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90周年|我的祖国
即将迎来建军90周年纪念日,那些熟悉旋律、经典歌曲仿佛又回响在耳畔,令人深深陶醉、久久回味。今天,我们要一起重温的是《我的祖国》——歌 词
我的祖国
词:乔羽
曲:刘炽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背后故事
歌曲《我的祖国》是我国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的经典影片《上甘岭》的主题曲。早在上甘岭战役结束不久,在了解到上甘岭的英雄事迹后,毛泽东主席当即指示有关方面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让国内的广大人民都能感受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后来,擅长军事体裁片拍摄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承担了这一光荣的任务。
可是,在前期顺利完成拍摄后,影片的插曲创作却还没个着落。这可急坏了导演沙蒙。情急之下,他与林彬、曹辛合几个同事费了好几个晚上写了歌词的初稿。歌词写好后,沙蒙找到了他的老战友、曾创作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刘炽,邀请他谱曲,并希望这支歌曲跟随电影传遍全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久不衰,以此纪念那些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们。然而,歌词初稿很快就被刘炽否定了,同时刘炽还建议邀请作家乔羽来创作歌词。
乔羽接手后,立即投入了创作。然而,当他提起笔来,却又有些犯难了。这部影片是描写战斗的,按常理歌词也应按这个调子写得雄壮些。但他又觉得这样显得没有反差、对比,效果也出不来。乔羽苦苦地思索着,一个稿子出来了,但马上又被自已否定了。如此来来去去,转眼十来天过去了,却依然没有写出中意的歌词来。正当他为此感到苦恼时,直到突然有一天,他从记忆中长江两岸美丽的江南风光中找到了如释重负的创作灵感。感觉一找到,歌词就顺着乔羽的笔端尽情地流淌在了一张张稿纸上。其后又经过十多天的反复吟唱推敲,他终于完成了《我的祖国》三段歌词的创作。
当刘炽再次看到《我的祖国》歌词时,一下子就被歌词中所描绘的诗意境界所打动了。他决心尽自已最大努力把这首歌曲谱好。这首歌应当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它的曲调也应当是全中国人民所喜爱的。他要为这首歌谱上全国人民喜爱的曲子。于是,刘炽找来解放以来人民群众最喜欢的十首歌曲,为了分析把握这十首歌曲的旋律,把自已关在屋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唱着这十首歌,唱累了就用笛子吹,整整一个星期,足不出户。经过反复吟唱,他终于捕捉到了根据《小放牛》改写的《卢沟问答》中的头两句旋律。他把这两句略改动,作为新歌的引子。引子一打开,创作的灵感便接踵而至,很快,一首优美旋律的歌曲《我的祖国》便诞生了。
1956年电影《上甘岭》播映后,立即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首歌更是乘着电影的翅膀响遍了祖国的大街小巷,成为了影响着几代人的经典曲目之一。
此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歌曲虽然不同于很多红歌那般曲风硬朗有力,但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后半部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 昔日故事
电影《上甘岭》取材自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战役由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要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粉碎敌人的攻势,于1952年10月至11月期间,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地区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战役开始后,美军先后动用美7师、韩2师,对上甘岭南侧实施猛烈进攻。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顽强抗击,至10月20日,两高地表面阵地失守,志愿军防守部队转入坑道。随后,敌人开始用轰炸、熏烧、封锁等手段围攻。坚守坑道的志愿军官兵克服缺粮、缺水、缺弹等严重困难,坚持作战,打破围攻,守住了阵地。从30日开始,志愿军经过充分准备,实施反击,坑道内外部队密切配合,夺回表面阵地,击退敌军的连续反扑,至11月25日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在持续43天的鏖战中,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据志愿军统计,我军伤亡1.15万,估计杀伤敌军2.5万人,创造了我军历史上所没有的坚守防御成功的范例。战役之后,美军再没有向我军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38度线上。
在战役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志愿军烈士英雄事迹不胜枚举。这种视死如归的壮烈与坚持坑道十四昼夜的顽强,使得上甘岭成为五六十年代英勇顽强的代名词,上甘岭精神不但成为一代人学习的榜样,也激发许多艺术家以上甘岭为素材,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电影《上甘岭》正是其中的代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