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ee 发表于 2018-9-10 02:18:58

浅谈歌词创作中的切入角度

浅谈歌词创作中的切入角度

  歌词既是语言的艺术,又是音乐的艺术,因其短小、上口、能唱,故较之于其他文学艺术门类更易于流传;再因其有众多的传播媒体做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因而歌曲受宠,歌星走红,不足为怪。于是,习词者这一新组建的“方面军”不断地发展、蓬勃、壮大,这对音乐文学事业是件天大的好事。一种事业受如此众多人的青睐、关心、支持和参予,还愁它不兴旺发达吗?然而,歌词创作说到底乃是艺术的创作,艺术的创作有欺特有的艺术规律,在这里,我们不做歌词创作全方位的艺术探讨,而就歌词创作的切入角度发表些见解。
  歌词作者大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确立了一首歌词的主题后,选择一个满意的切入角则是你下笔之前的第一个关键,可以这样讲,切入角度决定着你歌词成功与否近一半的命运。然而大多数词作者常常忽略对切入角的精心选择而草草落笔,以至一个很好的主题,在下笔的瞬间,就决定了其浅、白、旧、平、淡,而荒废了那来之不易的主题。
  一、歌词切入的艺术美
  做为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相组合的歌词,应该在创作中不断地追求艺术的美,使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感情内涵更加丰富,有这样两首歌唱解放军战士,把解放军战士比做长城的歌词,其一:“绿色的军装,绿色的兵/肩并肩站成万里长城/身后是我们亲爱的祖国/肩上托起神圣的使命。”初读也感觉颇有气魄,艺术形象不可谓不准确,但细细品味,总觉得缺乏一种艺术魅力和深层的情感,歌词语言显露出一般化、无特色的通病,歌词从切入点起,就显得感染力不足,而另一首歌词却切入的非常之妙:“都说长城内外是故乡/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你要问长城有多长,就看那一身身的绿军装……/你要问长城在哪里,就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长城长》的作者没有采用直切的方法(并不是说直切方法不好,也可举出许多的优秀作品来),而是选择了反问的切入手法,使得作品更加亲切,富有美感,内涵更丰富,特别是最后落脚在“这一身身绿军装”、“在老百姓的心坎上”,首尾呼应得无衣无缝,把主题实实在在地点在了最佳位置,再加上作曲家和歌唱家的再创作,使得这首歌一起步就大红大紫,我们不得不佩服词作者的艺术功力。
  再加我为今年天津世乒赛创作的会歌《共享阳光》的歌词,我认为一首好的体育歌词和一首其他优秀歌词没什么两样,并不一定在力度、速度、气魄上下很大功夫,前面已有了奥运会的《手拉手》,亚运会的《亚洲雄风》和世界杯女足赛的《跨跃巅峰》,那么世乒赛会歌就一定是“这一个”,一旦确立了歌颂世界乒乓运动的主题,那就要看切入的角度如何了,我在构思上给自己套上了三个假想的枷锁,歌词中不能出现体育,不能出现乒乓,不能出现天津,经过几个方案的思考和选择,最后采用了“一方碧蓝的海洋/托起圆圆的桔黄,/就像五环旗上的一环/神圣辉煌”,把蓝色的乒乓球台和桔黄色的乒乓球比喻成为“碧蓝的海洋”和“桔黄的太阳”,用五环旗来象征乒乓运动和体育精神。这样的切入就显得生动、准确、大气,充满了语言的艺术美,不落俗套。而在部分应征歌词中也不乏“你一拍,我一拍,乒乓球转起来”,“台上是对手,台下是朋友”等一般化的语言。所以《共享阳光》的入选是偶然中存在着必然(当然作曲家还给予了歌词更加完美的音乐形象)。
  二、歌词切入的朴实美
  艺术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美。歌词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扬弃那些矫柔造做的语言和华而无实的描绘,崇尚一种自然的、和谐和纯朴的语言,使得歌词艺术更紧密地贴近大众的生活,更浓烈地反映百姓的情感。近年来,有相当数量的歌词模仿“港台风”,除了爱、恋、就是孤独、梦。语言故做高深状,甚至语言逻辑上常常犯一些“幼儿错误”,仿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作者们都失恋了,都孤寂了,都玩开深沉了。忽然间,有一首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歌曲闯入了人们的生活“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一夜间,《小芳》唱遍了城市、农村,成为当年最流行的歌曲之一。(至今对《小芳》的主题思想还有许多不同看法,这里不做论述)除了时代背景,文化心态,旋律,传播媒介之外,歌词的朴素切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小芳》没有化妆,没穿时装,没戴任何金银饰品,单就其朴素柔美的动人魅力就足以征服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而在其前后的一些歌,如《为何爱情让我痛》、《离开情人的日子》、《别让我一个人醉》等,很少有人问津。
  朴实的切入还在于它有丰富浓列的情感却淡入淡出的东方人的表达方式,“你问我爱你有深/我爱你有情份/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 代表我的心”这样对爱心的表达比起爱得死去活来是不是更感人一些?   我国大量的优秀民歌的歌词,不用做更多更细的研究,就不难发现,比喻的形象和切入的巧妙。这些都是我们词作者应该认真研读的范本。
  一首歌词能够找到一个新颖的切入角度,这首词可以说就成功一半了。而切入词坛的词友们往往对此重视不够,或者知之甚微,就是驰聘词坛多年的老词作家们,也发出过“越来越不会写了的”感叹。其实,这是找不准切入点的一种苦闷,也是不断追求创新的一种意识。寻找一个较好的歌词创作切入点,不仅仅是个技巧问题,它需要不断地感受生活,提炼生活中的真善美,还要有艺术家的责任心,把创作一首歌词当作完成一个艺术工程那样去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装修,否则,要么就是不懈的创作而换来的却是不尽的失望,要么就轻易的地卖倒了自己的牌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歌词创作中的切入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