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当地铁、火车、飞机等封闭的、对手机使用造成限制的空间成为阅读的主要场所之一,这些地方也就成了观察和检验我们的阅读生活最好的窥视镜。至少我,几乎把这种窥视当成了自己的任务,看其他人会不会看书、用什么看书、看的是什么书,而当我遭遇别人类似的目光,眼神会更死地锁在书上,手稍稍攥紧,试图悄悄调整角度遮挡书名,心中启动的是另一套半似解释半似反思的程序,看书奇怪吗?乐趣在哪儿?这书里的浮生到底和眼前的众人是什么关系?可能因为心底总有一层薄薄的怀疑,是长久以来没能彻底抹去的,甚至它和你对文学的喜爱融化在一起,像有的鞋子不管穿了多久,每次一踩上去还是会发出吧唧的声音。书本如今不会真成了某种造作之物吧?文学性存在吗?不会也是一个虚幻的借口吧?小说之于生活,有确凿的意义吗?
无数次地想过这些问题,又无数次在翻开下一本小说时,忘记了它们。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只能说阅读本身是一个能够发散出太多比它重要太多的问题的过程,于是本质上就轻视了它,反而让它拖延出某种神秘性。
詹姆斯·伍德的新书《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回答了这个问题,而我几乎带着几分不情愿看完了它。内心中的某一部分竟然并不想弄清楚全部的答案,宁愿他保密。
和他的文学评论一样,他总是从个人的经验出发,这一本更加明显而自觉。他显然用自己作为孤身犯险的事例,来解释文学的机制,回答为什么文学得以接近生活——这种个人化的叙事策略,本身也是一种作者接近读者的努力。这是伍德身上最可爱的部分,他沾染了一个小说家喋喋不休地说话欲,愿意细细地回忆、再现自己亲历的事情——而他的句子是一点也不比小说家差的。他很像那种会拉着你给你看他从古董市场淘来的好玩意的那种老头子。当然他也有批评家的派头,关注领域之广,阅读范围之新,旁征博引起来,也不是轻易能读懂,但我总觉得他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选择这样做。他总是尽量讲故事(尤其在这一本书里),展开小说们在他自己身上反复试验拣选的过程,如同一个不止一次落入陷阱的人,反而兴奋地展示他身上的伤痕。
当然他写这本书并不是仅仅回答了我开头那个问题,我想他是试图进一步展示小说的魅力(在这个问题上,他真是太敬业了),以及小说家作为一个人种的奇特能力。简单来说,他认为,永恒的死亡阴影和“无家可归”的状态是文学创作本质上的驱动力,它们赋予了人类一个讲述者的位置,让他们得以在时间和空间的漂移中,获得一点自己的声音;而捕捉“不可降解的”细节的能力和专注的、“严肃得令人落泪”的理解力,是小说家最必要的品质。他指出文学与宗教、历史文本的相似与不同,近似于宗教,又并不推向某一极,是一桩“不完全的事”;像是历史的“插入句”,又因十分自由而无法付诸行动;接近生活而不与生活相等,因为身陷生活的人,并不会抬起头来寻找理解生活、讲述生活的形式——这倒是我们早就知道的真相,“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自己”,并不明白自己怎么总是像个疯子似的又爱又恨。
小说家的特权也因此而来,作为“内心的扩张主义者”、“滑稽的幻想家”,只有他们才有能力把诸如“敲门声”这样不经意的细节赋予史诗级别的注意力。而所谓“接近”,实在是一种令人慌张甚至恐怖的距离,这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一个最伟大的特质可能在于小说的“事后性”——尤其文学是可以发生在死亡之后的(而死亡通常都视为一个确定的万物的终点),它甚至可以反复地死去活来地经历死亡,这成了一个很本质的起点。正是由于小说家的工作,我们才得以回到故事发生的地点,回到一段早已消失的时间,而不必非要等到某个具体的人的追悼仪式,才获得慨叹人生的机会。
伍德其实也严肃得要命,那种深信文学的感觉,是最感动我的地方。如今我们已经不流行深信什么东西了,或者说,“深”信作为一种品质从未流行——文学正是从这种虚无中获得了它得以骄傲和飞翔的空间。
但我又觉得庆幸,开始系统地读他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恐怕已经很难完全地获得他那种近似于信仰的感觉,这样一来,也许偷生的能力会变得强一点。但我相信他所相信的许多事。比如他说,“我常从书店回来,带着那些因压缩其中的内容而闪闪发亮的平装书,它们像色情书一样炽热。”习惯了阅读的人会懂得这其中的奥秘,那的确近似于一种生理反应。这句话一部分可以作为推广阅读的公益广告之语,而另一部分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蔽而又喷薄的激情。当然他没有在这一本书中把所有的秘密都讲出来。我想在这个领域,没有人能真正掌握全知的视野,取代上帝的角色(这也反面地说明了为什么这个时代人人都乐意客串评论家的角色,并且都觉得自己是看得最透彻的那一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