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ci456 发表于 2018-11-30 16:07:35

怎样搭建歌词与写作的桥梁

怎样搭建歌词与写作的桥梁
中学生几乎都爱听音乐,中学生几乎都不爱写作。如何让此爱蔓延至彼爱,让中学生也可以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面对写作,面对生活,这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思索门径。 一、中学生音乐与写作现状分析 谈及语文教学,每每最后的话题都会聚焦在作文教学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之初,写作便是知识传递的要旨,时代发展到今天,写作的权威性似乎历来没有改变。无论是大中小型的各类学校考试,如高考、中考等,还是社会各界的选拔考试,如公务员考试、教师招聘考试等,写作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处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餐速食文化社会,我们被网络世界包裹着,如何平心静气地学习吸纳传统写作精髓,又与时俱进地增添现代写作元素,这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写作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但是写作方法的改变和写作思维的点拨却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我们曾经对于中学生的业余时间做过一项专门调查,发现他们的业余时间分布规律基本呈现如下: 统计发现,现代中学生对于听音乐这项活动,几乎占据自己业余时间的边边角角,他们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听,可以在作业的时候听,也可以在睡觉的时候听,他们开心听,伤心听,性格外向的听,性格内向的更听,所以,音乐的无孔不入给了我们一种很好的兴趣方向指引。搭建歌词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让我们顺利地走上写作的兴趣之路,或许是语文作文教学的日常生活导引可以尝试的权宜之计。 音乐与写作的契合点在哪里――情感。情感传递的依托方式是什么――歌词。现代歌曲以脍炙人口的语言,构筑了七彩缤纷的世界和喜怒哀乐的情志,它以独特的优势占据着现代学生的课外生活。好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诗,一幅画。他们有些能够让人领会生活哲理,有些能够让人赏心悦目,有些蕴含了纯属的修辞艺术,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


geci456 发表于 2018-11-30 16:07:55

二、如何将歌词直接导入作文

1.引歌词入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心灵的窗口,标题好文章才能顾盼生情。具有浓郁的抒情诗味的歌词,若能化为“善睐的明眸”,往往能够出奇制胜。比如:如写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我们可以《再回首》为题,也可以巧借歌名《恋曲一九九零》仿题为《恋曲二零一五》;写入世、申奥可以《痴心绝对》、《我和我追逐的梦》、《壮志在我胸》为题;此外,《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完美的生活》、《懂你》、《崭新的一天》等也是极好的题目。这类标题,或热烈高亢,或一往情深,或含蓄婉约,活泼清新,极富时代气息和感染力,能引起读者无穷的遐思,深深的共鸣。引歌词入题,既可借用原句,也可根据文章需要作适当的变动。

譬如表现对网络的热爱与迷惑,可用《因为爱你》、《让我喜欢让我忧》;表现对于亲情的珍惜,可用《听妈妈的话》、《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望乡》;表现追求理想,可用《执着》、《蜗牛》;表现对待挫折的态度,可用《从头再来》、《笑看风云》、《阳光总在风雨后》、《忘忧草》;谈论幸福,可用《幸福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打开幸福的柴门》等。这类标题,或充满人生的哲理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或含蓄婉约地表达生命的意义,让人在陌生的话题中寻觅到熟悉的感觉,极富时代气息和感染力,能引起读者无穷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

2.引歌词入文。

(1)开头引入。

元朝乔梦符说:“作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也就是说,起要美丽,有如凤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中学生正处于叛逆青春期,心中总有郁闷彷徨的诸多时刻。每年新学期,我们总会布置第一篇类似于《我的肖像》这样的自叙式的文章,学生开篇便借用了许巍《两天》的歌词:“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我只有两天,每天都在幻想,一天用来想你,一天用来想我。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一天用来路过,另一天还是路过。”

(2)中间引入。有学生在学了杨子的《十八岁及其他》一文后,写了一篇读后感,题为《十八岁的我们》,前文主要表达了与父母沟通的诸多困惑。文章在写到一次考试挫败被父母痛斥后,我独自走上阳台,掀开了那个冰冷的自己。“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在此,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是如此微妙地被引入表达作者当时内心的那番青春忧愁。

(3)结尾引入。元朝乔梦符所说的“豹尾”,意指文章结尾短促有力,余音回荡。引用歌词结尾, 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文章的立意更为深刻。学生在《为了明天的流浪》一文中,这样结尾:“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涧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引用了《橄榄树》,显然将梦想追逐路上的那种迷茫与坚定的复杂情感进行了一种巧妙的糅合传递。

如果能在文章结尾卒章显志之处哼上一句或几句歌曲,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升华主题,产生回肠荡气、三日绕梁之效,一定能够克服结尾空洞疲软的不足,获得自然贴切、水乳交融的效果。如,《我渴望的家》的结尾“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一友难求》的结尾“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此处借用《知音》歌词来表达知音难得的感伤。再如,描写不离不弃的梦想追逐的文章,引用《天鹅之旅》中的歌词“飞向那温暖春天,飞过这群山,飞越那洁白云海,飞过那万马奔腾的绿色原野,飞越那辽阔碧海蓝天,飞向那温暖春天。迎着天边的夕阳,穿过这午夜星辰。一生都不会停歇,永远向着那春天。直到这最后一刻,融进这温暖阳光里。直到这最后一刻,让我们飞越这世界”作结尾。这些结尾,歌词与全文内容协调一致,恰当的引用使文章锦上添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搭建歌词与写作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