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散落的草原民歌串成音乐瑰宝
把散落的草原民歌串成音乐瑰宝“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一曲《鸿雁》,用轻柔的诉说叩响了思乡人的心扉,成为了几乎人人哼唱的草原歌曲。原唱呼斯楞承认,这首歌比他本人要有名气得多。
80后蒙古族歌手呼斯楞,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的一个牧民家庭,一张娃娃脸,两颗豁缝小门牙,看上去像个可爱的大男孩,而他的歌声却蕴藏着与外表不同的沧桑粗犷和悠长韵味。14年前,他因《鸿雁》而走红,这些年他没有急于把名气“变现”,而是把更多精力用在传承和创新如《鸿雁》一般优美的草原民歌上。
传唱了300年的《鸿雁》
很多人因呼斯楞的演绎才熟悉《鸿雁》,其实这是一首已经在草原上流传了近300年的民歌,原名叫《天鹅》。呼斯楞当年在酒吧里演唱的是蒙语版,他清亮高亢的嗓音、宛若群山一样绵延不绝的余音,以及音乐本身的动听旋律,打动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位特殊的听众,音乐作词人吕燕卫,后来他把“天鹅”改为“鸿雁”重新作词,抒发了远方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浓烈感情,撩拨无数异乡人的心扉。
在“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生活方式中,牧民喜欢用歌声与自然对话。大草原历来是民歌的海洋、旋律的富矿,草原民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最生动简便、最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形式,也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基础。
呼斯楞从小就生活在充满歌声的环境中,经常跟着父亲一起在草原上放牧,脚步走到哪里,歌声就唱到哪里。“我们的草原是东一面西一面的山坡,早上把羊圈里的羊放到山坡上吃草,我和爸爸就一起唱啊唱,唱的都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歌。”
至今,呼斯楞家中仍珍藏着一盘磁带,里面装着他三岁时的美妙童音。这是他学会的第一支歌《黄岩》,父亲曾一句一句教他:在那黄色的山峰上,挂起了黄色的彩虹, 想起了哺育我的母亲,心中阵阵思念啊……
草原民歌内容丰富,有描写爱情、婚丧嫁娶等生活习俗的,有赞颂草原骏马、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颂父母、英雄人物的……呼斯楞等一批批草原歌手,从小便是在流传数百年的蒙古族歌曲中熏陶成长起来。
传统民歌是音乐的富矿
内蒙古被誉为“歌的海洋、舞的故乡”,很多脍炙人口的草原歌曲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鸿雁》《牧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民歌耳熟能详,但一些年轻歌手却没有觉得民歌是宝藏。
呼斯楞最初外出闯世界时,同样认为民歌很古老、不够新鲜刺激、无法引人夺目,他更愿意跟风玩西方的流行元素。“可是时间越久,越觉得不是自己的,味儿不对。”呼斯楞说,当他大胆地唱出家乡民歌,看到听众们被美妙的旋律所打动时,他才发现原来最宝贵的财富一直就根植在自己身上。
之后,呼斯楞越来越感受到传统草原民歌的潜在价值与无穷魅力。《三匹枣骝马》《天上的云朵》《请安》等一首首传统民歌,经过改编焕发新的艺术能量。“那么多年,人们口口相传,我教给你,你教给他,他再教给下一代。到现在它依然能如此打动人,这就是传统民歌的生命力。”
2015年,呼斯楞家乡的乌拉特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以长调民歌为主,内容丰富,生动反映着当地的传统风土人情。但近些年,乌拉特民歌的一些独特演唱方式、技巧正濒临失传。“传统民歌是祖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有人静下心来,耐住寂寞,去保护传承。”呼斯楞说。
保护与传承的路还很长
“《鸿雁》只是大量蒙古族民歌中的一首,这些民歌就像散落在草原上的珍珠,我和很多草原文艺工作者,正一起努力把它们串连起来。”呼斯楞说。
近些年,呼斯楞主动放慢工作节奏,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走访非遗传承人、搜集和整理民歌上。如今,大多数民歌的作者已不得而知,这些民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接一代的传唱下来,内容和旋律丰富,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精神和文化性格,除了娱乐,更有教育与传承的功能。
在全国和地方两会上,文艺工作者们也逐渐开始关注民歌的传承和创新问题,他们发现传统民歌的受众群体正在日益老龄化,民歌的舞台也日渐萎缩,民歌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有代表委员提出要改变当下浮躁、平庸的流行音乐,鼓励创作人员多从民族音乐中吸取养分。
而呼斯楞也深刻认识到,好好研究原生态的民歌,未来才会更有力量,民歌里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文艺工作者如果能充分吸收传统音乐的元素,放飞音乐想象的翅膀,一定会创作出留得下、传得开的作品。
“我们对民歌的挖掘还远远不够,很多感人至深的民歌被埋没,而这不能仅仅靠艺人去做工作。”呼斯楞说,许多传统民歌的挖掘、再创作以及推广包装正亟待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对于如何传承和创新民歌,呼斯楞认为,不是急于简单的照搬照抄,也不是随意的翻译改编,更不是不着边际的瞎编乱造,而是要在真正理解、尊重传统民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现代元素,用贴近生活的表现形式创新表达,创作出真正经得住考验的优秀文艺作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