人声时,不用徜徉在一堆相似人声片段的海洋中费力地寻找那些没有标记但长相差不多的音频片段。
这是一个简单的小技巧,但是我敢保证,他能帮助你在音频制作的漫长道路上省下一大把时间以及有效减轻制作压力。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在无数片段中寻找“曙光” …
2. 不要录制太多
另一个非常重要值得注意的点就是,在你最终快要完成录制工程的最后阶段,你要非常小心你录制人声时,留下的人声片段数量。
尽管有时候很多工程师会在同一行(乐句或者段落)录制无数不同表现的人声版本,重复一遍又一遍,一来,为了能让歌手的表现更加稳定出色,二来给工程师自己能够留有更多的素材来编辑,但是这样操作往往会产生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歌手心理学
根据我创作无数歌曲的经验,歌手在麦克风前演唱的前几遍,往往是众多遍数中较好的。依照我的拙见,造成这样最主要的原因是,你要求歌手去重复同一段歌词(内容)的次数越多,他们就会越发开始怀疑他们自己的(人声)表现质量,同时会变得更加不自信,并会觉得很难继续(保持好的状态)坚持下去。
当然,在最开始,你可以用很多不同(委婉地)方式来要求与你一起工作的音乐人,同一个片段,录制更多的遍数,但是在整个录音过程中,你的态度和底线就是尽力不要通过单单说一句“下一遍”去扼杀歌手的激情,每次录完之后都请和歌手进行通话交流沟通。
声音疲劳
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就是花费数小时来对同一个歌手进行录制就会造成声音疲劳。即使是那些老练的歌手,在录制的时候知道如何在长时间不停歇的歌唱中去保护他们的声带,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音色在刚刚开始录音的时候会和即将结束的时候有所不同。
尽管有一些确切的技术可以从某种程度用来延长声带的耐久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旦歌手的声线开始显现出疲劳的症状,较好让歌手进行一个长时间地休息,能够让他全完回复状态。
无从选择
如果在一天能够录制100万遍歌曲似乎听起来是一个很棒的主意,但是当录制完毕之后,来到了你来整理分类这些选段的时候,你很可能会厌恶甚至后悔给自己如此多的选项。此外,一般情况是,如果歌手在10遍里没有给你一个很好的表现,那么到了第20遍的时候显然也不会发生任何奇迹,表现并不会有所进步(反而可能更糟)。
长话短说:当涉及录制合成人声的时候,有时录制的遍数越少越好。
3. 把合成好的人声放入修音效果
那些日子,一切都如往常一样,你将应用一些形式的修音到你的人声当中,以帮助他们与那些电台中拥有出色音高的流行音乐媲美。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在开始的时候用你合成好之后的人声应用某种形式的自动修音(Auto-Tune)会是个好主意,这样能让你自己对稍后哪个词和乐句如何去修音有个更清楚的认识。
让我在一个相当及其的例子中来阐述我的观点:Trap Music。Trap的歌唱/说唱通常是应用出色硬核的“T-Pain 效果”,以此作为一种风格选择。那在这种情况下,当聆听到那些充满野性,未经处理的人声,为什么你要打算去合成这样一个人声表现?根据这些野性的人声在应用Auto-Tune以后,表现到底怎么样,以此去寻找和选择每条/句人声,这样做是否会更有意义呢?
这种逻辑不仅仅适用于trap这种音乐风格,无论应用多厉害的效果,它可以应用于其他任何那些命中注定要被一定程度进行修音的人声。这基本上只是意味着你不太可能会丢弃别的令人惊叹的人声了,这些人声略微平滑或鲜明,就像为了让声音最终听起来声音出色,使用了一些轻度修音效果。
4. 融入歌曲的环境
在音乐制作的过程中是与歌曲的背景与情感密切相关的。因为声音单独听起来还不错,并不意味着融入轨道(歌的背景与环境)中还能依然保持出色。
同样地,当合成人声的时候这个思路方法也同样适用。如果单单只是独奏状态(solo)要合成你的人声部分并选择你要的唱句/段落,却不参考音轨的氛围以及融入感,那么你最终你将得到的只是技术上正确的人声合成,但是这并不是这首歌真正所需要的。
这样想吧:如果你有10条留下的人声,他们都是几乎在音准和节奏上一样,都没有什么问题。你可以从这10条中选择3个主观上“好”的合成。一个可能会有一点激进,一个可能会有一点柔,最后一个可能感觉上在一个和第二个之间。接下来就要弄清楚这三个中哪一个的人声合成符合这个音乐的背景和情感。
还记得以前的那次,我根据一条特定选取的人声音调与情感,单独(没有参考其他轨道)为之进行了一个合成,其结果发现,当进行置于歌曲背景(整体)中的回放时,已经完成的人声表现没能真正与剩余音轨有所匹配。
总结一下:帮你自己一个忙,请根据歌曲的背景与情感来制定你的所有制作方案。这条法则几乎适用于音乐制作中的所有内容,也是创作一个具有整体性歌曲的秘诀。
5. 要有条不紊地工作
当合成人声的时候,你肯定不想在主唱和背景人声之间进行来回跳跃地操作,也不想随机地跳过歌曲间的不同选段,当然,也不要妄想让歌曲所有的内容都立刻达到很好效果。你需要以一种有计划,有条理的方式来工作,这个方式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制作出歌曲较佳的整体性。
为此,你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从主人声开始
你的主人声一般都会是整个歌曲的焦点,所有的人声都会遵循这个法则。如果你在开始的时候就让你的主人声能够先达到尽可能好的表现,然后你就可以再合成编辑你所有的其他额外的人声来尽可能好的匹配和补充位于核心的主人声表现。
否则如果你将背景人声调制出色,那么回到工程当中,当处理人声之后,你会发现有些地方需要修改,然后又不得不重新调整背景人声来匹配新的主人声,反之亦然,就这样进行来来回回的操作。简单地说,浪费了你很多很有价值的时间。
从左到右进行制作合成
一般来说,歌曲的结构是具有动态性的,当歌曲从一个部分进行到另一个部分时,会逐渐变得更有冲击力。
例如:主歌通常有些松弛,导歌(pre-choruses )帮助聆听者的听感提升一个档次建立一个预期,而副歌倾向于爆发能量,给予聆听者备受期待的回应。
一个好的歌手会去在录音过程中,聆听周围其他的乐器,根据每一段落的要素来调整他们的音色与情绪,以匹配歌曲动态的起伏。
作为一个编辑人声的录音工程师,如果没有参考先前的段落,直接从副歌开始制作,并且合成的人声没有足够的感染力与爆发力,那么你将会遇到这样的风险,从导歌和副歌之间的过渡没有足够震撼力。
更好的方法是简单地根据歌曲的发展从左到右来操作,通过策略性的选择特定的人声乐句和单词,允许在选段之间进行小幅度的动态提升。
结论
虽然我在这篇文章中给出那么多可以被认为是基本或者常识的建议,但事实上,正确应用这些理论,正确地进行操作,比那些细枝末节的技术细节诸如前置放大器的选择或者精细的话筒距离可以给予聆听者的影响更大。
也就是说,不要忘记所有事情起始于一个出色的表现,你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人声编辑大师,但是,如果在刚开始的时候,你的人声没有渗透出个性和情感,没有任何的后期修正手段能帮助你的聆听者对歌曲产生任何情感共鸣。
作者简介:
Thomas Brett
Thomas Brett 是一个音乐制作人,录音工程师以及专业的作家,目前为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唱片录音工作室PDND Music工作,Thomas与土耳其的知名流行艺术家诸如Soner Sarıkabadayı, Beyza Durmaz和Alper Erözer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