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选择练声曲,对症下药打好歌唱基本功
谨慎选择练声曲,对症下药打好歌唱基本功!练声曲是声乐课必不可少的练习内容,练声曲的作用不仅是开嗓,更重要的是,练声曲是训练发声技术的重要手段,是打好歌唱基本功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是声乐艺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练声曲包括音阶(全音阶、半音阶)、琶音、装饰音、颤音、波音、滑音、切分音、连音、断音、延音、跳进音等等的训练,一般以元音aeiou(或者前面加上合适的辅音)进行练习。
练声曲可以有效地训练歌唱者的呼吸、发声、共鸣、节奏、音准、乐感及对声音的控制能力。但是许多声乐教师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练声的作用,对于课堂中的练声部分比较随意,在练声曲的选用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因此练声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模式或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而应该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其中不仅包括不同类型、不同难度、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还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练声曲,并且根据学生学习进展的具体情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这就是在基本技术训练上也应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今天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从如下几方面谈谈声乐练声曲的选择。
不能在气息上起音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是歌唱的前提条件。对于声乐初学者,首先要让其掌握正确的呼吸,掌握在气息上起音的技巧,针对那些还未能掌握此技巧的学生,建议用辅音h与元音a或u结合练声,因为h是清辅音,发音时气流送出口腔,气流较大,在通过声门时发出轻微摩擦,因此与其他元音结合发声必须以气发声,这样有利于学生找到正确用气的感觉。为了找到声带闭合挡气的状态,可以有意识地把辅音h的发音做适当延长,然后再发后面的元音,体会先出气再发声的过程,这就是软起音的方法。待学生领悟了其要领再缩短辅音h的发音时值,很快过渡到元音的发音。首先让学生练习单音,再结合旋律练习断音、连音(见谱例1)。
这是断音的练习,对于没有特殊毛病的初学者,用纯净圆润的a元音作为起音练习较为适宜,因为这个元音的位置适中,比较容易获得自然、丰满的声音。它比所有其他(元音)更能使喉咙打开,当学生能容易地发ha音时,在他用其他元音做同样发音时将不会遇到困难。ha的元音比其他元音更能及时暴露出喉部的任何僵硬和由之产生的卡紧。由此可见用元音a练唱有利于打开喉咙,与辅音h相结合练习断音有利于在气息上起音(见谱例2)
这是连音的练习,进一步练习在气息上起音,发声过程中保持好气息支持,声音要求统一、圆润、丰满。
高喉位
歌唱中喉头应该保持相对低的位置,而且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喉头往上跑和喉位不稳定的情况。为了解决学生某一具体问题,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元音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高喉位、喉头不稳定的学生我们不宜用i元音和上行音阶练声,因为i元音的喉位相对较高,而且不利于打开喉咙,上行音阶容易使喉头往上跑,造成喉头不稳定。而u、o元音的喉位相对较低,有利于使喉头往下放和打开喉咙,下行音阶有利于喉头的稳定,因此用u、o元音结合下行音阶练声比较适合高喉位的学生(见谱例3)。
练习时,用半打哈欠的状态打开喉咙同时深吸气,并做好u的口型,在气息上起音.发声过程中一直感觉垂直向下往胸口叹气,气息均匀,喉咙保持吸气时打开的状态,也可用下面的练声曲(见谱例4)。
练习时注意:从mu到mo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欲打哈欠”的状态,发mo音时感觉喉头再往下吸一点,发声过程中始终有气息的良好支持。
下巴紧、舌根紧
歌唱时,下巴和舌根应处于放松状态,下巴往下放,“感觉没有下巴”,舌根放松,禁止往后缩或上抬,因为往后缩或上抬都会破坏共鸣腔体的打开状态。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下巴紧、舌根紧的问题,影响了共鸣腔体的打开和保持,影响了咬字吐字,严重阻碍声乐学习进程,对于这样的学生建议用la练声,发辅音l时,舌尖抵住上齿背形成阻碍,再把舌尖迅速往下放,这样快速的动作有助于舌部放松。发元音a时舌头是最放松的状态,而且是开口音,这样有利于打开牙关节,放下下巴(见谱例5)
练习时,速度稍慢,每一个la都要大胆地松开牙关节来唱,感觉每一次唱la时下巴都往下掉,咬字头时舌尖很灵巧、自如地在运动,延长。元音时舌头很自然的平放,没有紧张的感觉,把声音往外“说”出来。也可用lo练唱,还可用la ,lo结合其他旋律练习,其旋律难易程度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漏气
漏气是在发声过程中声带抵挡不住气息压力而闭合不拢,一部分气息漏掉而未能形成音响,造成声音不集中、不干净、虚弱的现象。对于此类学生不宜用a ,u,。宽元音练唱,而应采用窄元音i、o练唱,这样有利于声带的闭合。豫剧演唱谚诀中有一句:“音析、音暗多喊‘咦—’,音紧、重喉练‘啊—’音”,显而易见,这句谚诀体现了我国传统戏曲练声中的“对症下药”,音析和音暗就是声带挡气不好而漏气,喊“咦—”有利于声带闭合使声音集中。针对漏气问题,首先用窄元音练习顿音,体会气息冲击声门时声带迅速闭合挡气而振动发声的状态,把声音唱得集中、结实而饱满(见谱例6 )
一般说来,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这类练声曲不断地训练,漏气的问题会基本解决.然后在后面加上其他元音练唱,同样保持集中、结实、饱满的音色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连音练习(见谱例7)
练习时,注意气息的运用,唱顿音时运用快呼快吸,主要是运用上腹肌收缩及反弹的力量,连音要求气息保持住,气息稳定而流动,只有在正确的气息运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使音色统一。待我们把窄元音唱好之后再练习宽元音,在窄元音的基础之上发宽元音,感觉身体内共鸣管打开的状态基本不变,不要因为是发宽元音而撑开喉咙和口腔,如果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声带闭合不好而漏气。
声音位置挂不上
哼鸣,通常是指“闭口哼鸣”,闭着嘴唇只哼音调不唱歌词的一种歌唱方式,也就是发声时口不张开把“m”音加以延长。哼鸣是获得声音位置的较好手段,但是哼鸣如果训练不当会造成极大危害。首先我们应当练习闭口哼鸣,保证相关肌肉放松,就像母亲为宝宝哼唱摇篮曲一样,在此基础上再练习开口哼鸣,下巴放下来,牙关节打开,可以运用咀嚼的动作使肌肉和下巴放松,边咀嚼边哼唱,无论嘴型如何变化、下巴如何活动其声音状态不变。找到正确的哼鸣状态后再结合练声曲练唱(见谱例8)
练习时,速度慢,首先全部用哼鸣练唱,状态稳定后把第二小节换成辅音m或n结合其他元音练唱,如m(n)a、m(n) i、m(n) e、m(n),在哼鸣的位置上将元音带唱出来。辅音m,n与元音结合练唱是很好的手段,因为鼻音辅音有助声带发音并赋予歌者直接的共鸣与置位感。但是哼鸣练习只适合唱中声区,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损害声带。待基本掌握“上挂”的技巧后可加大练声曲难度,可用快速的练声曲训练声音的高位置(见谱例9)
气息僵
气息僵是因为控制气息的力量过于大,吸气肌肉群的力量大于或等于呼气肌肉群的力量,而造成气息不流动,声音挤卡或笨重的现象。这类问题一般是在唱连音时出现,而连音唱法是非常重要的。连音歌唱技法训练是首要的发声训练内容之一。而气息是关键因素,要使每个音都落在气息上,获得良好的气息支持。建议用跳音和连音相结合的练声曲进行练唱,可以使呼吸肌肉群变得灵活和有弹性(见谱例10和11)
练习时,保持欲打哈欠状,在气息上起音,跳音是“快呼”时腹肌迅速而集中的收缩的力量用气息唱出,吸气是靠腹肌反弹的力量被动吸入,如此反复使得腹肌有节奏地一起一伏。接下来的连音又训练肌肉群控制气息的力量,这种跳音与连音相结合的练声曲能较好地解决气息僵的问题。谱例10的练声曲难度适中,谱例11的难度较大,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 找了好久的文章,谢谢楼主,学习了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