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云玫瑰 发表于 2018-8-8 22:33:02

关于录音深度感知识

关于录音深度感知识



    以后不少近似的录音,包括现场实况,还是没有找出方案来。系统的进修学习,主动积极的交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但直接找到方法,还是要根据老师们的基础理论思路,掌握有效的分析运作方法,逐步取得经验。

    深度感多与现场感、临场感共同讨论。国外一位录音界导师从带学生的角度讨论过,但也没有界定深度感的边界。这里我想引入“模式识别”方法对深度感进行一些讨论,并借鉴摄影理论的“景深”一词进行描述(过去也有人使用景深来评论录音)。同理,我们的话筒被固定了位置以后,前面清晰的声音到后面清楚(可辨别性质)的声音的这段幻觉距离,称其为深度距离,得到的感觉称为深度感。幻觉中音场深度,暂不包括在此范围内。

    现列举-下生理声学及心理声学有关人类对方向、方位感的听觉机理试作说明。在自由声场中,声波随距离增加而能量随有关规律而衰减,呈现出距离来。也有人认为,人们由声波在弹性媒体的运动中的波阵面可判断出距离来,声波在传播中受到灰尘粒子的碰撞阻碍,使位移速度降低而感觉到距离,在室内又增加了直达声,早期反射声和混响声的比例变化而帮助人们感觉出距离来。综上所述,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现代化的调音设备、优质的话筒、无规性良好的混响器还有延时装置把距离感即深度感模拟出来?然而,比较困难。人类听觉的机理相当复杂,它与广泛的声学领域相关。心理物理学家认为,不要为人的知觉能力确定绝对的限度,人类的听觉能力在进一步被发觉着,对双耳听觉机理的界定还不能进入完全肯定的阶段,比如CD的44.1kHz取样加16-bit量化的格式,就缺少生理、心理声学和艺术欣赏心理学更得力的支持,使全球的CD硬件成了一个大问题。

    台湾某唱片公司在80年代录制的大型民乐协奏曲,所用场地是一个不到300立方米的“录音室”,采用分批、分轨录音,并作了音量、延时、混响、音色的处理,乍听有点大制作的味道,细听可是缺乏真实的深度感。这样的例子在全国各地可举出不少例子来。应当指出,室内声学能完全反映出声音距离感的说法不完全合理。听觉过程是与物理相关的极其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往往我们的差别感受性会对我们判断距离有帮助,听觉思维涉及到我们对艺术形式的接收、加工、存储和处理的能力。我们似可理解成双耳的基底膜所受到的刺激之差别,接受到的信息与高级神经系统的储存资料所产生了比较而转化成为距离感,当然这里面也应有频谱、幅射、声强、相位等方面的差别,这一展开可以丰富我们对听觉距离感的了解,这些细微的重要的变化可不是一般的硬件可以简单模拟得出来的。

    我曾用音频工作站对20几种中西乐器作过有关深度感的模拟实验。实验初步证明,不同的乐器音色对深度定位的影响不同,这与某些心理学研究实验结果相吻合,如噪音或脉冲串所提供的信息对人耳定位(判别距离感)有利,这跟它们含有较多的瞬态信息相关。

    小军鼓的声音容易定位,而中提琴的声音就较难定位,三角铁的声音容易定位,而长笛的声音就困难一些。这些音源对深度感产生的定位差别与视觉心理中研究影像纹理的内容极为靠拢。视觉心理认为,纹理的清晰与模糊给观察者以距离的感觉。大气中灰尘的作用使光线散射,造成影像的模糊程度,表现出距离。而室内音乐在传播中,频谱随空气作用而有所改变,也表现为距离感。这不是简单的均衡手段可以完成得了的,声音细节的演化(包括消失)应该是自然声场里的特殊产物。
    在这里我想借用绘画艺术领域的透视感来认知声音距离感。透视原意指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点与线的相连结而反映在光传输中对双目产生的投影关系。我们要讨论在两个信号传输系统中能幻觉出的第三维属性的东西,借助透视机理可扩展研究。透视影像中有前后左右、深浅高低的关系,交响乐团的坐席客观反映了演奏声音的传输,也应该体现出这种相对固定的关系,在音响画面里各就各位,这就帮助我们产生景深层次的识别,暗示出了深度信息。比如讲二提琴的左右方,会产生正确的;圆号组和透视关系,而圆号的正后方可能有三角铁、铃、之类的声像,这些情报已多次地进出于我们的高级听觉系统。每一次接受到的“消息”又会在我们的档案里进行比较分析(核实),包括一再沟通听觉与视觉产生联感,这可称为高级阶段了。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某些乐器声音,而是一个阵声源(集群)开阔的全景形象,若是带有合唱队的大型套曲,全景结构更复杂,艺术形式也在这里融汇。人们对这些集群声音信号的每一细节,都具有极强的感知能力和处理能力,深感度也如此。因此,我们尽管调用无规性最好的混响单元也不容易自然地“安排”出这种集群的透视关系。要取得自然的音乐深度感还应学习广泛的应用声学知识和艺术理论。

    现在,我对在录音实践中如何获得自然的音乐深度感谈点看法。

    首先多分析具有音乐深度感的材料,借鉴各类艺术形式对距离、深度的表现形式,尊重人们使用感觉器官而获得信息的规律。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我们对音乐深度感有更丰富、更深层次的了解,促成听觉能力的提高。

    录音场地的选择是我们获得音乐深度感的首要条件,一个声学状况良好的环境是你获得音乐深度感不可或缺的。境外唱片公司在录音环境选择上谨慎严格,一旦选好场地,还要进行改装,包括通道的门、观众座位、场地的装饰材料、舞台的尺寸加深加宽等等。为什么这么累?就是为了有一个理想的声学“耦合”。我有一次在香港给中乐团录音,就把荃湾大会堂的舞台用政府的办公桌加深了整整一圈(一层),在观众席上架了一个结实的话筒平台。在舞台的后台与马路之间更加是对干扰源防范森严。场地选择好后,还应周详的遵守艺术规律的综合考虑调整乐团座席,这是远距离使用话筒的首要问题。

    音乐作品的创造总会遵循一定的演奏关系,形成前排与后排乐器一定的表现形态,当前排乐器休止时,后排乐器的声音不难拾出,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到乐曲终止。总谱不会标注出各种乐器的位置来,给乐器一个客观而又合理的“位置”是指挥和我们通过特定的努力来完成的。因此又涉及到远距离使用话筒的技巧与经验,了解它对获得录音深度感极有帮助。前面我们提到声源频谱对深度感有影响,

    遇到这方面的问题时,可考虑调整乐队座席。欧洲有个老牌唱片公司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大会堂音乐厅录音时,把观众席全部拆了,为了把乐团的座席充分展开,拉大景深,从而对深度定位提供了积极的支持。我把这一作法应用到广东地方戏曲录音中,出现了良性的深度感,而且还改变了戏曲乐队的音响配置不合理状况。而在大型交响音乐如:《长城随想》、《夜深沉》、《克拉沁草原的传说》等等录音工作中,更是频频运用。

   不过,话筒的使用要服从获得音乐深度感这个大局。如果执着于局部小片段的音量平衡,容易破坏深度感的记录。这里要提醒大家,尤其要谨慎使用点话筒。我们录音师应多积累一些使用经验,并多调用在我们印象中的资料,来防止运用失误,从而提高整体艺术质量。我觉得主话筒使用小膜片无指向压力式电容话筒与适当的点话筒配合时,获得的音乐深度感要自然得多。

    自然混响的利用和混响器的使用会影响深度感。在这里我必须指出,混响场对深度感有间接的影响,这点应特别引起注意。过去有位老师指出,他在一个有点问题的音乐厅里,发现弦乐四重奏的大提琴在幻觉上的透视感不对,视觉上大提琴与二提琴并排的,闭上眼睛听却发现大提琴在后面。这个例子除了反映我们的听觉与视觉联感中有妥协现象外,还有个混响场的作用问题。老师认为那里的混响在低频部份有过多的响应。在自然混响的利用和混响器的使用方面,我们特别要着重于混响的质量,没有质量的混响再多也没用。人工痕迹对深度感的破坏作用极大,耐心选择一条好的混响曲线,有科学根据地改动一些参数(比如扩散度调节),对获得混响自然度有明显帮助。混响是一种微妙的生理和心理刺激物质,早期反射及混响曲线只在乎描述这一现象的建立过程,而最终是被我们作为某种信息接收的,结果应该最具有说服力。关注各类艺术形式的和谐波、自然度、对比度和联觉效益,对获取音乐录音自然深度感具有特殊意义。

    掩蔽,会影响深度感,本来在声场中存在的乐器信息,因为掩蔽效应而听不清楚或辨不明性质,或失去了音乐深度的依据。通常,音乐进行中听不到混响,或感到混响时间短,而当音乐骤停时又感到混响的确存在(十几年前我们有利用控停录音机或突然关闭通道信源来测听混响器的工作情况)这就是掩蔽造成的。因此,建立起对声音在声场中互相作用的敏锐感受,可积极地避开干扰。

    在大型节目录音中,话筒靠近乐队阵列时,阵列的前端与后端距离感觉明显,这和视觉透视造成的感觉很相像。视觉心理学上的强、弱透视是可以被应用来解决重拾现场深度问题的。而高倍望远镜的透视现象帮助我们分析更具体更细致的纵深感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点源话筒的运用不要干扰主话筒和深度感效果。这里,三一律值得应用。

    记得有人讲,录音太难学了,越学进去越觉得难。不过今天我也想借用摄影专业一句话,摄影之所以难学,就因为它太容易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录音深度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