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音的小秘方
混音的小秘方关于compressor的使用:
混音时常会用到compressor,它的好处除了让整体音量得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也可以使音性听起来较为有力量。但是使用不好也容易造成以下的几点问题。
1)若将mix好的东西再作全面性的compress,会使最大声与最小声之间不同之差距减少许多,整个声音的表现可能会因为太平均反而失去了原来的动态。
2)如果将compressor的最高peak level设在大约与未压缩前的最高peak level相同之处,则其结果平均level必定会提高。主观而言,是可使音乐更有能量。然而,一个声音会感到较大声通常是有较小声的声音与其作对比,因此当compress太大时,会有使音乐的声音更小声的危险。
3)当压缩mix时,可以将compressor的attack time通常会让它长一点,促使一些瞬间的声音如打击乐器增加其punch,更有力。这真的要用耳朵去听,去判断。当然怎样才是最佳的设定会因为每个音乐的状况而有所不同。另外要注意的是,并非每种厂牌型号的compressor皆可用在整体的混音上。
关于exciter的使用:
混音时也常会用到exciter,它的原理在于以原始之讯号为基础,合成出harmonics来补捉mix当中不足的部份。通常这样的结果会变得音性比较亮丽。它的好处除了强调某段相对于dynamic signal之频谱,使瞬间之声音有更高之解析度,也在于使声音在广播系统(如广播、电视等)中更standout出来。然而如compressor一般,exciter也常被人滥用。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决对的必要,在混音时不要随意使用exciter。
关于监听系统的使用:
另外在final mix完成前,应该用不同的监听系统作测试,这其中包括汽车音响及家用音响等。有许多人喜欢用大型的监听喇叭来做混音。那样的音量及气势的确很迷人,但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至少决不能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大型的监听喇叭很容易造成误导,而那样的低频在一般人的汽车音响及家用音响却完全无效。所以最好用不同的监听系统作测试。另外避免在高分贝之状况下作混音,那会影响你对于声音之判断,因为人耳对于高分贝的音量时的高低频反应并不同于低音量时的反应。事实上一般人的听音乐习惯也往往都是中等音量以下。
关于DE-ESSER的使用:
Compressor对于输入讯号的强度是采平均式反应,且不论它们是低频的声音或是高频的乐器。这是一般的compressor,但有时候我们需要对于特定频率,作更强大的压缩。“De-esser”便是在此种需求下产生。它主要是用来去除或减小人声讯号中的唇齿杂音
唇齿音通常发生于2K至5K间,如果我们找到此频率,将它提高10DB,再用compressor会将此频率压缩,使此频率的DB数远低于其余频率10DB。这就是“De-esser”用来减少唇齿杂音的方法。
而如何找此频率? 在这我提供一个小技巧。你可先将高频所需(一般为2-5k Hz)波段的DB数增加10DB,再将高频波段的旋钮中央频率,用来决定EQ过程中被EQ波段的中央频率在何处,从最低的频率慢慢转到最高的频率(反之亦可),在此当中若遇到我们要找的频率点时,唇齿音会特别大声,则你将知道此频率就是你要找的。
最后如果觉得混音的结果不理想,可依下列方法检查:
1.回到最原始的平衡状态,去掉EQ及效果器,从头开始,并用单声道确定此状态是否有相位抵消之状况,并注意声向的位置是否正确。
2.是否在同一时间出来太多东西,是否这些东西皆是必需的?如果都要,是否有些东西的可以音量小一点?
3.在中频部份是否将mix弄得有些杂乱,或是和低频部份混在一起?如果是,用EQ将这些声音修薄,这样的结果让它们在单独听时或许会有点奇怪,但往往在mix当中时会显得很适当。例如: 你可尝试用EQ 虑掉一些低频,可使mix中频部份更清析,干净些。
4.如果你仍觉得有问题,重新调整鼓与贝斯的平衡点,再将人声加上去,然后加上主要乐器看看是否有改善。
5.效果器要谨慎使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使用太多效果器,或混响加太多,以至于讯号减损或声音模糊。
6.有时在final mix加exciter对于声音清晰度及细腻度之改善,有相当大之功效。
7.如果以上的方法都试过之后还是无法解决问题,那除了再试几次之外,只好重录了!
8.所以混音不是万灵丹,录音及编曲的好坏才是混音的根本条件!
关于 "加不加效果器" 的疑问
相信许多人心里仍然有个疑问:
通常在混音时,是否要加入Reverb之类的效果器来修润音色,
使得歌者(或乐器)的声音甜美悠扬,
首先我们应该先想一想:
是不是一定要大音乐厅﹑大教堂才能制造甜美悠扬的效果?
而这样的音场环境适不适合我们正在制作的音乐?
再者,这种[优美的声音] = [大厅堂效果] 的逻辑,
是不是透过西方音乐及其行销体系移植到我们心中的?
思考过这些问题后,我们才不至于盲目地追寻那种"甜美悠扬" 的效果, 而又被困在其中。在一九五○年代晚期, 流行音乐的制作目标是要重现真实临场感,
(参考老牌制作人Bruce Swedien的专访, Mix杂志, 1999年3月)。
许多当时杰出的录音作品, 并没有任何效果器的修润,
和现在流行的做法比较起来, 算是十分干涩。但是其地位并不会因此而有所撼动;
其传达出来的质感, 也绝不会被人认为"不够甜美悠扬"。由此可见,
[优美的声音] 与[大厅堂效果] 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虽然现在的唱片录音有效果器越加越重的趋势,
许多人甚至误以为"效果器质感" 的录音才具有现代感。
但是音乐制作的思潮与技术并不是必然直线式的向这个方向前进。
甚至我们可以武断地说, 听众是可以被教育的。
当华语歌独特的空间质感被彻底发挥, 蔚为风潮后,
那些"效果器加不加" 的争议便可止息。
正视空间特性﹑包含空间感的录音以及机动式的录音器材,
将使得目前唱片市场中亟思树立独特风格的独立唱片制作厂牌,
有全新的视野与思考空间。至于那些仍难以忘情于电子效果器的音乐工作者,
也大可以放心地走上这条新的音乐制作路线。
混音时, 将能够比较冷静地看待效果器的功能; 把自然空间的特性纳入编曲来思考,
会使得录制出的成品保有独特的质感。
相对于仅从名牌器材以及刺激生理反应的效果器来出发的传统录音方式,
那将是完全不同的经验。
关于exciter(激励器)的使用:
混音时也常会用到exciter,它的原理在于以原始之讯号为基础,合成出harmonics来补捉mix当中不足的部份。通常这样的结果会变得音性比较亮丽。它的好处除了强调某段相对于dynamic signal之频谱,使瞬间之声音有更高之解析度,相对而言,声音在特殊的频段范围内有更高的穿透力:D
齒音大部分會在3K到8K的頻段(因人而異),找頻點就是特意去提升某一個頻段的頻率,
然後找出最刺耳的頻率帶衰減之,
Q1、对于某声音的“远、近”调整法,有几种哪几种?
Ans:基本上有兩種,
1)控制聲音大小
2)控制空間大小
Q2、“响度”调整靠耳朵准还是,用眼睛看电平表准?
Ans:耳朵
Q3、“音场”“宽度”是否在说同一样东西,单轨单声道乐器最快的拉宽的方法是什么?
Ans:不一樣,音場指的是聲音存在的空間,寬度指的是Stereo狀態下,音樂所呈現的畫面感,
至於Mono的展開方法最快的是加上Delay,RerB...更狠的就是反相(不建議使用!!)
Q4、今天混音,满意!明天再听,无法忍受!为什么?
Ans:音樂永遠是缺憾的藝術,您要清楚您要的東西是否已經在Mix時達到,如果有...夠了,
如果沒有,留待下次繼續努力,要不您很容易鑽到死胡同里,也相對的影響您的進步!!
人聲與音樂的融合度取決於空間感的設計!!
當你覺得和音樂不相容的時候,可以試著去分析這首歌是否掛了太多混响???
嘗試摘掉幾個不重要的,然後將人聲的混响設置與音樂部份一樣,這樣一來或許有所幫助!!
至於你說的方式可以嘗試,但是慢歌的部份還是少碰為妙!!
请问空间大才近还是空间小才近,怎样调节。
打個比方
就像一個人站在大禮堂中的舞台上一樣
當你看到此人變小了.是因為你站遠了.週遭的空間變大了
想比之下.他小了!!
如果此時你也站在舞台上
你會發現他變清晰了.是因為距離近了
空間也相對小了
不知道這樣解釋你懂了嗎???
DEESSE用之前要先剪切,然后破坏性处理。
DEESSE前先花点功夫把需要DEESSE的地方(也就是那个齿音)剪出来,然后用DEESSE破坏性处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