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演奏法的模拟
经过前几章初级阶段的学习,你已经迈入了MIDI制作的门槛,从本章开始将学习音序制作的高级部分。实际上有很多从事了多年MIDI制作的人也仅仅如此而已,但是他们在音乐创作、配器等方面的功底很过硬,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在MIDI技术上的不足。可是这种不足随着时代的不同,作品重量级别的不同将会大大影响他们的作品质量,进而影响他们的制作水平和知名度。
只把一个音乐作品输入到电脑(音序软件)中,不做任何处理,是很难听的,如果能在演奏法模拟、动态(力度)表现、效果器等方面做适当的调整和处理,这时的音乐将会大放光彩,变得好听起来,这就是进入高级部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首先接触的就是乐器的演奏法问题。
很多用电脑(MIDI)来制作音乐的人,都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即乐器的演奏法问题。他们在音序输入时只用合成器把每个声部的音符弹入电脑就算完工了,试想一下:“合成器的键盘怎么能够代替小提琴的弓子和琴弦呢?又怎能代替吉他呢?合成器只能代替接近键盘类的乐器而已。这时,为了使用合成器输入的音序符合小提琴、电吉他等其他乐器的演奏法,就必须将输入的音序做适当的编辑和修改,使其符合乐器的演奏法要求,听起来更加逼真。下面就来分门别类的介绍各类乐器的演奏法,但是由于篇幅有限,只能挑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来介绍,其他的请大家多多参考各类关于乐器法和配器法的书籍。
4.1 弦乐器
4.1.1 弓弦乐器
弓弦乐器的声音形成原理是右手持弓并在琴弦上做各种各样的摩擦使其震动产生声音。所以,弓弦乐器的演奏法主要就是“弓法”。其声音特点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简直是丰富多彩,可包容各种情感,是最赋与表现性的乐器了。
我们以提琴类乐器的常用弓法为准并结合电脑音序制作来说明有关弓法的问题。提琴类的弓法虽然复杂,但主要就包括三大类,即“连弓”、“分弓”和“断弓”。不论是“连弓”、“分弓”还是“断弓”在电脑音序制作中要想达到逼真的效果,就必须做特殊的处理才行,这和真实乐器的演奏是不同的。下面分别讲解。
1、 连弓(Legato)
即在一弓之内奏出两个以上的音的弓法。在乐谱上用连线标记(⌒),每个连线则表示一弓完成。(如谱例4-1)
在电脑音序制作中如何实现逼真的连弓奏法呢?实际上很容易,简单的讲就是把前一个音的“音尾”对齐并超过后一个音的“音头”(即前音之尾与后音之头的距离)。超过多少要根据具体的音色而定。比如有的音色比较“干”,既无“混响”也无“延音”,这时就可多超过一些;而有的音色本身的混响或者延音就很大,这时就少超过或不超过为宜。另外要注意两弓(两个连线)之间的停顿和间隔,并正确的表达乐思。
用音序软件的钢琴卷帘窗来帮助说明这些问题是再好不过了。(如图4-1所示)
2、 分弓(detache)
是把每一个音都用一弓(上弓或下弓)来演奏的弓法。演奏时弓子不离开琴弦,在乐谱上没有弓法标记。(如谱例4-2)
从上面的概念可以看出,分弓因其弓子不离琴弦,所以声音听起来应该是既不“连”又不“断”的效果。在电脑音序制作中如何实现这一效果呢?实际上还是调整前一个音的“音尾”与后一个音的“音头”之间的距离关系,要注意的是你同样需要根据音色而定,并且在节奏准确的情况下不要动任何音的“音头”。(如图4-3所示)
3、 断弓(staccato)
即把每个音都演奏得轻快而短促,各音之间有适当休止的弓法。断弓根据其“断”的程度还可大致分为“连跳弓”、“跳弓”和“顿弓”。(如谱例4-3、4-4、4-5)
在电脑音序制作中如何实现“断弓”的效果呢?实际上还是调整前一个音的“音尾”与后一个音的“音头”之间的距离关系,你还是需要根据音色而定,在节奏准确的情况下不要动任何音的“音头”。但因断弓又分为“连跳弓”、“跳弓”和“顿弓”,所以在电脑音序制作中还要根据不同的断弓作出不同的距离。(如图4-4、4-5、4-6所示)
请注意,如果你的声源是采样器,可能就不必调整上述的弓法了,而直接选择符合这些弓法的音色就行了。可是你还要注意,即使是采样器,你还是要遵循弓法逻辑来进行音序制作的,甚至对某些弓法还要进行处理,特别是连弓。因为即使采样器中选择了连弓的音色,但MIDI键盘是不可能“拉”出提琴的连弓效果的。
另外,弓弦乐器除了上述弓法外,还包括“拨奏(Pizzccato)”、“震音(tremolo)”等等,这些弓法一般在音序制作中,需要先选择对应的音色,然后再做适当的修改就可以了。
4.1.2 弹拨弦乐器
弹拨弦乐器因为不用弓子而与弓弦乐器有着明显的区别。代替弓子的是手或特殊的拨片以及各种类似指甲的小工具。其声音特点与弓弦乐器相比,主要是不能发出较长的持续音,只能靠自然延音、轮指、同音反复等方法来形成听起来时值较长的声音,所以将这类弦乐器称之为“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的演奏法是通过手或特殊的拨片以及各种类似的指甲等的动作而定义的,一般常见的有“弹”、“挑”、“钩”、“抹”、“切”、“轮指”等等。
页:
[1]