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591153 发表于 2017-8-22 07:51:25

通渡桥的故事

万安镇韩家庄村东,有一条北涧河,河上有一座古石桥,叫通渡桥,因此桥有5个桥孔,俗称五孔桥。北涧河水从东面四孔桥下流过,广济渠从西面一孔桥下流过。

通渡桥长八十五米,宽五米,高十米。此桥上下游都有人字护基,桥墩高三米五,跨度四米五,桥孔高六米,是洪洞到西山各县古关道上一处交通要塞。韩家庄村南一带人,到万安镇到洪洞县城也必经此桥。1937年11月23日,朱德、任弼时率八路军总部进驻韩家庄,1938年2月27日洪洞县政府、中共洪洞县委、县牺盟会进驻韩家庄,1942年5月侵占洪洞的日寇又在韩家庄设了据点,皆因为有这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通渡桥。

       通渡桥有不少故事。

一、刘丕修桥

       传说万安镇有个刘商人,家中有一位姑娘嫁到韩家庄,回娘家翻涧河很不方便,涧里发了山洪,过都过不来。刘商人就为姑娘修了这五孔桥。

       另一个传说也与刘家也有关。刘家办了个家庭私塾,请韩家庄一位先生坐堂教授,为了先生回家方便,也为了不耽误子女的学习,就为先生修了这五孔桥。

       刘商人怎么能有如此多的钱办善事义事?这也有个传说。传说刘家祖上有一位实诚人,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告诉他说:你动身往山东走,有大财。他没当回事,第二天,梦中这个白胡子老人又催他。醒来一想,莫非是仙人指点真有其事?就朝山东走,按白胡子老人指点的城、指点的店住下。这个小店连他一共住了两个人,另一位是北京客人。住了几天没动没静,可倒同北京客人成了朋友,拜把子兄弟。北京客人要回北京,对他说:就在小店住,哪儿也别去,过几天会有人找你,你听他的,没错。

       过了十几天,果然有人来到小店,叫他相跟上去京城,才知道遇上了贵人,拜把子兄弟资助他干起贩盐的生意,就这样发了大财。从山东到山西洪洞万安,六十里一站,住的都是自家的店,不住别人的店。财大又仗义,修桥合情理。

       五孔桥头有碑,碑保护在十分精致的碑楼里,碑上称此桥为通渡桥,大家通通能渡能过。碑楼有一副对联:载人济物不言利,歌功颂德千百年。横批:厚德。碑正面有一行大字:诰授资政大夫议叙盐运史司盐运使加三级界封。

       碑后有碑文,从中可以看出,通渡桥是清嘉庆十二年(1808年)由刘丕先生出资重修。是否为本家姑娘而建?还是为韩家庄教书先生而建?碑上的字迹看不清楚。

二、纠纷案断

       万安镇的韩家庄、温家庄、铁炉庄、贺家庄四个村,唐时共建一道渠,名曰济民渠(俗称四庄渠)。韩家庄居于上游,温家庄居于中游,铁、贺两庄居于下游。渠首在涧西村东,系引入出自佛峡雷鸣之山水(北涧河,又名三交河),自流灌溉四村地亩,旧规挨次轮浇。济民渠在通渡桥西坡上自北向南流去。另有一道渠叫广济渠,自通渡桥西一孔桥洞下流过,仅浇温家庄一村之地。

       清嘉庆年间,济民渠被水冲坏,彼时工程浩大,铁、贺两庄以修理需费过巨而放弃不问,而韩、温两庄即置地开渠浇灌两村地亩,是时温家庄在广济渠之地亩亦曾帮钱兴修,所以广济渠之地就从济民渠头闸口分水浇灌。铁、贺两庄从此概不闻问,既不摊钱修渠,也不浇灌地亩。

       清宣统三年(1911),铁、贺两庄意欲争水浇地,未经断定。

       民国三年(1914)七月间,山水偶发,铁、贺两庄人等不曾禀明官署核办,即擅聚众赴渠夺水,以致激起温家庄之怒,将铁、贺两庄郭小圪塔等三人殴伤,遂即兴讼,经县知事李柄珩(原籍四川,清新疆举人,三年六月署任)审理:令温家庄渠长杨鸿宾等先给铁、贺两庄受伤人郭小圪塔等三人养伤钱40千文,所有渠务并未判结,即调任他乡。

       继任洪洞知事孙奂仑(直隶玉田人,清己酉科拔贡,四年三月署任)到任后,对这宗纠纷迭次研讯,多次派员往渠查验,继而又亲至该渠履勘,案情始为明确。温家庄殴人致伤,固属不合,然铁、贺两庄擅行聚众致酿事端,亦属罪有应得,本应照例办理,姑念双方皆系因公起见。且受伤人业已平复,宜和平解决,以杜永远争端。

       断语称:查温家庄现在广济渠之地曾经帮钱修渠,历年随同兴夫,不变率改,随判令温家庄在济民渠共浇地600亩,除旧日在该渠兴夫之地467亩外,下余不敷地132亩1分6厘,准由头闸口将广济渠之地,分别开列于后,编造渠册一样三本,温、铁、贺三庄每庄各执一本,以资遵守,而便查考。凡经此次编入册内之地,铁、贺两庄不得阻挡,不容浇灌其未造入之地,温家庄亦不得任意强浇,违则公议科罚,倘敢抗不遵罚者送县讯究。再在头闸口上稍南新建一堤,堤高6尺厚5尺长靠两垄,惟堤中须留一孔。孔高3尺5寸,宽3尺,以截水势而便启闭。每年有水时,温家庄浇完之后,即行放水下流,至韩、温两庄从前置买作渠之地,而此地粮银应令铁、贺两庄各摊钱800文,交由温家庄一并完纳。所有从前上游修置渠道所花钱文及铁、贺两庄修理四五闸口、母渠所花钱文,除彼此相抵外,再着铁、贺两庄摊给温家庄钱100千文,以断葛藤。其韩、铁、贺三庄兴夫之地仍照旧规办理,无庸更张。嗣后各村民人务须遵照此次断案办理,和衷共济,以期水利均沾,毋再各怀己见,酿事受累,本知事实有厚望。

       此案断熄灭了纠纷,主持了公道,维护了两道古渠的水利设施,保证了浇地秩序,四庄和睦,水利均沾,自流灌溉,一直沿袭,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三、两次伏击战

       抗战胜利,内战又起。国民党部队住进了万安镇,成立了区公所并组建有武装,人称顽固军,不时到各村抢粮。

       1946年农历二月初八晚上,身在洪赵支队改编的县大队的抗战老兵李长胜,是韩家庄人,他引着队伍埋伏到通渡桥头两侧的坡上。有情报说第二天万安的顽固兵要过通渡桥到韩家庄一带抢粮,县大队准备打它一次伏击战。   

       天亮了,太阳一竿子高时,顽固兵人马过了通渡桥开始爬坡,枪响了,不到半个钟头战斗结束了,县大队大获全胜。垣上村范文斌把这次伏击战编成了顺口溜:

            梁大队周教导计划高,

            领上县大队往洪洞跑,

            一心想抓顽固兵,

            和咱的民兵同行动,

            商议好了就集合,

               下了山韩家庄桥子坡促(藏),

            促的这达不赶照,

            剩下的促进砖瓦窑。

            促到这达往东瞅,

            今天是二月正初九,

            又是阴来又是刮,

            四区的顽固出了发,

            咱趁早就把刺刀搭,

            他上来就是要活抓。

            看见小伙子都不错,

            一伙儿上来十八个。

            人数少,心里慌,

            还扛两挺轻机枪。

            别看刘斜子蹦得欢,

            三个班弄了他两个班,

            还有一个班没有抓,

            是他那一天没出发,

            如果要是出了发,

            也是一块拾掇啦。

            我把大家众位劝,

            顽固的事情不能干,

            要是抓住问了罪,

            群众要开半头砖会,

            死在那里一圪抓味,

            缺胳臂,没有腿,

            看你后悔不后悔。

       1947年2月20日,洪洞县大队和六区的武装,又在通渡桥成功地打了一次伏击战。韩家庄有人也将此战编成了顺口溜,张玉桐整理如下:

            公元一九四七年,

            又打一次伏击战,

            还在咱的韩家庄,

            还在通渡桥那边。

            二月二十这一天,

            一场战斗在眼前,

            万安扎着顽固兵,

            成天抢粮又抓丁,

            出发要到韩家庄,

            咱把情报早弄清,

            提前队伍埋伏好,

            单等顽固兵马到。

            五孔桥东有条渠,

            两侧埋伏人心齐,

            玉皇楼两旁挖战壕,

            敌人上坡再开炮。

            样样件件刚停当,

            顽固兵已过杨家庄,

            时间大约八点多,

            敌人上了桥子坡,

            前头到了坡顶头,

            尾巴还在桥上扭。

            玉皇楼上枪声响,

            敌人一惊发了慌,

            坡上桥头四面围,

            捏了***抓活贼,

            抓了一个赵营长,

            缴获两挺机关枪,

            步枪得了四十三,

            捉了俘虏四十七。

            咱们一点无伤亡,

            部队百姓喜洋洋!

四、拆毀碑楼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韩家庄来了工作队,工作队说玉皇楼是四旧,要拆毁。

       几百年的古楼是韩家庄的标志性建筑,谁敢拆谁就是坏村里的风脉。工作队有办法,叫四类分子拆。四类分子是专政对像,整天挨批斗,谁敢硬抗!四类分子没辙,动手拆楼的前一天夜里,几个四类分子跑到玉皇楼前跪下烧香祈告:玉皇大帝圣明,不是我们要拆,是工作队逼我们,要报应找工作队,与我们受苦人无干。

       这话早有人传到工作队长耳朵里,这个工作队长难缠,拆的主意不变,照样叫四类分子扛工具集合,玉皇楼保住了,想不到却把通渡桥头的碑楼拆了(怕玉皇大帝报应,不怕刘丕先生报应)。

       之后,工作队长又将石碑运到了万安,放到法庭前的水渠上当了小桥,修路石碑又搬挪,就不知流落到何方了。

       改革开放后,热心于故乡文物古建保护的乡贤张玉桐先生,多方找那碑找不见,就委托在万安工作的韩家庄人韩森林和李森林,慢慢找这石碑。2004年,终于在一户人家院里找见了,可是人家不给还。张玉桐没办法,给这家人出了500元的保管费,才将石碑拉回到韩家庄通渡桥头,重修了碑亭,又将那古碑竖了起来。可惜碑文被当桥时正朝路面,字迹被踏磨得看不清了。

五、修建新桥

       通渡桥老了,成了危桥。政府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2016年又在通渡桥上方不远处修了一座新桥,立项时将新桥叫作五孔桥。此新桥的碑文是这样记载的:            

五孔桥碑记

   修桥铺路,便民惠众,向为德举。今逢盛世,五孔桥成,有口皆碑:夸新政,赞新风,为民造福,深谋远虑。

   五孔桥建在北涧河上,位于历山脚下韩家庄村东。洪洞西通蒲县大宁之古道雄关,枣坪南达景村土门之交通咽喉。军事要地,兵家必争。

   五孔桥旁,有通渡桥,建于清代嘉庆十二年,由万安村盐商刘丕先生出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洪水冲击,战乱毁祸,护栏残缺,桥体剥裂,多处溃陷,交通阻断,几填几沉,渐成危桥。

   今有我县乡政府,想民众之想,忧民众之忧,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市县交通部门,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各方人士,雷厉风行,鞠躬尽力。众志成城,新桥奠基。乡亲们喜出望外,奔走相告!

   丙申春月,槐花吐蕊,注资三百八十万,新桥开工。战罢三伏,丹桂飘香,历时一百二十天,新桥告捷。俩桥墩,并肩挺立,中流砥柱。仨桥涵,挽臂一横,坚如盤石。桥长60.74米,桥宽7.5米,布局集约,设计合理,造型朴实。就地取材,提前竣工,如期通车。民众们敲锣打鼓,歌功颂德!

   古渡今桥,阳光普照。朝朝迎,紫气东来,车辚辚;暮暮送,晚霞西渡,马萧萧。官桥民桥,志同道合,并架齐驱;古桥新桥,光前裕后,继往开来。犹如双虹凌空,恰似二龙腾云,亦为我旅游大县添一新景。

   功绩当旌表,善举应弘扬。勒石镌记,以期尧舜故里,人皆效前贤,百业俱兴旺;槐乡大地,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感恩:洪洞县委、县政府,万安镇党委、镇政府

永念:洪洞县交通运输局(承建单位),市交通勘察设计院(设计单位),山西安汇通交通工程技术咨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山西洪洞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

撰文:韩斌

书丹:

石工:

                  万安镇韩家庄村党支部、村委会

      公元二〇一六年八月二十五吉立



     

mpsh5134 发表于 2017-8-30 18:50:50

分享,谢谢楼主发布,我收藏了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通渡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