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g1 发表于 2019-5-3 20:53:06

我为什么和我爸喜欢上了同一首歌?


我为什么和我爸喜欢上了同一首歌?

记得我小时候,每个周末的清晨,我爸都会打开他的小音响放歌。
当时几乎每个周末我都是被《2002年的第一场雪》《挪威的森林》《心太软》这类歌曲叫醒的……
导致小小年纪的我,在很多场合听到一些经典老歌的时候,都能下意识跟着哼出来。
我那时很喜欢听当时的流行音乐,像许嵩、徐良,还有一些网络歌手的歌,特别不喜欢听爸爸放的这些老歌,觉得调子很土歌词很俗,每次起床了都会跑着去关掉音响。

后来长大了,发现我自己听的歌也越来越跟不上潮流了。
我的歌单里全是“年轻”时听的歌,甚至慢慢地喜欢上很多当年我一点都听不进去的老歌。
当我的听歌品味被六年级的妹妹嫌弃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当年被我嫌弃的我爸。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我爸的心情。
1
我听的是一首回忆

高三的时候,学校要求我们每天中午午休起来都要集体唱一首歌来给自己提神。
我们班当时唱过李宇春的《蜀绣》,唱过张杰的《燕归巢》,还唱过《我相信》,也迎合时局唱过《红星闪闪》。
现在这些歌在我心里已经没有分别了,都是我听着就能回忆起那个又热又困的夏天的歌。

有一次逛街,不知道哪家店在放着:“终于你做了别人的小三~”
正巧当时和以前的初中同学一起走着,我俩都下意识地接了一句:“我也知道那不是因为爱~”然后对视一秒,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我俩读初中的时候,每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学校的广播都会放歌。
我们都猜那个负责放歌的人是个上了年纪的大爷,
因为每天下午放的歌都是类似《小三》《猜》这种我听着仿佛比我爸年龄还老的歌。
《小三》这首歌在我看来就是那种俗到爆炸、low到爆炸的歌,但是那会儿逛街突然听到的时候,完全没有感觉它的俗气。
只让我想起当年放学的时候经过的学校里的一棵棵大树、它们落下的一地叶子和水泥路旁边刻着“天道酬勤”的大石碑。
2
我听的是快乐源泉

大概是初一的时候,那会儿流行许嵩、徐良、汪苏泷,以前天天哼着“如果再看你一眼,是否还会有感觉~”仿佛是最标准的那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样子。
我还记得有一次班里组织爬山,大家爬到山顶之后,不知是谁起的头,唱起了“考试什么的都去死吧”,现在想起来怪羞耻的。
但是上了大学之后,我们寝室还总放着那些现在看起来逼格不高的、当年老哼哼的歌,大家还听得不亦乐乎。
这些歌算不上什么制作精良的经典老歌,但中二的歌词和歌里头不符合我们年龄的稚气总能让人开怀大笑。
大一的时候,学校组织心理情景剧比赛,我们班的剧还用上了《一剪梅》,凄苦的音乐,昏暗的场景,搭配上餐巾纸撕成的人造“雪花”飞落,真是一段令见者伤心闻者流泪的剧情。
诸如此类还有《铁窗泪》这首歌,“铁门呐铁窗~铁锁链~”
在《明星大侦探》里,这首歌就频频伴着“凶手”抓获出现,制造出搞笑的悲情画面。
3
我听的是真情实感

我当初觉得老歌“很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总有类似“我爱你”这种直白的话语出现。
当时我向往着感情的复杂、喜欢朦胧的感觉,认为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深沉”、就是“高级”。
现在长大了,我最讨厌的就是不真诚。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我做不到真正的深沉,也不想给自己加上太多虚伪的掩饰,不如就正视自己,做一个真实的人。
长大后有太多话不能直说,太多事情需要“三思而行”
听着唱着那些直白又坦诚的“我爱你”,我才是真的身心舒畅。
和好朋友出去唱K,听到流行歌曲也能跟着抖抖腿跺跺脚,但是大家唱得最带劲的还是经典老歌。
唱老歌的精髓不在于唱得好不好,在于唱得够不够深情。只要你架势够足,吼得够投入,你就是强者。
虽然说这样看起来真的很搞笑,但是我最真实的感情却总能在这样投入的姿态里释放出来。

长大之后,心态也变了很多,以前都觉得听老歌是老土,从来不试图去享受老歌。
现在听歌听多了还经常能从老歌里面听出几首让自己觉得“哇,不愧是经典”的歌,这让我更理解大人们为什么喜欢听这些歌了。
现在我也会听流行歌曲,但都是随缘听,并没有小时候那么热衷,偶尔也能听到几首自己觉得喜欢的歌,点上一个小爱心,但我的歌单里已经收藏了好多“上年代”的歌。
现在,我爸再打开音响放《2002年的第一场雪》时,我甚至能忘情地跟着嗷两嗓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为什么和我爸喜欢上了同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