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石牛庙(作家:岳定海)
石牛庙在哪里?相信各位朋友会是一头雾水,如果讲它是史学大师蒙文通的故里,大家就会“哦”地一声,因为蒙文通实在是声名显赫的了。 国学大师蒙文通 石牛庙蒙文通的老屋与南部剑阁梓潼和盐亭边界相连,我应盐亭石牛庙乡邀请,专程去此地进行文学采风活动。在两天踏勘蒙文通早年活动遗址中,试图对模糊不清的民国史籍记载过的蒙文通的身世给予清晰的梳理,让它明白起来,生动起来,而让后世从蒙文通的成就中得到有益的效仿,也让“蒙学”之硕果在天际闪烁澄澈的日晕!蒙文通生于1894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晚清时代,这位自小在四川盐亭石牛庙新田村田坎上玩耍的小孩,于几十年的艰难历练,一举成长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与剪伯赞,吴晗等大师齐名,从而为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贡献了自已独特的光芒! 蒙文通故居 我们驱车到达蒙文通故居已近下午,它是一套建于清代的三进四合院布局的老建筑,它掩映在森森古柏之间,时有农民耕作于丘陵,白云舒展,自是一派田园牧歌之状。由于“蒙学”在史学界的意义,蒙文通故居已被盐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蒙文通大师在历史中的脚印曾经抵达到哪座高峰呢!几十年我为此着迷,在研究同为县人精英的嫘祖、文同、赵蕤这些历史人物的同时,我就对蒙文通的背景尤感兴趣,他早年毕业于四川存古学堂,师从经学大师廖平、刘师培和佛学大师欧阳竟无,出经入史,山峰崛立,形成了“蒙学”贯通经、史、诸子,旁及佛道二藏和宋明理学的学术风格,发展成为20世纪珍罕的国学大师之一。作为史学大师,应有自己的风格与观点在所拓展的领域开花散叶,使其威蕤与蓬勃,才可以具备登堂入室走向一席之位的资历!蒙文通是近代“蜀学”传人,早在民国的1927年,蒙文通便以《古史甄微》而亮相史学界,后来续成的《经学抉原》一书,他坚定地提出了中国上古民族“三系说”,其结论和方法都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撰写的《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力图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互动中找出历史发生演变的规律,从而成为“史以明变”观点的代表作。步入晚年,蒙文通在生命逐渐黯淡的时光里,致力于民族史和地方史的研究,他用心血撰成《越史丛考》一书,标志着我国古代民族史研究的新水平。为了观赏蒙文通恢弘的著述,我特意在书房里消磨一下午,逐本捡视“蒙学”的《古地甄微》、《古族甄微》、《儒学五论》、《道书辑校十种》、《巴蜀古史论述》、《先秦少数民族研究》等十数种书籍:我的心在颤抖,手中卷页的册页,便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得以生存并发扬光大的知识财富,它们是叶,在天空生生不息! 红军纪念碑 这次应邀访问石牛庙还有一大收获,我去后才知竖立于场口上的“红军纪念碑”藏着一段红色的记忆。在古柏之间镌刻的碑文记载,“……一九三五年三月底,北上抗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一个小分队从剑阁元山场出发,达到盐亭石牛庙后在锅凸顶击败顽抗的民连大队,并驻扎石牛庙,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仓分粮,组建村苏维埃政权,劳动人民情绪激荡,盐亭北二区迅速燃起了革命烽火……”陪同我们的陈乡长介绍,石牛庙乡作为盐亭县唯一在民国时期建立苏维埃政府的革命老区,一直为党和政府所重视,从而勒石刻碑,长久纪念。 初夏的阳光有些烘热了,热情的陪同人员邀请我一定再看看石牛庙乡风华村范家嘴一处距今有162年时间的文物遗存,我心里有点轻慢,觉得石牛庙出了蒙文通已是神奇,难道还有什么更不得了的风景之地在等待我们?这样想着,小车已开上遍布翠柏的山脉之上,只见丘陵处有三柱耸立,均一字排开,中间为巍峨的石桅杆(大石伞),两旁有望杆(石狮)护佑。我走近细看,斑驳的青石柱上字迹清晰可辨,分布“河东宗派”,“来自宋朝范仲淹之后”,“宗伯仲序而校业”,“河东小三房”,“督理经工首事范文章”,“大清咸丰元年岁序辛亥月届仲冬十三日立榖旦”等词句,我陷入沉思,石桅杆在古代是不能随意建造的,那么竖立在如此偏僻乡野的望杆代表着什么呢?我绕柱而行,终于在石身漫漶的题刻上找到了初步答案,“恩赐寿进士”,乡上请来一位文化人在寂静的山林下告诉我,“当年这里出了个皇上钦点的范姓进士(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迁徏到盐亭的一支后裔),他曾经在做大寿时受到皇上恩赐,乡人闻讯,为记住这一荣耀,经皇上特许建造了历经风雨的望杆和石伞。我抬头端祥,望杆顶上盘踞的狮子眺望远方,寓意前程远大,中间挺拔的石伞象征皇上出行时所用的銮帐,以示恩泽。我由此推断,石伞象征皇帝的銮帐,代表“恩赐进士”和恩赐寿宴的天恩,雕刻名人范仲淹之“河东宗派”“小三房”一众后人名讳于石伞下,彰显着范氏家族世代享受皇帝的庇荫,而两边望柱则是范氏族人向祖先范仲淹看齐的生动体现。细细一看,这把大石伞,自然是研究古代科举制度与恩赐现象的地面文物标志,它凸立天幕下,与星光同在,与风云共舞! 有关盐亭石牛庙的游记似乎可告一段落了,我当然也记得在石印村冯家大院里保存着一座珍罕的“宝鸭生辉”神龛,它作为供奉祖先的香炉神位而熠熠生辉;我也知晓西河村砸儿岩摩崖造像的珍贵,这组唐代摩岩造像在遭受常年的日晒雨淋后风化严重,虽残破不堪,不过从尚存在石岩上的造像的神态、圆润的刀法和彩绘的线条感受它们,那是丰满、鲜艳、大器的化身,而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 我是带了几位青年作者陪我去石牛庙文学采风的,她们一路被山色和地理吸引,向我不断提问,我在尽可能地解惑释疑之后又进入深度思考: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人文浩气长存,这其中,藏龙卧虎的盐亭石牛庙也算是一颗亮色的星星吧。 作家简介 岳定海 公元1955年农历4月18日生,汉族,中国四川省盐亭县云溪镇中北街人,祖世原籍射洪县凤来乡张家沟与盐亭县古来乡石水缸,作家、书画家、旅行家、收藏家,无党派人士;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供职于绵阳广播电视台,长居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任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学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绵阳市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政协绵阳市第四届、第五届委员,绵阳市人民政府政风督察员,绵阳市嫘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绵阳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盐亭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盐亭《云溪》文学杂志社顾问。作家岳定海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数十年来,在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个人文学著作14部,代表作系《岳定海思想录》、《灵魂在高处》、《生命激情》、《苏家山——知青岁月实录》、《故园》、《孤独者的梦想》、《笔记》、《人类的困惑》、《老盐亭》、《云》、《白云下面是家乡》、《嫘祖故里大揭秘》、《虚拟虫洞》等,涵盖小说、散文、诗歌多种文学体裁,相继出版,好评如潮,正筹备出版发行系列文学之《岳定海文学卷》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他先后在《诗刊》、《诗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诗选刊》、《中国旅游报》、《中国交通报》、《工人日报》、《四川日报》、《星星》诗刊、《华西都市报》、《绿风》诗社、《天山》、《辽海散文》、《川鲁散文精选》、《鸭绿江》、《四川散文》、《山东散文》、《当代四川散文大观》、《晚霞报》、《剑南文学》、《嫘祖文艺》、《四川文化报》、《德阳散文》、《西部散文》、《四川工人日报》、《散文笔会》、《文摘旬刊》、《个旧文艺》、《绵阳晚报》、《嫘祖故里》、《散文笔会》、《绵阳文学作品精选》、《广元日报》、《几江文艺》、《云溪文学》、《盐亭百年新诗选》、《蒲公英》、《嫘祖风》、《盐亭百年文学作品选》等上百家国內重要文学报刊正式发表各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达数百万言。并执行主编《绵阳散文选》,《绵阳大观》等文学选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